社保征收规则大变 企业如何在未来抢占高地?

今年的秋天注定要不好过,还没入冬就已经让人生寒。 

近日,网传华硕和咖啡巨头星巴克正在计划裁员。而月前美图、拉勾网、碧桂园为代表的知名企业相继裁员,似乎一夜之间各行各业都加入了裁员大军,范围之广涉及到互金领域、银行、证券行业、互联网行业、外资药企、光伏市场、游戏行业等等。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7月,《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正式确定了社保费用将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众多企业都在担忧企业用工成本大增,或将引发新一轮裁员潮。 

变革的不是制度而是力度 

当前,我国社保征收的方式为社保局与税务局共同征收,以社保局征收为主。突然改变征收方式其实并不是心血来潮。 

一直以来,以社保局征收为主的征收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其一社保局通常无法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因此基本只能按照企业上报的数据征收社保。其二,社保局执法能力较弱,尽管过往社保的法律标准很严格,但真正实施时执法力度却较弱。 


基于以上的原因导致我国很多地方社保缴费资金缺口愈来愈大,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强,社会对社保体系的需求却在逐渐增长。数据显示,如今养老金要求的财政补贴持续攀升,2016年,中国养老金空账达3.6万亿元,收不抵支的省份增至7个。 

而将社保征收工作移交给税务局,可以有效避免上述这些弊端。因为税务局掌握企业的完整的员工数和工资总额,企业申报后,税务机关依据缴费文件的规定,可自动生成参保单位及个人的缴费基数,企业虚报社保缴费基数的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加之金三(金税三期工程)系统上线使得信息系统透明化,对之前社保的“逃、漏、少”,“征、管、查”的能力、力度、强度加强。 

企业或将进入最严征管时代 

《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7》显示,社保缴费基数完全合规的企业仅占24.1%,且基数合规企业比例持续下滑。企业不合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缴保人数不足;二是缴费基数不足;三是缴纳险种不足。但是在当前,企业在高昂的成本情况下,他们要做到完全合规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 税收的“超速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6.8%,税收却增长了14.4%,增速是GDP的两倍还多。税收增速远高于经济增速,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负担。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4236968 查看本文章

② 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原材料价格大涨;人工、运费、地租涨价,销售、管理费用高;再加上企业税费负担偏重,企业成本正变得越来越高,企业的利润却越来越少,如果从严征缴社保费可能会令许多企业入不敷出,濒临破产。 

企业成本高昂特别表现在人工成本上,由于企业员工自身需缴纳10%以上的社保费用,新政的落实,员工实际可自由支配的工资将会减少,在此情况下,企业为了留住劳动者可能需要提高员工的薪酬,增加工资预算的成本,从而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成本负担。如果企业不提高员工的薪酬,可能会导致企业人才流失。 

随着新政的实施,企业或将进入最严征管时代,以往很多利用社保机关不掌握实发工资总额的漏洞,纷纷漏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或者是采用最低缴费基数缴纳保险费的企业在新政之下都将无所遁形。 

面对新政 企业的应对之道 

可以肯定的是,新政实施必定将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生产力,二是优化内部人员。 

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生产力和优化内部人员的有效方法。 

现如今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我国早在1983年就初步制定了信息技术发展政策。因为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兴旺,是一件必须要办好的头等大事。 

许多政府部门也正在身体力行地践行政务信息化。上文提到的金三系统就是信息化手段的一种,金三是金税三期工程的简称,是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金三系统上线使得信息系统透明化,规范了全国税收执法;实现了集中征管监控全国征管数据;可以及时、完整、准确地为决策、管理提供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 
 

① 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第二就是管理信息系统。但无论是哪种方向,企业信息化都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许多人认为购买一个系统,给予硬件支持和维护就是信息化了,但这只是片面的理解。要知道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使企业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正确决策,增进企业运行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所以,企业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与企业的发展规划、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密不可分的。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的时候或者在选择管理系统的时候,要根据自身需求,契合企业发展战略。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系统都不能完全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向于软件系统开发定制,由此来确保系统和企业业务的一致性。 

② 信息化如何提高企业生产力? 

众所周知,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组织结构都是专业分工,由上至下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组织结构臃肿、人员冗杂,信息闭塞,管理决策者与员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部门与部门之间合作不畅。通过HRS和OA、ERP等信息化系统,可以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优化管理,减少中间审批环节和中间冗杂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精细化、更加井然有序,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让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同时,根据市场动态和客户偏好做出最有利于企业的决策,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 

每个企业都有先人一步的可能,同时也有被时代远远抛开的惨痛。现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加是企业运作方式的竞争,而管理模式就是企业运作的重要一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低迷的经济形势下,严格的政策监管下,只有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来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加充满活力,从而获得持续的发展。这不仅是企业能否活下来的必要条件,而且还是企业在未来能否抢占高地的关键。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kuaipaas/article/details/8299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