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NIO 缓冲区(Buffer) 学习笔记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yuzongtao/article/details/83088835

  一、缓冲区(Buffer):在 Java NIO 中负责数据的存取。缓冲区就是数组。用于存储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
  
  根据数据类型不同(boolean 除外),提供了相应类型的缓冲区:
      ByteBuffer
      CharBuffer
      ShortBuffer
      IntBuffer
      LongBuffer
      FloatBuffer
      DoubleBuffer
  
  上述缓冲区的管理方式几乎一致,通过 allocate() 获取缓冲区
  
  二、缓冲区存取数据的两个核心方法:
      put() : 存入数据到缓冲区中
      get() : 获取缓冲区中的数据

  
  三、缓冲区中的四个核心属性:
      capacity : 容量,表示缓冲区中最大存储数据的容量。一旦声明不能改变。
      limit : 界限,表示缓冲区中可以操作数据的大小。(limit 后数据不能进行读写)
      position : 位置,表示缓冲区中正在操作数据的位置。
      
      mark : 标记,表示记录当前 position 的位置。可以通过 reset() 恢复到 mark 的位置
      
      0 <= mark <= position <= limit <= capacity

  
  四、直接缓冲区与非直接缓冲区:
      非直接缓冲区:通过 allocate() 方法分配缓冲区,将缓冲区建立在 JVM 的内存中
      直接缓冲区:通过 allocateDirect() 方法分配直接缓冲区,将缓冲区建立在物理内存中。可以提高效率

    @Test
	public void testBuffer(){
		
		String str = "hello world!";
		
		//1. 分配一个指定大小的非直接缓冲区
		ByteBuffer buff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 分配直接缓冲区
		ByteBuffer buf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1024); 
		System.out.println(buf.isDirect());
		
		//2. 利用 put() 存入数据到缓冲区中
		buff.put(str.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buff.position());
		System.out.println(buff.capacity());
		System.out.println(buff.limit()); 
		
		//3. flip() 切换读取数据模式
		buff.flip();
		System.out.println(buff.position());
		
		//4. mark() : 标记
		buff.mark();
		
		//5. 利用 get() 读取缓冲区中的数据
		byte[] dst = new byte[buff.limit()];
		buff.get(dst,0,5);
		System.out.println(buff.position());
		
		//6. reset() : 恢复到 mark 的位置
		buff.reset();
		
		//7. rewind() : 可重复读
		buff.rewind();
		
		//8. clear() : 清空缓冲区. 但是缓冲区中的数据依然存在,但是处于“被遗忘”状态
		buff.clear();
				
		//9. hasRemaining()判断缓冲区中是否还有剩余数据
		if(buff.hasRemaining()){
			//10. remaining()获取缓冲区中可以操作的数量
			System.out.println(buff.remaining());
		}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uzongtao/article/details/8308883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