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衡水中学

每到高考临近,衡中话题就出来了,今天也忍不住也喷一喷。
本人衡中毕业的,从毕业到现在有15年了吧;衡中作为衡水的标志,绝对的老百姓心中的
名牌,在我们那逢年过节,走亲串友,说起孩子的情况,如果是衡中毕业的,那绝对
的“我骄傲”,这个骄傲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那从来不提哪个大学毕业的,只说“衡中”,
而且衡水市有10多个高中,其他的基本连提都不提。

所以这辈子最有面子的事,就是考上衡中,每年回家,父辈们聊孩子,说谁混成教授,或
开公司,或者年薪如之何......,让长辈说起来,归结一句话“人家衡中毕业的”,混出多大
成就很正常。

提到衡中,就什么教育模式啊啥的,话题都太大了, 存在即合理,这种事谁也左右不了,那些我不感兴趣,咱说几个点滴的事。

衡中食堂,规模很大,15年前上学时,就能同时容纳3000人就餐,那时候食堂没有桌椅,
大家都是打了饭蹲在地上,三五一伙的一起吃,放眼望去,相当壮观。进食堂,从来不会
闻到烂菜叶,剩饭等味道;食堂门口有大型的白塑料桶,供学生倒剩饭菜,这么
多人吃饭,一顿下来,那些桶从来不会满,对”浪费“行为有监管员,大家自觉性非常高。
吃完饭,去刷碗池洗餐具,你过去从来不会因为污水太多,而无法立足。在衡中读了3
年,从没听说谁吃饭,吃出毛病来了。

要知道,食堂的工作人员都是衡水本地人,这些人可能顶多初中毕业,每天供应这么多人
用餐,还要保证卫生,这要恪守多么严格的制度!?但就是这样,在衡中做过几年饭的
人,都觉得特别有面子。

熏醋。每年流感流行季节,每个教学楼都会熏醋,大家见过上百个气罐,上百口锅同时开
的场面吗?

小卖部,上学那会就一个小卖部,进去基本靠喊,递东西靠扔,连女生买卫生巾都是这个
状态,一般害羞点的小姑娘都是拿到东西,扔下钱就跑,连找零都不要了。10个人总有几
个好吃零嘴的,但衡中严酷的时间制度,被安排的,连吃零食的时间都没有了。

我们一周上六天课,周六晚上可以回家,但周日下午2点必须坐到教室里。所以一周最放
松的是,周日晚上的10几分钟,大家都从家里拿来好吃的,混抢一气......

衡中号称“三监狱”(衡水有两个著名监狱),这儿的三年真不是逗的,确实非常紧张,老
师们常教育学生:“混出三年,往后什么大风大浪都经的住”,虽然15年过去了,那时候的
情景还历历在目。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衡中的教育水准高,不是白来的,上面高高的升学率,底有多
么庞大的基础设施做支撑啊,这要有人能系统的写一本书,肯定非常震撼。

愿衡中越走越好,像哈佛、牛津一样,创建百年名校。

谢谢

猜你喜欢

转载自java6ean.iteye.com/blog/219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