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9 (读《在腾讯八年的职业思考》后记)

偶然读到余果先生的《在腾讯八年的职业思考》,突然觉得自己也应该写一些东西记录自己,记录心态的痕迹。 今年26,后端开发工作3年, 正好是当年作者记录自己不成熟的心态时候的年龄,和作者当年一样也有不成熟的几种心态:

 1,管理比写代码更容易掌握,践行起来也更轻松。(我目前不是这么理解的,代码是严谨的东西,是与机器打交道,不允许有一丝错误,与人打交道则有多面性和不确定性)

 2,管理者门槛较低,相比较于工程师缺乏核心竞争力,如果跳槽还是要以工程师的身份来定位自己。(这个说法可以说有一些道理的,比如真的面试,工程师的深度和细度我觉得要比管理者更难,即 是什么就是什么,抑或对某些技术的看法 都是源于对技术的熟练掌握 大量实操所形成的真知灼见,前提是一个不是只知道敲代码的工程师,要善于思考 和 深度分析,秉着每写一行代码,每完成一个功能 都是经过各方面权衡, 健壮性 拓展性 的考量。我希望完成的是一个工艺品 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管理者 的面试我目前不太清楚,可能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还有管理技巧比较多,我猜测。)

 3,我喜欢专注作事情,而不适合作管理(这个要因人而异了,确实做技术需要的专注度更高吧,专注代码的质量,和对需求的转化。) 

4,在工程师团队中,我要以最强的技术和努力来赢得尊重,我要有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的能力(目前的我也是这么理解,我也觉得作为技术leader 要有最强的技术能力要优先于能力)。

两年之后作者的想法升级版:

 1,管理比写代码(或者任何一门硬技能)都难于掌握,这是我跟一些技术专家沟通得到的共识。硬技能可以通过持续学习后熟练练就,而管理的学习需要观念的改变,这个改变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我觉得管理能力强是一个人 真正有实力的体现,因为这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比如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审时度势能力,个人魅力和与之匹配的业务能力,最近在重温抗战大戏——亮剑,我认为李云龙 是一个好的管理者的代表,排除他身上某些不好的习惯,我既然提及他,必然是想学习他身上的优点。里面短短的几集让我有几个场景记忆犹新: 和投弹手柱子的对话,在只有2发炮弹的情况下, 对柱子恩威并施,既不能失领导范儿,又让下属释放自己最大能力作出成绩,“你小子发什么牢骚,还敢跟老子顶嘴?” “嘿嘿 柱子,打中了 回头赏你2斤地瓜烧” “ 丑话说前头 ,打不中 别说地瓜烧没有,老子把你给崩喽!” 这是与下级的处理态度, 威严必须要有,但是 褒奖也不可少。威严怎么来的,我认为一靠他指挥作战的能力,二靠平时对战士的管理 应该是严宽有度,训练 肯定是严抓,生活可能会宽松。 平级的处理: 赵刚去旅部开会,没争得作战权,对着赵刚一顿狂喷,没一会儿 孔捷过来质问李云龙,反被李云龙一顿痛骂,而后二人反转同时将矛头对准了李云龙, 这时李云龙的做法是: 捧赵刚 贬孔捷,“人家赵刚好歹是大学生, 你孔二愣子 猪鼻子插大葱 装什么洋相, 斗大字不识一个 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 这可能是三人行 中的策略,让我联想到 三国时期,刘备联吴抗曹的故事 ,跑的有点远了。还有就是李云龙在对战中的指挥能力,以及他培养张大彪这个在新独立团的营长,都处处体现了他个人作为管理的综合能力。 ) 

2,管理者核心是“管理者必须善于作有效的决策”。(小公司要靠老板,中型公司靠制度,大型公司靠文化,确实不同的阶段对于公司的着力点不同的,像腾讯这样的公司, 是不可能让马化腾事无巨细的去操心的,而任何公司都需要走这段路程,管理者贯穿其中,对于公司的发展方向需要精准把握,对于明确的方向需要坚决的前行和执行,决策把控,大到掌舵护航, 小到 船桨什么角度发力,任何决策都会影响员工的走向,影响产品的主题及定位,所以决策坚决不可以跑偏。当然所有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不跑偏 但还需前进,不进则退 ,需要公司之上下协同合力,调动激情,有效的决策, 其实我对它没什么经验可谈,只说我的理解,它并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可能是牺牲一些人的想法 或者利益 来换取大部分对公司有利的决策,甚至有可能不讨大家欢喜,但是决策者所要做的就是权衡利弊,毕竟任何时候 群众都不是最终决策者。)

 3,管理者要注重组织对外的贡献,基于贡献来衡量每个人的绩效。(不是很理解,应该是作到对自己团队成员的水平清晰吧)

个人愚见,不喜勿喷,共勉!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18810146167/article/details/8406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