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工具

       Webpack 是一个前端资源的打包工具,它可以将js、image、css等资源当成一个模块进行打包。中文官方网站:https://www.webpackjs.com/。

【webpack的四个特性】

  1. 入口(entry)
      webpack打包的启点,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一般是js文件。webpack会从启点文件开始,寻找启点直接或间接依赖的其它所有的依赖,包括JS、CSS、图片资源等,作为将来打包的原始数据;
  2. 输出(output)
      出口一般包含两个属性:path和filename。用来告诉webpack打包的目标文件夹,以及文件的名称。目的地也可以有多个;

  3. 加载器(loader)
      webpack本身只识别Js文件,如果要加载非JS文件,必须指定一些额外的加载器(loader),例如css-loader。然后将这些文件转为webpack能处理的有效模块,最后利用webpack的打包能力去处理;

  4. 插件(plugins)
      插件可以扩展webpack的功能,让webpack不仅仅是完成打包,甚至各种更复杂的功能,或者是对打包功能进行优化、压缩,提高效率。

【webpack安装】

   webpack支持全局安装和本地安装,官方推荐是本地安装,我们按照官方的来 :

npm install webpack webpack-cli --save-dev

1、webpack配置

   webpack配置文件的名称,默认就是webpack.config.js;配置文件中就是要指定上面说的四个核心概念,入口、出口、加载器、插件。

1.1、入口entry

     webpack打包的启点,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一般是js文件。现在思考一下我们有没有一个入口?貌似没有,我们所有的东西都集中在index.html,不是一个js,那怎么办?

我们新建一个js,把index.html中的部分内容进行集中,然后在index.html中引用这个js不就OK了!

我们在webpack.config.js中添加以下内容 :

module.exports={
    entry:'./src/main.js',  //指定打包的入口文件
}

1.2、出口output

      出口output,就是输出的目的地。一般我们会用一个dist目录,作为打包输出的文件夹。然后,编写webpack.config.js,添加出口配置:

module.exports={
    entry:'./src/main.js',  //指定打包的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输出的目录,__dirname是相对于webpack.config.js配置文件的绝对路径
        path : __dirname+'/dist',  
        filename:'build.js'	 //输出的js文件名
    }
}

2、执行打包

npx webpack --config webpack.config.js

3、打包CSS

3.1、安装加载器

安装加载器前面说过,webpack默认只支持js加载。要加载CSS文件,必须安装加载器:命令:

npm install style-loader css-loader --save-dev

 3.2、在main.js引入css文件

因为入口在main.js,因此css文件也要在这里引入。依然使用ES6 的模块语法:

import './css/main.css'

 3.3、在webpack.config.js添加加载器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main.js',  //指定打包的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__dirname + '/dist', // 注意:__dirname表示webpack.config.js所在目录的绝对路径
        filename: 'build.js'  //输出文件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通过正则表达式匹配所有以.css后缀的文件
                use: [ // 要使用的加载器,这两个顺序一定不要乱
                    'style-loader',
                    'css-loader'
                ]
            }
        ]
    }
}

3.4、重新打包

再次输入打包指令:

npx webpack --config webpack.config.js

4、script脚本

我们每次使用npm安装,都会在package.json中留下痕迹,事实上,package.json中不仅可以记录安装的内容,还可编写脚本,让我们运行命令更加快捷。

我们可以把webpack的命令编入其中

以后,如果要打包,就可以直接输入:npm run build即可。

npm run :执行npm脚本,后面跟的是脚本的名称build  

5、打包HTML

    之前的打包过程中,除了HTML文件外的其它文件都被打包了,当在线上部署时,我们还得自己复制HTML到dist,然后手动添加生成的js到HTML中,这非常不友好。webpack中的一个插件:html-webpack-plugin,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npm install --save-dev html-webpack-plugin

需要在webpack.config.js中添加插件: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main.js',  //指定打包的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__dirname + '/dist',  // 注意:__dirname表示webpack.config.js所在目录的绝对路径
        filename: 'build.js'		   //输出文件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通过正则表达式匹配所有以.css后缀的文件
                use: [ // 要使用的加载器,这两个顺序一定不要乱
                    'style-loader',
                    'css-loader'
                ]
            }
        ]
    },
    plugins:[
        new HtmlWebpackPlugin({
            title: '首页',  //生成的页面标题<head><title>首页</title></head>
            filename: 'index.html', // dist目录下生成的文件名
            template: './src/index.html' // 我们原来的index.html,作为模板
        })
    ]
}

2)将原来HTML中的引入js代码删除:

3)再次打包:npm run build

4)查看dist目录

6、热加载

webpack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插件,可以帮我们运行一个web服务,加载页面内容,并且修改js后不需要重新加载就能看到最新结果:

1)安装插件:

npm install webpack-dev-server --save-dev

2)添加启动脚本

在package.json中配置script

 "scripts": {
    "dev": "webpack-dev-server --inline --hot --open --port 8080 --host 127.0.0.1"
  },

--inline:自动刷新

--hot:热加载

--port:指定端口

--open:自动在默认浏览器打开

--host:可以指定服务器的 ip,不指定则为127.0.0.1

3)运行脚本

npm run dev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3089490/article/details/8374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