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磁盘管理,分区以及配额的设定

系统磁盘管理
1.本地存储设备的查看
fdisk  -l  真实存在的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at  /proc/partitions  系统识别的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lkid  系统可使用的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f  系统正在挂载的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设备的挂载和卸载
此实验可插入自己的优盘进行
df查看到优盘d额挂载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优盘挂载到 /m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切换到/mnt 可以查看优盘内的文件,也可执行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mount 卸载挂载点,此处可以看到设备正忙的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一
fuser  -kvm  挂载点
umount 结束挂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二
lsof  /dev/sdc
kill命令结束bash进程
umount结束挂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读挂载的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磁盘的分区
1.基本信息
硬盘0和磁道1扇区之间有512个字节
512=446+64+2
446为mbr主引导记录
64为mpt主分区表
硬盘最多有四个分区,分为三个主分区和一个拓展分区
拓展分区相当与一个容器用来储存更多的逻辑分区

2.分区管理
查看到系统真实存在的设备,在才设备中进行分区实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disk  /dev/vdb分区开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可查看参数帮助列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常用的参数信息

d deleta a pratition           删除
n   add  a new partition       添加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显示分区信息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退出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修改分区id

新建分区
默认为主分区
id和分区点也默认
分区大小设置为100M
wq退出保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kfs格式化分区
如果硬件储存没有进行格式化,则linux系统无法得知怎么在其上写入数据,因此,在对存储设备进行分区后还需要进行格式化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进行挂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拓展分区的建立
当系统已经有三个分区之后,再创建分区时,默认提示变为e(拓展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路默认,将磁盘剩余量全部分给扩展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拓展分区添加结束后,再添加分区就是逻辑分区,及在拓展分区内再划分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wap分区的管理
swap(交换)分区是一种通过在硬盘中预先划分一定的空间,然后将把内存中暂时不常用的数据临时存放在硬盘中,以便腾出物理内存空间让更活跃的程序服务来使用的技术,其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真是物理内存不足的问题。
swap分区的创建过程与前面的挂载并使用存储设备的过程非常相似
1.首先建立一个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修改分区id L查看所有id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wap分区类型的数字为82,输入并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步分区列表并且格式化为swap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激活swap分区并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关闭分区
swapoff命令关闭
-s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额的设定
硬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某些用户不断在系统上创建文件或者存放电影,硬盘空间总有一天会被占满。针对这种情况,root管理员就需要使用磁盘容量配额服务来限制最大硬盘空间

首先建立一个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步分区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格式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挂载到用户配额的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配额分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大小改为20M左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给与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开配置文件并编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额分配成功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350897/article/details/83859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