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虚拟机5.垃圾收集算法

  •  1. 标记 - 清除算法

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再统一回收。它的标记过程其实基于上面的可达性分析算法。之所以说这是最基础的收集算法,是因为后续的收集算法都是基于这种思路并对其不足进行改进而得到的。它的不足有两个:

  • 标记和清除过程效率不高;
  • 标记清除之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导致后续分配大对象时,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内存而不得不提前触发另一次垃圾收集动作;

  • 2. 复制算法

为了解决效率问题,将可用内存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用完之后,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在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这样使得每次都是对其中的一块进行内存回收,不会产生碎片等情况,只要移动堆订的指针,按顺序分配内存即可,实现简单,运行高效,但它的代价是将内存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其实在商业虚拟机中都采用这种收集算法,统计表明在新生代中98%的对象都是朝生夕死,所以并不需要按照1:1的比例来划分内存空间,而是将内存分为一块较大的Eden空间和两块较小的Survivor空间,每次使用Eden和其中一块Survivor。当回收时,将Eden和Survivor中还存活的对象一次性地复制到另外一块Survivor空间上,然后清理掉Eden和刚使用过的Survivor

HotSpot虚拟机默认Eden和Survivor的大小比例是8:1,这样每次新生代中的可用内存为90%,只保留10%的内存空间。当然,当Survivor空间不够用时,需要依赖其他内存(老年代)进行分配担保

  • 3. 标记  - 整理算法

复制算法在对象存活率较高时需要进行较多的复制动作,效率将会变低。更关键的是,如果不想浪费50%的空间,就需要额外的空间进行分配担保,以应对被使用的内存中所有对象都100%存活的极端情况,所以在在老年代一般不能直接选用复制算法。所以针对老年代,采用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操作和“标记-清除”算法一致,后续操作不只是直接清理对象,而是在清理无用对象完成后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并更新引用其对象的指针。它的代价是在标记-清除的基础上还需进行对象的移动,成本相对较高,好处则是不会产生内存碎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3957259 查看本文章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shanhm1991/p/991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