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模型(OSI和TCP/IP)总结

网络模型一般是指 OSI 七层参考模型和 TCP/IP 五层参考模型。

这里写图片描述

  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且都为上一层提供业务功能。为了提供这
种业务功能,下一层将上一层中的数据并入到本层的数据域中,然后通过加入报
头或报尾来实现该层业务功能,该过程叫做数据封装。用户的数据要经过一次次
包装,最后转化成可以在网络上传输的信号,发送到网络上。当到达目标计算机
后,再执行相反的数据拆包过程。

这里写图片描述

物理层:

    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
主要作用是将数据最终编码为用 0、1 标识的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传输,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数据链路层:

主要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 MAC 地址(网卡地址)的封装与解封装。
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帧。这一层常工作的设备是交换机。

网络层:

主要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 IP 地址的封装与解封装。
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数据包。这一层设备是路由器。

传输层:

定义了一些数据传输的协议和端口号。
主要将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在进行重组。
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段。

会话层:

通过传输层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
主要在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收会话请求。

表示层:

主要进行对接收数据的解释、加密与解密、压缩与解压缩。
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

应用层:

主要是为一些终端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直接面对着用户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还有我们通常说的双绞线也工作在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桥(现已很少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网卡(其实网卡是一半工作在物理层、一半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传输层:四层交换机、也有工作在四层的路由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IamFiora/article/details/8318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