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子层即访问控制子层的硬件地址

以太网的MAC子层

  1. MAC子层的硬件地址(指的就是物理地址和MAC地址):这种地址用在MAC帧中,IEEE802标准为局域网规定了一种48位(6B)的全球地址,是指固化在网卡中(网络适配器)ROM中的地址。

         如果连续在局域网上的主机上或路由器上安装有多个路由器,那么这样的主机或路由器就有多个地址。更准确的说,这种48          位   的地址应当是某一个接口的标识符。

        IEEE的注册管理机构(RA)是局域网全球地址的法定管理机构,它负责分配地址字段6B中的前3B(即高24位)。世界上上           凡是生产局域网适配器的厂家都必须向IEEE购买由这个3B构成的这个号(地址块),这个号的正式的名称为组织唯一标识符         (OUI),通常也称为公司标识符(Company_ID).地址字段中的后3B(也就是低24位)则由厂家自行指派,由此可见,也就           是说厂家可以生产2(24)次方不同的网络适配器,也就是网卡啦。

     IEEE规定地址字段的每一个字节的最低位为I/G位,I/G位表示individual/Group。

       当I/G位为0时,地址字段表示一个单个站的地   址。

       当I/G位为1时,地址字段表示一个组地址,用来进行多播。

       因此,IEEE只分配地址字段前3B中的23位,当I/G位分别为0和1时,一个地址块可以分别生成2(24)个单个站的地址和                2(24)个组地址。

      需要注意的是,那个最低位的写法有两种标准;

  1. 每一个字节的最低位写在最左边,IEEE802.3采用的就是这种写法;
  2. 每一个字节的最低为写在最右边

这样就是在发送数据时,虽然两种写法都是按照字节的顺序发送,但是每一个字节先发送哪一位是不同的;

有的时候有的人不想向IEEE购买地址字段的前3B,为此,IEEE将地址字段的第一个字节的次低位规定为G/L位,表示Global/Local。当Global/Local位为1时是全局地址,由IEEE统一分配,他可以保证世界上任何两个站不会有相同的全局地址。全局地址的可用位数为48-2位=46位数,大约等于7*10(13)次方的空间当Global/Local位为0时是局部地址,局部地址是由每个网络管理员分配的,在局域网之外并无意义,但应当指出,以太网几乎不适用G/L位。

当路由器通过适配器连接连接到局域网时,适配器上的硬件地址就用来标志路由器的某个接口。路由器如果连接到两个网络上,那么他就需要两个适配器和两个硬件地址。

MAC地址包含以下三种

  1. 单播地址:就是一个帧向一个站点发送数据的方法,标志是I/G为0;
  2. 广播地址:就是一个帧向整个局域网中的所有站点发送数据的方法,标志是MAC地址的48位全部都是“1”;
  3. 多播地址:就是一个帧向局域网中的一组接收站点发送数据的办法,标志是I/G位为1.

所有的适配器至少都应该识别前两种帧,即能够识别单播地址和广播地址,有的时候多播地址可以通过编程方法可以达到。这里要注意的是只有目的地址才可以使用广播地址和多播地址。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0752764/article/details/8314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