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企业解决方案

5.1 PDM的应用范围
 
       PDM涉及的领域很广,它适用的产品领域包括:

       制造业——汽车、飞机、船舶、计算机、家电、移动电话等

       工程项目——建筑、桥梁、高速公路

       工厂——钢铁厂、炼油厂、食品加工厂、制药厂、海洋平台等

       基础设施——机场、海港、铁路运营系统、后勤仓储

       公用事业——发电、电力设置、无线通讯、水、煤、气供应、有线电视网、金融一银行、证券交易及其它行业。
 
 
       面对如此广泛的应用领域,目前尚无一种万能的PDM可以适用它们。每个领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需求,即使同一领域的单位,因为企业文化不同,使用完全相同的PDM产品,也会遇到完全不同的实施问题。
 
 
       PDM可触及现代企业的每个角落,每根神经。在企业内,只要是与产品数据打交道的人,都可以使用PDM,诸如法人代表、总经理、总师、技术专家、项目经理、工程师、信息主管、设计人员、CAD/CAM/CAE使用者、系统管理员、会计资产评估人员、采购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有理由这样认为,现代企业人涉足PDM,实施企业重组,不是意愿问题,而只是时间问题。
 
 
       PDM是一种“管得很宽”的软件,凡是最终可以转换成计算机描述和存储的数据,如产品结构和配置、零件定义及设计数据、CAD几何造型文件和绘图文件、工程分析及验证数据、制造计划及规范、Nc编程文件、图像文件(照片、造型图、扫描图等)、产品说明书、软件产品(程序、库、函数等)、各种电子报表、成本核算、产品注释、项目规划书、多媒体音像产品、硬拷贝文件、其它电子数据等,它都可以兼收并蓄,一概管之。
 

 
       PDM由于其功能性、系统独立性、规模性、丌放性等区别而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面向设计团队(项目组),针对具体开发项目,主要以一两种应用软件为特定集成内容,使用规模在几台至百台左右,运行在局域网络环境中的PDM产品,称其为“项目组级PDM”。
 
 
       另一种PDM产品是“企业级PDM”系统。它具有前面讨论提到的所有功能,可按用户需求以任意规模组成多硬件平台、多网络环境、多数据库、多层分布式Server、多种应用软件一起集成的跨企业、跨地区的超大型PDM,为企业提供基于并行工程思想的完整解决方案。另外,目前,还出现了“虚拟企业级PDM”。PDM的不同应用层次如图5-1所示。

 
图5-1PDM的不同应用层次



       近年来企业不断地采用各种技术策略来增强自身的活力,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如企业的经营过程重构、ISO9000、并行工程、连续采购生命周期支持等,这些策略都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将企业经营变化迅速反映到产品中的技术方法,PDM正是联接两者的技术桥梁。
 
 
       从这种意义上说,PDM是企业进步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结构技术,是整个企业中各种技术策略、技术方法和手段的联接纽带。其地位如图5-2所示。目前来看,几乎没有哪一种技术能够象产品数据管理这样在企业中受到如此广泛的重视,它的使用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

 
图5-2PDM在企业中的地位
 

 
       如果把PDM项目的引入仅仅理解为是买一套PDM软件,不仅会给企业投资规划造成误导,同时也可能使PDM项目的实施误入歧途。来自CIMdata对大量实施PDM的企业的统计资料表明,在一个成功的PDM项目中,购买软件的投资只占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左右(图5-3所示)。除了在购买软件方面的投资外,企业还应该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投资:

 
图5-3PDM的投资成本结构

 
 

       1.硬件与网络系统的扩充与维护;

       2.PDM选型、评估与实施规划;

       3.使用与开发培训;

       4.系统管理与维护;

       5.数据与流程模型的建立;

       6.数据采集等。
 
 
       另外,企业还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实施PDl4所带来的相关变革上,如人员重组、技术重组、产品重组等,这些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投资在PDM上的”隐性”成本。显然,一个好的PDM方案,应该使投资的整体水平下降,而不仅仅是降低软件的购买费用。
 
 
       CIMdata在1997年通过对实施PDM取得成功的企业的投资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的投资与回报结果如图5-4所示。从图5-4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引入PDM的效益是显著的,但是却不一定立即就能显现出来。这是因为引入PDM,企业需要有一个学习、接受和适应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对于提高生产力并不会产生多少贡献,甚至暂时会降低生产力,加重员工的工作负担。

 
图5-4PDM投资与回报结果分析
 

 
       实施PDM项目,除了要求企业员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求员工接受新的工作环境,包括对原有工作流程的调整,因此,除了有科学的实施方法,确保PDM实施成功外,还必须在主观上有心理准备,要有耐心。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PDM的投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PDM的环境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善,以适应企业和IT技术发展的新形势。
 
 
5.2 PDM与企业全局信息的集成
 
       所谓集成是在异构、分布式计算机环境中能使企业内各类应用实现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的软件系统。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当首先考虑以PDM为核心的集成方案(如图5-5所示),把PDM作为贯穿整个企业的骨架,作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战略决策。

 
图5-5以PDM为核心的集成方案

 
 
       企业的集成不仅是设备和物料流的集成,更重要的是信息的集成。一个企业的全部信息可以分为企业资源、生产对象和经营决策等,其中企业资源包括人、财、物的信息,生产对象包括产品的全部信息,经营决策包括产、供、销的信息。
 
 
       为了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人、财、物、产、供、销的信息,使之形成一个一体化的集成系统,企业应统一数据,综合基本数据处理系统,以满足企业上、中、下各层管理人员要求,覆盖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
 
 
       企业一方面需要采用CAD/CAPP/CAM等技术,设计出最新最好的、性能价格比最高的产品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着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在用户需求、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生产制造及维修服务等各个阶段,还要确保产品数据的一致性,避免由于技术指标的变化、图纸的变更、备件的替换、型号的更新等因素带来的麻烦与错误,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
 
 
       PDM将计算机在产品设计分析、工艺规划、制造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孤岛集成在一起,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全部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准确地描述了企业的全部信息。PDM主要解决的就是生产活动中不断变化的、不断进步的、动态的产品信息的管理。PDM使原来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发展到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经营管理过程的自动化。
 
 
       企业的全局信息由PDM、MIS和ERP三部分组成。PDM不仅向MIS和ERP传递所需的产品信息,而且ERP中生成的与产品有关的生产、维修等信息,也统一由PDM来管理。通过集成上述三方面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共享企业全部信息系统。PDM可跨越异构网络运行,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和功能,将们处理成好象在一个系统中。
 
 
       PDM首先能支持异构的计算机环境,包括不同的网络与数据库,其次能实现产品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共享,提供单一的产品数据源。第三,PDM能够方便地实现对应用工具的封装,便于有效管理应用工具产生的信息,便于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最后,它可以提供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为并行工程中的过程集成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5.3 PDM与产品开发管理
 
       PDM为产品开发提供管理机制和基础平台,使得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活动能够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设计资源,并能够对开发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因此,从产品开发方法和技术的角度看,PDM为产品开发开发提供了一个支持环境,如图5-6所示。

 
图5-6集成产品开发中的PDM平台

 

       PDM通过项目和组织机制,建立企业各个部门(包括销售、设计、制造、后勤及服务)之间关于产品开发的组织联系,并通过过程管理实现对开发过程中人员、活动、工具以及其他资源的规划和协调,通过文档和数据管理提供对产品生命周期中数据的组织、共享和有序流动的控制。
 
 
       现代产品开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开发与管理相辅相成,既相互独立、相互区别,又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现代产品设计既是技术实施的过程,也是管理实践的过程,这种管理技术是以产品开发中的信息技术处理为基础,以开发过程的控制、组织和规划为核心,以实现开发过程的优化为目标的系统工程。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是一个串行的过程,产品数据在条块分割的部门之间传递和反馈,如图5-7所示。而在PDM的支持下,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传统开发过程的组织模式能够得到优化,使得产品开发过程实现并行化,如图5-8所不。

 
图5-7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
 
图5-8基于PDM的并行产品开发过程
 

 


5.4 PDM的实施方法
 
5.4.1 PDM工程的特点
 
       1.PDM是极其复杂的大型工程系统
       
       从技术上看,困难主要在于如何实现系统的信息集成。由于PDM的技术覆盖面大,包括管理、工程设计和过程控制等多种学科领域,从宏观到微观,时间标尺梯度大,造成PDM的集成必须在异构的计算机环境下实现信息集成。由于各单元系统是由不同厂家,在不同开发环境下独立开发出独立的系统,有较大的封闭性,造成接口开发、信息共享的困难。
 
 
       从管理上看,PDM必须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与企业运营的模式相匹配。PDM的引入及各种先进技术的采用,必须改变企业不合理的运行机制、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也只有主动采取相应的改革,才能充分发挥PDM的作用。
 
 
       从人的困素看,技术要靠人来掌握和使用,管理实质上要靠人来实现,人是PDM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柔性最大,但PDM的引入和计算机的采用,改变了人的作用和工作方式,要求人的素质更高,并彻底改变传统观念,而人的观念的转变往往是个痛苦的过程。PDM应用工程的实践也证明了“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十二分在人”的说法是正确的。
 
 
2.PDM应用是多学科结合的系统工程
 
       从PDM的构成可以看出,PDM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营管理决策、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等多个领域。科学技术在PDM中的应用有下述特点:

       1)多样性应用领域宽,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等各方面,由于企业产品不同、工艺不同、设备不同等等,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
 
 
       2)先进性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需求在不断增长,企业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PDM的先进性也要求其使能技术的先进性;
 
 
       3)工程性PDM在企业中的应用是个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工程投资大、投入人员多、开发周期长,必须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开发路线,即要保证系统的实用有效,又能保证系统的集成。
 

       4)综合性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往往需要多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尤其对PDM这种以集成为主要特证的高技术,更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更需要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综合。因此,PDM工程的开发要以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方法论来指导,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设计规范和开发工具,完成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软件开发,并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PDM的实施要吸收多学科的人才参加系统设计和实施,包括现代管理科学、现代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各方面人员组成联合设计(实施)组,协同工作。
 
 
       一般说来,企业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程设计人员,他们熟悉本企业的经营机制、替代的。他们将成为企业实旌PDM的主力。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经营管理人员、工产品和工艺,许多作用是外来人员无法企业中的计算机、自动化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将在PDM的实施、开发和维护中起重要作用。
 
 
       以企业人员为主,根据PDM工程需要,吸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PDM专业人员,并实现厂内外多专业人才的集成,是PDM工程成功的保证。
 
 
3.PDM工程的长期性

       PDM的复杂庞大,要求较多的投资。一般说来,根据企业规模和产品工艺特点,对中小企业可能需要几百万元,而对复杂的大型企业,要全面实施可能需几千万元人民币甚至更多的资金。
 
 
       PDM的复杂庞大,高投资以及对开发人力的需求,使得PDM的开发过程必然是长期的,和技术改造一样,PDM的开发过程是没有止境的。由于企业在不断发展,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不断对企业改造提出新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先进的方法和工具,诸多因素使PDM工程的开发变成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PDM开发过程的长期性,要求要在总体规划下分步实旌。分步实施将分解对资金和技术力量的需求,减轻对企业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分阶段见效,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并可使企业增强经济实力,为下阶段开发积蓄力量。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可以在2-3年时间内,实现有限目标的PDM,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5.4.2 PDM工程的开发过程
 
       PDM应用工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PDM中含有大量的软件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方法论、标准/规范及工具来设计和实旌PDM工程。
 
 
5.4.2.1 PBM应用工程的阶段划分
 
       按照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方法论,对PDM这种大型复杂项目系统,应该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
 
 
       生物是有生命的,从孕育、诞生、生长、发育直到死亡,这是生物的生命周期。系统与生物一样,也要经历类似的过程。系统的规划设计相当于生物孕育阶段,而系统的死亡往往是和一个新系统的诞生相联系,一个旧系统的死亡伴随着另一个新系统的诞生,形成周期性循环。系统工程学和软件工程学,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生命周期法,规范复杂系统的开发过程。
 
 
       按生会周期法,PDM实旌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5-9):

       1.可行性论证;

       2.初步设计;

       3.详细设计;

       4.实施和测试;

       5.运行与维护。

 
图5-9PDM工程实施步骤

 
 
       一般来说,PDM总体规划主要指可行性论证阶段,而总体设计则包括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企业PDM工程的设计是自顶向下逐步分解、不断深化细化的过程,而实旖则是由底向上逐步集成的过程。
 
 
       为确保工程质量,早期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开发效率,生命周期法要求在每个阶段结束时,要经过评审,评审通过后,才能转入下阶段工作。可以看出,上述PDM系统开发过程与企业中的产品开发决策、产品设计、零件设计、加工、装配与测试、使用及维修的过程是十分相似的。
PDM的开发采用生命周期法有如下优点:


       1.它把系统开发过程加以细分,把其每一阶段的终点作为检测点,从而提供对大型项目作出重大决策的时机,特别是在系统研究制的初期阶段,能进行这样的判断和决策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在初期多花10万元,可能预防后期损失几百万元。
 
 
       2.由于对每个阶段的任务、内容给出了清晰的要求,使每个阶段的每项活动的目标更为明确,使在大型顶目中只承担一部分工作的专家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全局和系统的观念。
 
 
       3.PDM的开发是特别复杂的大型项目,投资大,参加人员众多,尤其需要采用生命周期法。如在可行性论证阶段结束后,通过评审可以判断在这个企业PDM工程是否可行,是立即立项进行开发还是停止。在初步设计阶段以后,围绕PDM实施的目标、总体方案、进度、经费、效益等的可行性、合理性、先进性等进行判断决策,对整个PDM工程的成败将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生命周期法的上述优点在国内企业PDM应用工程中已充分表现出来。当然生命周期法也有一些缺点,如开发周期过长等。这需要不断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设计效率和实施质量。当然,也不反对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对子系统的实施采用快速原型法。下面对PDM开发的各队阶段的任务及工作内容作一概要说明。
 
 
5.4.2.2 可行性论证阶段
 
1.可行性论证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1)可行性论证的任务可行性论证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及内外现实环境,确定PDM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功能,拟定初步的总体方案和实施的技术路线,从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等方面论证总体方案的可行性,制定投资规划和初步开发计划,编写可行性论证报告。
 

       2)可行性论证的工作内容可行性论证的工作内容是:
 
       A.了解企业的市场环境,生产经营特点,经营目标及采取的策略;
 
       B.调查和分析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流程,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生产设备及计算机资源情况,计算机应用情况,组织机构及人员情况;
 
       C.明确企业的需求,确定PDM的目标及主要功能;
 
       D.提出PDM的初步总体方案和采取的技术路线;
 
       E.指出PDM的关键技术,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
 
       F.提出PDM对组织机构变化的需求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G.提出PDM系统的初步开发计划;
 
       H.提出投资规划并进行初步的成本效益分析;

       I.编写可行性论证报告。
 
2.可行性论证的步骤可行性论证的工作步骤如图5-10所示。

 
图5-10PDM工程可行性研究步骤
 

 

3.说明

       1)组织队伍PDM可行性论证阶段的队伍组织,人员不必过多,但要求层次高,专业配套,一般可由企业的主管副厂长或副总工程师主抓,形成精干的论证队伍。一个企业在实旌PDM时,一般要选择一个技术力量雄厚且已从事过PDM工程实旗的大学或研究所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对企业的PDM工程给予全面的技术支持。
 
 
       可行性论证期间,应当吸收有经验的厂外专家参加论证工作,使PDM工程从一开始就站在高起点上。PDM工程立项后,这些厂外专家最好继续参加本项目,以保证整个工程队伍的连续性。厂外专家的选聘与企业选择PDM技术依托单位应是一致的。
 
 
       2)制定工作计划即将可行性论证的全部工作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安排。同时对参加人员进行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任务,~般可行性论证工作需1-2个月。可行性论证的起步工作是用户调查,要尽早提出调查提纲,并通知各有关部门,使其早做准备。
 
 
       3)需求分析在掌握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把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目标,找出存在的主要差距,即生产经营的瓶颈。调查的重点是影响企业全局的问题,反映在企业的交货期,产品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的主要问题。
 
 
       需求分析是PDM可行性阶段的重点之一,企业对PDM需求是否迫切?企业的哪些问题可以通过PDM来解决?解决后来否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这是企业PDM工程立项日寸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D.确定PDM的目标提出PDM总体方案和进度计划等内容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是实步的,概略性的,不要求过细,但要达到下述要求:
 
       a)系统的总目标符合企业的长远战略需求,符合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基础;

       b)阶段目标要明确具体,有利于解决企业的生产经营瓶颈;

       c)PDM的总体方案与PDM总目标是一致的,既要具有实用性,又要有一定的先进性:

       d)关键技术是可以解决的,技术上是可行的;

       e)PDM工程所需资金是企业经济实力所能承受的,企业可以按照需求及时筹措到所需经费:f)PDM的实施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注效益,与企业的投入相比是合算的。
 
       E.可行性论证存在迭代过程例如在企业目标和PDM目标确定后,在技术方案论证和投入资金计算中,如发现原定目标难以实现,可以调整目标,使项目在技术、经济上是可行的。评审中发现PDM目标、方案、以及报告的编写有问题,要求进行修改,也是一总迭代过程。
 
 
5.4.2.3 初步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的任务工作内容

       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PDM的系统需求,建立目标系统的功能模型初步的信息模型,提出PDM系统的总体方案,拟定实施计划,提出投资预算,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编写初步设计报告等。
 
 
       初步设计的工作内容如下:

       1)系统需求分析;

       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系统的功能及技术性能设计;

       4)确定信息模型的实体和联系;

       5)提出系统集成的内部和外部接口要求;

       6)找出关键技术,逐一提出每个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

       7)确定系统配置;

       8)确定实施进度计划:

       9)规划PDM环境下的组织机构;

       10)提出经费预算;

       11)进行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12)编写初步设计报告:

       13)编辑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图表。
 
 
2.初步设计的工作步骤
初步设计的工作步骤如图5-11所示。

 
5-11PDM工程初步设计步骤
 

 

3.说明
1)组织队伍
 
       初步设计阶段的开始,标志着PDM应用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对PDM这种大型项目,从一开始就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实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
 
 
       根据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力量情况,单靠企业本身的力量实现PDM往往是不行的,所以企业要选择一个技术力量雄厚且有从事PDM工程经验的大学或研究所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对企业的PDM工程给予全面的技术支持。
 
 
       根据国内PDM应用工程的经验,在PDM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成立下述组织机构,即PDM工程领导小组,PDM联合设计(实施)组,PDM办公室。这套机构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应成立起来,在以后的各阶段再进行适当的调整扩充。
 
 
       A.PDM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PDM工程项目的领导工作,包括联合设计组和办公室干部的任免,工作计划、企业需求及PDM目标的审定,PDM技术路线的确定,PDM总体技术投资的审批等重大决策。
 
 
       鉴于上述工作的重要性,PDM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企业的法人代表亲自担任,可设若干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他们是企业主管PDM的副厂长或副总工程师,同时也可聘请技术依托单位的负责人兼任副组长,以利于厂内外的长期合作。领导小组的成员构成,可吸收联合设计组的正副总设计师,及企业内与PDM工程关系密切的部门领导参加。
 
 
       B.PDM工程联合设计组它是PDM初步设计的主要技术力量,负责完成初步设计的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联合设计组对企业的PDM工程领导小组负责。联合设计组实行总设计师负责制,设总设计师一名,副总设计师若干名,由厂内外PDM相关领域专家和领导担任。正副总设计师组成企业PDM工程总师组。
 
 
       根据企业PDM的构成,在冲师组下设若干个分系统设计组,每个设计组设主任设计师一名,副主任设计师若干名,由厂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和部门领导担任。
 
 
       根据需要,联合设计组内可设标准化组、质量管理组等,分管PDM中的标准化和质量保证工作。初步设计阶段,PDM联合设计组约需30-50人,厂内外人员比例为1:1-2:1。
 
 
       C.PDM办公室是企业主管PDM工程项目的行政部门,负责项目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协调厂内外人员关系及厂内各部门间的关系,管理企业PDM资源、文件、资料及其它日常事务。PDM办公室一般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由企业内相应级别的干部担任。
 
       D.PDM工程中的组织机构PDM工程开发组织机构相互关系如图5-12所示。

 
图5-12PDM工程组织机构相互关系

 
 
2)初步设计工程纲要
 
       初步设计工作纲要是整个PDM初步设计的工作指导性文件。它由PDM总师组提出,PDM工程领导小组批准。
       初步设计工作纲要的主要内容是:

       A.设计任务和工作内容;

       B.初步设计的指导思想,采用的设计方法和规范:

       C.设计组的划分和分工;

       D.初步设计的工作计划一般初步设计可在4个月内完成,需按周制定工作进度计划,包括应形成的文档及设计过程中的培训安排。
 
 
3)初步设计的工作内容
 
        初步设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如需求分析、PDM目标、总体结构、功能模型、信息模型、分类编码等在以后各章详细说明。
 
 
5.4.2.4 详细设计阶段
 
1.详细设计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细化和完善初步设计得出的系统和分系统方案,完善业务过程重组和工作流设计,完成系统界面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计算机网络的逻辑与物理设计。详细设计的工作内容如下:

       1)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2)规定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

       3)确定系统性能指标:

       4)确定各分/予系统的详细功能界面、信息界面、资源界面和组织界面;

       5)定义实体的键和属性,建立系统的总体信息模型;

       6)完成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确定数据类型,共享方式,访向频度和流量,进行数据安全与保密设计,编写全局信息数据字典:

       7)完成网络的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确定网络协议及服务;

       8)拟定编码方案,给出代码表:

       9)确定软硬件配置及采购开发工作需求;

       10)确定实施计划和要求;

       11)制定系统测试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12)编写详细设计报告;

       13)提出实施任务书。
 

2.详细设计阶段的工作步骤
详细设计的工作步骤如图5-13所示,

 
图5-13PDM工程详细设计工作步骤

 
 
3.说明
 
       1)从上述详细设计的任务和工作内容可以看出,详细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仍在系统的总体方案,包括分系统的总体方案。但它比初步设计更深入,更细致,特别在系统界面,接口设计,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方面。详细设计完成后各子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运行环境都应该完全明确,达到可以单独实施的程度。
 
 
       2)详细设计阶段的队伍组织基本上与初步设计阶段相同,但可以根据工作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充,可适当的加技术人员特别是软件设计开发人员。企业应用部门的人员也应适当增加介入程度。
 
 
       3)在详细设计阶段(或在此之前)应该完成PDM系统所需的硬件(包括设备)、软件的选型工作,特别是影响全局的大型硬软件的选型。只有这些选型工作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确定了,才能真正进行后续工作。
 
 
       4)由于上述选型工作是在市场上已有产品范围内进行选择,很难满足初步设计中提出的全部要求,这就可能或多或少地改变初步设计阶段提出的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划分和信息联系,因此必须针对选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5)界面设计、数据库和网络设计的重点是保证系统的可集成性,进一步明确系统对开发和运行环境的要求。
 
 
       6)信息分类编码是一件涉及面广,工作繁杂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及早组织队伍,抓好落实,为下阶段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7)对外购软件、硬件内部不必进行详细设计。
 
 
5.4.2.5 系统实施和测试阶段
 
1.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经过初步设计和总体详细设计之后,PDM工程的总体框架已经确定,各子系统的作用功能及与其它子系统的联系已经明确,可以按照进度进行分步实施了。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是按照已确定的总体方案进行环境建设,分步实施各子系统,自下而上逐级开发、测试和集成。系统实施的工作内容如下:

       1)计算机支撑环境的建立及制造设备的安装测试

       A.计算机房建设,包括机房电源、空调、不问断电源、火灾报警系统和办公设备的安装;

       B.计算机房及打印机、磁带机等外设的安装、测试和验收;

       C.网络辅设及网络设备、网络软件系统的安装、测试和验收:

       D.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调度、测试及验收;

       E.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2)应用系统实施
 
       PDM应用系统实施既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选购成熟的商品化软件。
       自行开发需按软件工程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A.应用软件的详细设计;

       B.应用软件编码、调试、测试:

       C.应用软件试运行:

       D.各分系统/子系统之间的联调和测试;

       E.总系统联调测试,进行系统集成;

       F.完善各类文档、编写相关的各种手册。对外购的应用软件不必进行详细设计,只须进行测试和二次开发,然后进行试运行。
 
 
3)企业调整
 
       A.运行模式的调整;

       B.组织机构调整;

       C.制定岗位操作规范;

       D.人员定岗;

       E.培训各类人员。
 
2.系统实施与测试的工作步骤系统实施的工作步骤如图5-14所示。

 
图5-14系统实施的工作步骤

 

3.说明
       1)队伍组织系统实旌过程中,虽然整个项目仍然在PDM工程领导小组领导下,由PDM办公室进行政领导,总师进行技术领导,但联合设计组要进行较大的调整和扩充。主要有:
 
       A.按实施的课题成立相应的课题组,完成相应实施任务;

       B.加强总体组的作用:在以前的各个阶段,联合设计组的所有人员的工作都是围绕总体工作进行的,当时的总师组及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的作用相当于总体组,而在实施阶段,各课题组是分散工作的,对总体组的协调功能要求高,因此有必要强调总体组的作用;
 
       C.加强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的协调作用:各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在以前几个阶段是带领本设计组完成本分系统的总体设计任务。现在在分散实旌的环境下,主任设计师要对本分系统内的各课题组进行技术领导,进行分系的内部协调及与其它分系统的协调;

       D.加强实施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包括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

       E.加强控制、检查和测试工作;

       F.加强PDM办公室的作用,办公室对每个课题组要加强项目管理,促使保证各课题组的任务明确、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加强进度管理,保证证整个PDM项目协调有序地进行。
 
 
2)关于分步实
 
       PDM工程的实施是分阶段进行的,因此本节所谓的实施并不是针对PDM总体方案的全部内容,而是部分内容,即针对阶段目标进行实旌,其中包括部分应用系统的实施及相应的计算机支撑环境的建立。
 
 
3)关于企业运行模式的调整
 
       在企业引迸PDM技术,包括计算机的应用后,必然会对企业运行模式产生影响,引起组织机构,部门关系及人际关系的改变。有的改变在设计阶段已经预料到了,有的改变可能没有预料到。
 
 
       但都应该给予妥善处理,对运行模式、组织机构及时迸行调整,以充分发挥PDM系统的作用。计算机的应用也要求企业进行全面的整顿。包括现场整顿、工艺整顿、数据整顿等等,提高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
 
 
5.4.2.6 运行和维护阶段
 
1,运行和维护阶段和任务工作内容
 
       运行阶段的任务是将已开发建成的系统投入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实现正常运行,实现系统的目标。运行阶段的工作内容如下:

       1)数据准备和录入;

       2)系统试运行;

       3)修改完善;

       4)运行。
 
 
       系统从试运行到正式运行可能要多次进行修改完善,这也是一种迭代的过程。系统的维护不仅是软硬件等自动化系统本身的修改完善,也包括必要的工厂运行机制、运行程序、人员职能的调整。
 

       由于系统实施是分步进行的,系统运行也是分期投入。在系统不断的实施和运行的过程中,企业技术在不断进步,竞争力得以不断加强。
 
2.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工作步骤
 
PDM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的工作步骤如图5-15所示。

 
图5-15PDM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的工作步骤

 
 


3.说明
1)PDM系统中的操作规程
 
       PDM系统中的操作规程大致包括以下内容: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相关设备操作规程、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操作规程、计算机外部设备操作规程及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操作规程等等。上述各种规程制定后,要由有关部门发布执行,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对不同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
 
   
       上述各规程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A.引言:①运行步骤:②背景及有关术语定义。

       B.系统概述

       C.安装与初始化

       D.运行说明:①运行步骤:②运行说明(包括操作信息,输入/输出说明等);③启动恢复过程。

      E.异常过程及处理说踞。
 

2)系统试运行
 
       系统试运行首先要按照输入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基础数据,系统运行要逐步开展,不要一开始就涉及到所有产品,所有部门,要一个一个产品,一个一个部门,进行试验。
 
 
       其次,系统试运行期间,用户和开发者要一同对系统输出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看它是否满足了系统的要求,有哪些内容需要修改,哪些内容需要补充。
 
 
3)系统的修改、完善
 
       系统的修改、完善包括以下几部分:

       A.系统软件的修改、完善;

       B.应用软件的修改、完善;

       C.硬件资源的修改、完善;
 
       应用软件修改了完善是系统开发者的责任,但应首先由用户提出修改完善建议,由开发者、用户共同讨论此建议的合理性,再提交有关部门的审查,如不合理则撤消修改意见,反之则由开发者进行修改。修改可能涉及到源代码和数据结构两部分内容,修改完成后要重新进行测试、试运行。如此反复,直到满足用户需求为止。在修改、完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版本更新问题,否则容易引起混乱。
 
 
       如果修改要求涉及到硬件资源和系统软件,这些又基本上是外购的,涉及面较大。应提出相应的更换或新档建议,然后执行。硬件经过审批后,升档或系统软件版本升级,也可能引起应用软件更大的修改。
 
 
4)系统运行与企业的正常运行
 
       系统试运行期间由于系统的可用性尚未得到验证,需要十分注意保证企业的正常的运行,可充分利用非生产时间进行系统调试,并在一段时间内,让计算机工作方式和手工方式并行运行,进行对比试验,在确有把握之后再进行切换。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ninan98/article/details/8305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