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大佬用一个下午聊透了O2O这事儿

3月24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台湾校友会主办的“2016台湾首届论坛”在台北信义学堂召开。许小年、陈威如、张维炯三位中欧教授内部授课,四场两岸企业家重磅对话,畅聊了O2O时代传统企业的转型创新的痛点与方向。


陈威如对话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还客串主持人,主持了另外三场对话: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对话冠研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忆华,e袋洗创始人兼董事长张荣耀对话王品集团大陆的首席代表英美惠,一嗨租车副总经理蔡礼洪对话勤崴图资的副总经理黄晟中。本文精编自四场重磅对话。


1、要么平台,要么平台化生存?




陈威如:我想这场两位做的都是服务行业一些创新,一位是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明跃以前是个记者,十年前开始进入到服务交易的平台的搭建之中。


朱明跃:谢谢。我本人有两段很重要的人生经历,前面八年做媒体的记者,2006年的时候我创办现在这家公司叫猪八戒网。猪八戒网其实就是一个线上的市场,只是这个市场交易不是产品,而是各种第三产业的服务,比如说设计、开发、营销。虽然中国大陆有6000万家中小微企业有这样的刚性需求,但是这是一个严重低频,非标准化,决策非常理性的生意,非常不好做。





2013年,我去读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北京班。课读完了,我心中的疑问也慢慢解开了。猪八戒网做了八年,除了每一笔交易抽取佣金以外,这八年沉淀下来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那就是超过1000万的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和500万家中小微企业的客户。





这些海量的这些用户和数据就相当于海洋,能不能去做钻井平台,提供延伸服务?于是我们开辟了商标注册这口井,这一口井就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点几个亿的营收。于是我们回过头去把佣金全部免掉,交易规模立即爆发,我们再去进一步去钻更多的井。





陈威如:谢谢明跃,他的分享有两点经验。第一,如果你看到的趋势早于这个时代的话,你首先要确保活下来,而不是大量的烧钱,死在黎明来的前方。第二,怎么把一手烂牌变成现在这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 下面分享的中欧06级的EMBA校友顾忆华,她曾经特力屋、曼都国际以及冠妍贸易里面担任总经理。





顾忆华:大家好,今日的议题是O2O,对我来说触动非常大。我现在服务的一个企业叫膳魔师中国,它是一个品牌公司,拥有全世界一百多年两个品牌。





为什么魔膳师这几年可以保持30%的高速增长,远超同行?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充分了利用了互联网。不光是销售,我们还在内部开展了线上和线下的竞争机制。让两个条线在竞争中不断地扩大,甚至我们的销售团队开始自己主导去产品生产,甚至告诉生产端客户就喜欢这样的东西。以前的销售是给什么卖什么,现在他们要去了解客户要什么,从市场链反推我们的生产链。





陈威如:谢谢。你也在向特力屋以及曼都国际工作过,有人认为这些需要在线下给予体验的行业,互联网是没有办法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你怎么看?





顾忆华:其实在我做曼都国际的中国区域的总经理时,我们就一直在讨论美发行业怎么被互联网化。美甲行业O2O在大陆已经很流行的,但是美发行业要做到这样有点难度。但是美发行业未来有没有可能类似Uber的形式出来,这些都是很有想象力的。我深信,颠覆这件事儿会发生在每一个产业,只是早晚的事儿。





陈威如:最近河狸家也开始开线下店了,这一点我意识到好像明跃也在做这件事情。能不能跟解释一下这个逻辑?





朱明跃:我认为,很多人对平台和O2O有很大的误解。以为做平台一定要有一个网站,O2O就一定要上门。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刚才顾总讲的洗头这个事情,实际上现在就有一个很好的模式,他照样是平台,他先在线下开了很多这种店,每一个店这些理发师都是平台化的,用户也是通过APP来下单到线下的理发店去,理发店每一个师傅都是平台化的对接。这种没有到家到店,也同样是一种O2O的形式的变化。在我看来,未来一定是一个公司的边界,平台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一个“平台to小B”的世界,做平台的人负责聚合需求,制定它的游戏规则。很多的专业的这些小B,他们负责专业,他们像优盘式的生存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彼此共同合作共赢。





在猪八戒网上,现在有超过几十万上百万的设计师,哪怕他只有一个人,也不是一个C,而是一个小B。因为他在这个平台上,是为了他的生计。这就是 “平台to小B”的世界。





未来10年,猪八戒网打造一个线下的园区平台,把线上和线下的园区融合。平台,真的是只在线上虚拟的世界里面吗?不是,我们会根据这种用户体验的需要,该在线上的部分就在线上,该在线下的部分我们就一定会在线下去。





陈威如:两位都有很强的用户思维。如果平台有两边,一边可能是创客,另外一边可能是企业主,他们需要什么?创客需要被孵化,被教育,明跃就开始做线下的孵化平台。用一分钟做个总结,未来世界里面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顾忆华:不管今天在做什么,都应该考虑到商业的本质是什么。





朱明跃:这几天我跟随正和岛和台湾的设计创业界的朋友进行了交流。一方面,他们对于设计的执着,特别需要大陆这边的人学习。另一方面,台湾的这些文创界的同仁们,也不能仅仅活在自己的小确幸里。因为这个世界正发生剧烈的变化,过去当你做出好作品时,别人通过口碑的方式找到你。但现在,客户已经在逐渐地转移到平台上,不仅是中小企业,还包括那些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的企业也开始往猪八戒网上找人才。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只有相信未来才有拥有未来。未来,要么你就做一个平台,要么就要学会平台化的生存。






2、工匠精神和风口二者能否兼得?




陈威如:谢谢。接下来两位是e袋洗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张荣耀,一个是王品集团大陆的首席代表英美惠。两位都还算是高频且刚需的一个事业。荣耀你先来,为什么会在做了20年的传统洗衣业务自宫开始做e袋洗?


张荣耀:谢谢。我一直是许小年教授的铁粉,他走到哪儿,我就跟着去。但是后来发现,听小年教授的我会赔钱,家里人可能会跟我打架,公司员工可能都离我而去。所以我在小年教授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个自己的“best”理论。





首先第一就是信念(belief)。大陆的生意人太多了,企业家太少了。我02年读的中欧,那时我在班里算算财务还是很不错的,结果这10多年没有投资房产和股市,基本上把我都洗光了。熬到现在我终于可以发力了,很多人却说e袋洗的估值高。可是,当他们通过炒房子炒股赚得盆满钵满时,我急的在大雪地里哭。所以当移动互联网来的时候,我庆幸的不是企业还活着,而是命还在。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在痛苦的煎熬,这种煎熬到底是为什么?就是信念。





第二个是专业,也就是最近大热的工匠精神。小年教授要我们永远工匠,但我觉得保持工匠精神的同时要考虑周边是不是有风口。如果旁边100个金矿随时可能被挖出来,你不能老琢磨手里的金矿怎么挖,因为说不定旁边只要一铁锹就能挖出一个大金矿,否则你的团队可能会走光。台湾这种工匠精神最不缺了。





第三,服务行业的风口来了。台湾的所有的在服务行业有优秀经验的人,赶紧奔向大陆,你们的机会太多了。





第四,趋势。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就两条,第一条是庞大的用户数,第二条是黏性。就好比有个小伙子,一堆姑娘都喜欢你,而且这些姑娘一天到晚都粘着你,那你自然商业价值就多。


陈威如:谢谢荣耀。下面请英美惠跟我们分享一下,王品是台湾最成功一个餐饮集团,在全球有400多家店,大陆就有130多家店。





英美惠:昨天我参加了中国连锁店协会餐饮的年会,真是感慨良多。首先,传统的餐饮行业不得不正视互联网了,因为互联网带来了餐饮业巨大的改变。以前互联网只是协助引流,但是今天互联网已经冲击到我们了。比如电商,因为电商带来流通产业的倒闭,商场有三分之二的零售产业全部倒了,以前只有两成的餐饮,现在变成有六层甚至整栋都是餐饮。这样的竞争可想而知。





另外一点,好多80后、90后跨界进入了餐饮业,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餐饮的消费体验。就像昨天我问一个80后的餐饮店老板,我问他你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只告诉我一句话,因为我85后,我懂90后。





很残酷的一句话,那么传统的餐饮业在变迁的过程当中扮演什么角色?后来我想通,一个企业是要先变大还是变强还是变久?没错,互联网可以让一个企业迅速的变大,但你要变强跟变久,则需要更多的沉淀。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些传统企业的机会。王品积累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可以改变思维,成为一个创新餐饮业的一个孵化平台?





陈威如:谢谢。请两位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分享一下,你觉得在本地生活的部分,你未来三年或五年你想做的是什么?为什么?




张荣耀:首先要分析大陆特色。我觉得有三条,第一,移动互联网意味着什么?移动互联网跟PC不一样,PC只是科技,移动互联网则是人为的东西,他影响的是每一个人,哪怕你不能投票,但你能发声。





第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上下五千年没有,世界各地没有,中国却有。所以为什么85后那么个性?因为他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





第三点就是习大大的政策开放透明,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的机会。传统企业服务系数越高的被移动互联网替代的可能性越小,当你把体验做好,我不觉得能被替代。e袋洗要做的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邻里互助的共享生态平台,出行就靠Uber,不出行就靠我们的小e管家,谢谢各位。


英美惠:我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给我们的消费者一个创新的体验,这个创新可能来源于非餐饮业,更像是一种跨界的学习,谢谢。






3、让用户为你产生新生意




陈威如:接下来我们进入一个叫交通出行的行业,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一嗨租车的副总裁蔡礼洪以及勤崴图资的副总经理黄晟中。礼洪你能不能分析一下租车行业未来会往哪个方向走。


蔡礼洪: 租车这个行业有三个“重”:第一,重运营。目前我们已经在全中国400多个城市有布局。第二,重资产,我们现在车辆数是超过4万台,都是自有的。第三,重品牌。这几个“重”反过来也成为了一个行业的壁垒,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而且我非常看好未来。





现在全中国大概有2.4亿的人是有驾照的,私家车的保有量大概是1.1个亿,说明还有1.3个亿的人是有驾照没有车的,这些都是我的潜在客户。其次,很多年轻人是不愿意买车的,一方面他们认为车的使用效率太低,另一方面,政策上也有限制。所以共享车辆很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陈威如:谢谢。勤崴图资是做电子地图的,占有台湾七成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这个电子地图又在所谓的移动互联网的热潮之中,你们在未来想到往哪个方向进行?




黄晟中: 我们公司2000年成立,到2010年我们只是一个地图供应商,没有自己前端的出海口。后来发现这样很危险,就开始走向前端。这个产业的竞争力不是在于资产保护,而是来自于资料更新的频率。





怎么办呢?我们当时没有加大人手去扫街,而是反其道而行之。2010年正好是智能手机兴起元年,于是我们主打这个市场。我们不在乎销售完产品从你那赚多少钱,而是我可以从你得到哪些有用的资讯。也就是用的是用户的基础,来去产生新的生意。我们后来做路况的时候,没有花任何一点自己团队的人去搜集路况,这些讯息都是来自于我背后大量的用户。比如当他在某一个地方会突然刹车,降到跟道路限速差不多的时候再继续开,那里可能有新的测速摄像机。





陈威如:谢谢晟中。以前勤崴可能是在于要拥抱数据,现在在拥抱用户,因为用户会帮我们带来数据。你们两位预估一下移动出行行业未来五年可能会有的变化。





蔡礼洪:第一,五年后租车市场规模有多大。这个行业经过过去90年的发展,整个美国加拿大的市场已经是剩下三个集团了,未来中国肯定也会有一天走到这样寡头的市场,不可能只有一家,但是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两万多家。





第二, Uber的这种模式其实跟租车行业是一种互补。Uber是短途的,50公里以内的连车带司机共享的服务,只要超出这个距离,肯定都是我的客户。





第三,一旦无人驾驶技术落地,绝对是颠覆性的。假设未来我的车都可以做到无人驾驶,那以后我的车就像一匹马一样,消费者坐了我的车,到了目的地,他一按按纽,这辆车自己就会回到我的门店去,这个场景是非常具有颠覆性的。
黄晟中:在我看来,“O2O”不仅是Online To Offline,它本质上是说商家怎样直接面对消费者。这不仅仅是改变了商业的运营模式,而是翻转。过去企业靠的是一个英明的领导带领大家往前走,可是现在是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获得数据,让数据说话,而不是让哪个老板说话。





比如说,导航总喜欢为用户推荐“最佳路径”,可是这个“最佳”是谁定义的。实际上每一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有人就是宁愿多花几公里去走高速公路,有些人他只要看到红灯他就不舒服,所以没有所谓真正的最佳。所以这几年我们在研究用户在路径行驶上面的差异化,做出个人专属的路径规划模式。





我们刚开始做手机导航的时候,有人就问我,手机导航不是打乱了你在汽车导航的生意?我说这叫布局。我要让每个人都变路痴,当大家越来越习惯用手机导航的时候,谁还能认识台北有多少条路,什么时候该转。当每个人都变成路痴的时候,导航就变成汽车重要的配备,这时候就是我的市场。






4、台湾的工匠精神你学的会吗?




陈威如:谢谢,没想到导航也有特质化需求。我们最后一个访问的是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丁香园涵盖了中国将近60%、70%的医生,你们这个平台赚钱了吗?


李天天:社群是一种线上的组织形式。我们最开始是走广告模式的路子,后来开始涉及到求职招聘、电子商务、数据等等业务,而且现在也开始提供了一个对B一些的服务。总之,就是通过把医生的这种资源变成一种货币化的形式,实现了公司的正常盈利发展。





陈威如:听说你们最近开始在做线下诊所的设立,是什么的原因让你从线上的社群平台,开始要做线下诊所的搭建?





李天天:我们从去年开始做线下的诊所,目前已经做了五家店。我体验过很多线上的医疗,即使是头晕这种常见的疾病也没有办法得到有效解决。医学最高的原则是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如果没有线下平台的支持,很难提供一个全面有价值的服务,想要真正撬动这个行业,一定是要有自己有价值的服务,所以我们就走到线下了,当然,这挑战很大。





陈威如:我最后想问问对于未来医疗市场跟环境的一些预判,以后医院假设会变成什么,或者说在你思考的未来所谓趋势里面,你可能会哪一块的系统?





李天天:第一,我认为未来的有潜力的发展领域是慢性疾病。到2025年, 70%的疾病都将是慢性疾病,大陆的糖尿病人患者已经过一亿,高血压患者已经过3亿了,这里将有一个巨大的慢性疾病的管理、康复、教育的市场。大陆的健保体系是不覆盖这些领域的。相比之下,台湾这一点优势就非常明显。台湾的老人照顾体系、慢病照顾体系所体现的工匠精神让人惊叹不已。一个月前,我到了台湾的到罗东镇去看一个诊所,它做的是糖尿病的管理。去之前我们信心满满,因为我们也在做,但是到了那儿之后,真是被震惊到了。服务细到什么程度?患者的营养师都可以陪着患者去上街买菜,指导患者食物里面的含糖量是怎么样的,这种工匠精神让我们叹服,非常值得大陆学习和借鉴。





第二,对商业模式的看法,我认为应具有三个特点:


❶、把患者的价值放在中心位置,保证安全,提高质量。
❷、数据驱动。医疗行业最终拼的是就是数据整合能力,因为服务能力是靠数据来驱动的。
❸、连接其他行业小伙伴的能力。医疗行业太大太复杂,没有谁可以一家独揽。




陈威如:听完上面几位的对话,我就在想,王品有没有可能出王品糖尿病套餐?e袋洗有没有可能做小e老年养老管家?一嗨有没有可能做一嗨疫苗?这种行业的小伙伴的连接能力非常关键,只有这样,你最后才能做成一个开放的平台,最后把整个生态做起来。

猜你喜欢

转载自chinabestface.iteye.com/blog/2287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