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硬盘分区与挂载-软件安装

第四天-硬盘分区与挂载-软件安装

一、硬盘分区与挂载

添加新硬盘
  1. 右键虚拟机,点击设置
  2. 选择硬盘,添加

1535595130121

  1. 添加硬盘过程一直下一步直至完成

  2. 添加完硬盘后需要重启系统

    注:开机状态下添加硬盘需重启,关机状态下添加硬盘后开机即可

查看新添加的硬盘
  • 添加的硬盘名称为sdb

ls /dev/sd 按两次tab即可出现如下图列表

硬盘命名方式,以sd开头,从字母a开始,添加的硬盘顺次变更字母(sdb、sdc…)

1535595316340

  • 使用df -h命令查看当前硬盘分区情况(新添加的硬盘还未分区、挂载,所以没有显示)

1535595356377

  • fdisk -l显示系统已经识别到硬件详细列表(大小 - 分区等)

1535595454377

换算单位问题:我们实际分配给硬盘大小是20GB,而在上图中显示的是21.5GB,其换算过程如下:

20GB x 1024 x 1024 x 1024 = 21474836480 bytes

21474836480 bytes / 1000 / 1000 / 1000 = 21.5GB

新加的硬盘现在是一块完全空白的盘

fdisk工具对硬盘进行分区

fdisk工具只能管理2tb大小以内的分区,基于MBR分区表,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可以有无限多个逻辑分区。

挂载:将新硬盘挂载到当前硬盘的某一目录下,一般是/mnt/目录下,挂载后此目录下就是一块硬盘,都是以文件夹形式展示。

fdisk工具进入方式:fdisk /dev/sdb

1535596079812

fdisk工具可使用的命令:

1535596091468

  • 分区

Linux文件系统比较灵活,用多少切割多少格式化多少,无需像Windows那样分区需要全盘格式化;

MBR:有四个主分区,将其中一个主分区变为拓展分区(1-4),logical(以逻辑分区的形式不断拓展);

n(new) -> 选择分区类型 -> e(extend),p(primary) -> l(logical),p(primary);

对于主分区(选择标号);对于逻辑分区(每添加一个分区,增加编号,从5开始);

指定起始和终止位置:默认起始位置为已分配区域的结尾,默认的终止位置为磁盘的结束;

通常以空间进行计算决定终止为止 +size(KB,MB,GB);

w命令:保存退出

  1. 分配一个主分区(大小为1GB)

    n -> p -> 1 -> 默认1 -> +1GB

    使用命令p查看当前分区情况

    1535596226430

    1535596370106

  2. 分配拓展分区(选择主分区的编号,并将其作为拓展分区)

    n -> e -> 2 -> 默认 -> 默认,将剩余的所有空间都分配给拓展分区

    使用命令p查看当前分区情况

    1535596489536

  3. 将分出的拓展分区进行逻辑分区的划分

    • 分配第一个逻辑分区

    此时已经将所有空间分配完了,所以不能再分出拓展分区,只能将之前分的拓展分区细分成逻辑分区

    n -> l -> 默认 -> +1GB,给第一个逻辑分区分配1GB大小的空间

    使用命令p查看当前分区情况

    1535596547019

    • 接着分配第二个逻辑分区

      n -> l -> 默认 -> +1GB,给第二个逻辑分区分配1GB大小的空间

      使用命令p查看当前分区情况

      1535596610311

  4. 剩余空间暂不分配,接着使用w命令保存

1535597651216

格式化

此时使用ls /dev/sd tab两次查看,发现多出了刚刚分配的分区

1535598714667

格式化分区

  • 常见文件系统

    vfat:FAT文件系统,包括FAT12,FAT16,FAT32

    ext3:支持最大16TB空间,2TB单个文件

    ext4:支持最大1EB空间,16TB单个文件

    swap:交换分区

  • 分区格式化命令

    刷新分区表:partprobe

    查看分区表:cat /proc/partitions

    格式化为ext文件系统:mkfs.ext4 /dev/sdb1

    格式化为swap文件系统:mkswap /dev/sdb5

    格式化化为FAT32文件系统:mkfs.vfat -F 32 /dev/sdb6

  • 将刚才分配的分区进行格式化

    • 将sdb1格式化成ext4格式

    mkfs .ext4 /dev/sdb1

    1535599023945

    • 将sdb5格式化成fat32格式

    mkfs .vfat -F 32 /dev/sdb5

    1535599063639

    • 将sdb6格式化成swap分区

    mkswap /dev/sdb6

    1535599085233

挂载

挂载分为两种方式,临时挂载和永久挂载

  • 临时挂载

    1. 在/mnt下创建两个挂载点(文件夹):ext4和fat21

      mkdir /mnt/ext4

      mkdir /mnt/fat32

    2. 将sdb1挂载至ext4目录,将sdb5挂载至fat32目录

      mount /dev/sdb1 /mnt/ext4

      mount /dev/sdb5 /mnt/fat32

      1535599159175

    3. 使用df -Th命令查看挂载情况

    1535599201011

    1. 启动交换分区文件命令swapon /dev/sdb6

    1535599273249

    ​ 关闭交换分区文件命令swapoff /dev/sdb6

  • 永久挂载

    编辑/etc/fstab文件

    1535599336551

    将要挂载的分区信息添加至文件末尾

    /dev/sdb1 /mnt/ext4 ext4 defaults {dump?}(0-2) {check?}(0-2) 数字代表级别,数字越大级别越低

    /dev/sdb5 /mnt/fat32 ext4 defaults {dump?}(0-2) {check?}(0-2)

    /dev/sdb6 swap swap defaults {dump?}(0-2) {check?}(0-2)

    1535599654353

    重启后依旧是挂载状态

    1535599842855

  • 卸载命令

    umount /dev/sdb1

    umount /dev/sdb5

    swapoff /dev/sdb6

    1535609738632

parted工具对硬盘进行分区

与fdisk分区工具相比,parted工具支持2TB以上的磁盘分区,支持对GPT分区的管理,支持并且允许调整分区的大小。

parted工具进入方式:parted /dev/sdb

1535609792835

parted工具可使用的命令:

1535609821604

命令p查看当前分区状态

Partition Table:msdos代表当前硬盘位MBR分区

1535609846090

使用命令删除原有分区,由于只有一个主分区和一个拓展分区,逻辑分区是在拓展分区上的,所以只需要删除1和2分区即可

rm 1

rm 2

1535609877443

更改硬盘为GPT分区,提示需要格式化全盘

mklabel gpt

1535609925398

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

由于GPT分区对主分区、逻辑分区个数没有限制,所以可以顺次分区,分区时设置是primary或logical即可

mkpart primary 1 1025 —- (1指的起始位置,1025指结束位置,大小以MB为单位)

mkpart logical 1025 2049

mkpart logical 2049 3073

1535610057024

1535610112714

1535610180081

q命令退出当前工具,提示需要更新/etc/fstab挂载文件

1535610205227

二、媒体设备的挂载

U盘、移动硬盘

可以使用fdisk -l查看分区情况,直接mount挂载

光盘(只读)
  • /dev/cdrom 有界面时自动挂载至/media

  • 无界面时,手动挂载

    mkdir /mnt/cdrom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1535601454870

挂载完成后即可通过cd进入光盘,或者ls/ll查看光盘内文件等操作

1535601479754

三、软件安装

软件安装有三种方式

  1. 源码包,获取源码包后需要解压,配置参数,安装;源码包安装时需要解决与其它软件包的依赖问题
  2. 安装包,直接解压后即可使用,如需全局使用则配置环境变量即可
  3. rpm软件包,可通过yum命令安装,可以自动解决软件包之间的依赖问题
DNS配置

使用wget、yum等需要从网络下载,或ping 主机名时会报unknown host,此时需要对网卡配置DNS

在配置前ping主机名时失败提示未知主机,但是直接ping IP地址时能联通

1535612058845

配置步骤

  1. 进入网卡信息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o

1535612149410

  1. 在其中加入以下两条DNS服务器信息

DNS1=8.8.8.8

DNS2=114.114.114.114

1535612220232

  1. 重启网络服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1535612247968

  2. 进行校验,直接ping www.baidu.com,此时能联通

    1535612263152

安装软件pcre(源码包)
获取软件包

首先将当前目录切换到存放软件包的目录,如/home,接着获取软件包

获取方式:

  1. wget方式从网络获取

    wget ftp://ftp.csx.cam.ac.uk/pub/software/programming/pcre/pcre-8.38.tar.gz

    1535613549441

  2. 通过Xftp从Windows传输

安装软件包
  1. 解压软件包

    tar – linux下压缩、解压文件命令

    tar -zxvf pcre-8.38.tar.gz

    tar命令携带的参数

    z有gzip属性的文件使用

    v显示信息

    x解压

    f要解压的文件

    j有bz2属性的文件使用

    注:前面的参数顺序可以不相同,但参数f需要在最后面

1535611890925

  1. 切换到解压后的路径

    cd pcre-8.38

1535611906733

  1. 执行安装时出错,提示需要C编译环境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cre

    ./configure执行该文件夹下的安装前配置文件,对安装过程进行配置

    –prefix指定将软件安装到的目录

1535611952067

  1. 此时通过yum安装c环境

    yum install gcc

    每次出现提示y/N时需要手动输入y进行确认

    1535613937331

    1535613989469

  2. 安装完成c环境后再次执行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cre

    再次出现错误,本次提示需要c++依赖,

    1535614188464

  3. 此时通过yum安装c++环境

    yum -y install gcc-c++

    yum命令加上了参数y,此时安装每次出现提示都会自动输入y,不需要手动输入了

  4. 安装完成c++环境后再次执行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cre

  5. 本次执行成功,未报错

  6. 执行命令进行编译并安装

    make && make install

    此条命令等同于先执行make后执行makeinstall

1535614301732

  1. 安装成功
安装jdk
解压使用
  1. 通过Xftp从Windows将jdk压缩包传输至Linux的/home目录下

  2. 解压压缩包

    tar -zxvf jdk-8u171-linux-x64.tar.gz

  3. 已经可以通过全路径的形式执行java命令

    /home/jdk1.8.0_171/bin/java -version

    1535616535989

配置环境变量

在配置环境变量前使用which java或者java -version,系统调用系统自带的openjdk命令

1535617817653

配置环境变量的目的是为了使java命令在全局都能够使用

Windows中变量的引入 – %var%,多个路径之间的分隔符 – ;

Linux中变量的引入 – $var,多个路径之间的分隔符 – :

  • 环境变量分为系统变量和用户变量

    1. 系统变量 – 对所有用户都生效,只能由

      配置文件在/etc/profile

    2. 用户变量

      配置文件在/home/cry/.bash_profile

  • 在系统变量中加入如下语句

JAVA_HOME=/home/jdk1.8.0_171
PATH=$PATH:$JAVA_HOME/bin
export JAVA_HOME
export PATH

1535617460503

  • 保存退出后执行命令source /etc/profile
删除系统自带的openjdk
  • 配置完环境变量后由于系统内置的jdk优先权较高,所以which java或者java -version还是会调用系统的openjdk

    1535617817653

  • 此时需要想办法“破坏”系统自带的openjdk,尝试将/usr/bin/java改名,改名后which java能正确定位到用户自己安装的jdk,但是执行java -version时依旧寻找系统自带的openjdk

1535617868200

1535617878572

  • 使用重命名的方法”破坏”不成功,接下来直接使用rpm对软件进行卸载

    • 先查找到java相关的目录

    rpm -qa|grep java

    找到三个目录

    1535618063531

    • 使用命令依次将这三个目录删除

    rpm -e –nodeps xxx

    -e 删除

    –nodeps 忽略依赖

    1535618072580

    • 通过rpm删除后,即可使用用户安装的jdk了

    1535618087840

    通过rpm命令删除自带的openjdk后再通过rpm -qa|grep java是找不到用户自行安装的jdk的,原因是用户自己安装的jdk是通过直接解压安装的,而不是通过rpm安装的,rpm命令只能管理通过rpm方式安装的软件。

四、还原快照,为以后学习做准备

仅主机模式

在开发环境中,多台linux服务器仅需要与主机连接,而不需要连接至外网,所以设置为仅主机模式

  1. 右键虚拟机,打开设置,选择网络适配器,修改为仅主机模式

1535618812063

  1. 打开编辑菜单,选择虚拟网络编辑器,查看子网地址

    本机进主机的子网地址为192.168.128.0

1535618879240

  1. 在CentOS中操作(界面模式下)

    修改IPv4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注意IP地址和网关需要与上一步中的子网地址相匹配

1535618844502

  1. 修改Windows中hosts文件如下图

1535618910781

  1. 测试

    • 在Windows中ping 虚拟机,成功

      1535618766404

    • 在CentOS中ping网关地址,成功

      1535621847770

    • 测试Xshell、nodepad++软件连接虚拟机,均连接成功,完成

修改启动级别

在开发环境中,一般无需用到Linux的界面模式,只需将启动级别设置为3(完全的多用户模式,有网络,命令行模式)即可。

修改/etc/inittab配置文件

vi /etc/inittab

1535619030467

删除系统自带的jdk

点击查看上文删除系统自带的JDK步骤(rpm删除)

bigdata用户安装jdk
  1. 使用Xshell连接之间添加的bigdata用户,注意左上角ssh地址中的用户名是否相符

1535619285641

  1. 在用户名相符的情况下打开Xftp软件将jdk传入bigdata用户的家目录下

  2. 执行解压命令

    tar -zxvf jdk-8u171-linux-x64.tar.gz

1535619346325

  1. 配置bigdata用户的环境变量文件

    vi .bash_profile

    PATH=$PATH:$HOME/bin
    JAVA_HOME=/home/bigdata/jdk1.8.0_171/
    PATH=$PATH:$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
    export JAVA_HOME
    export PATH

1535619512101

​ 使用which java命令和java -version命令测试环境变量是否配置成功,如下图即代表配置成功

1535622301813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ry970795248/article/details/8222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