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8座城门的名称来历

2016-11-14 15:37:12

转自:http://www.wtoutiao.com/p/i33JSg.html
这里写图片描述
             钟楼是西安古城的标志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呈长方形,总周长11.9公里。西安古城墙的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了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发生了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
  西安城墙有城门18座,从北顺时针依次为:尚武门、安远门、尚德门、解放门、尚俭门、尚勤门、朝阳门、中山门、长乐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永宁门、朱雀门、勿幕门、含光门、安定门、玉祥门。
  这里写图片描述
  
明清时开辟的四门

  1. 南门
      永宁门俗称南门,是这座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582年),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为永宁门。
      它也是现在西安城墙各城门中复原得最完整最漂亮的一座。城上的箭楼在西安保卫战(也称二虎守长安)中被毁,现在所见的箭楼是于2013年在原址上重建而成。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均从正门东西两侧另辟券洞穿过,它本身已成为文物。
      这里写图片描述
      
      
  2. 东门
      长乐门俗称东门,在建造明城墙时构筑,因为国都南京位于西安的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万年不衰之意,故正式名称叫长乐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这座城楼,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在东门城楼上组建教导队和学兵队。这一旧址已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
     这里写图片描述
     
  3. 西门
      安定门俗称西门,建于明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寓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
      这座城门有三重门楼:城楼、箭楼、闸楼。三道城墙,城楼里,箭楼居中,闸楼向外。门楼下均有拱卷式门洞,洞高宽为6米。城楼与箭楼之间有方形瓮城,平时是出入通道,战时是防守要地。现西门箭楼、城楼雄姿犹存。城楼北侧有日本天皇访问西安时所建观望台一座,供游客参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门箭楼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现城门内为西大街,门外为西关正街。

  4. 北门
      安远门俗称北门,明代构筑城墙时建造的北门,正式名称为安远门。“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安抚政策,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归顺。
      辛亥革命时,起义军进攻满清,安远门战争激烈,交战中北门城楼被焚毁。1983年整修城墙时,恢复了原来的箭楼。
      这里写图片描述


民国时开辟的四门

  1. 中山门
      中山门俗称小东门,在今东新街东端,位于东城墙朝阳门与长乐门之间。1927年初,在冯玉祥倡议下,开辟了中山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而得名。
      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中山门并列两个门洞,冯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出师之日,冯将军在城头向各界欢送群众讲话,说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欢迎他。但后来时局变化,冯将军再未率师回西安。现城门内为东新街,城门与环城东路成丁字路口。
      这里写图片描述

  2. 勿幕门
      勿幕门俗称小南门,位于南城墙含光门与朱雀门之间,开通于1939年,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是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最早一批会员之一,陕西民主革命时期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家,在1917年的护法运动中壮烈牺牲,被孙中山、黄兴称为“西北革命巨柱”。
      陕西军民为怀念井勿幕的不朽功勋,曾于1946年将他在西安居住过的四府街更名为“井上将街”,并将该街南端城墙上凿开的一门命名为“井上将门”。1947年又分别更名为“勿幕街”和“勿幕门”。直至今日,这座城门一直以来都被俗称为小南门,反而正式的名字——勿幕门逐渐被遗忘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3. 玉祥门
      又叫小西门,位于安定门(西门)以北,在今莲湖路西端。民国时,陕西省主席宋哲元为纪念冯将军的历史功绩,特开此门,取名为玉祥门。
      1926年,北洋军阀吴佩孚部刘镇华率领“镇嵩军”号称10万人马将西安围成一座孤城。当时,国民党第二军第十师师长李虎臣与爱国将领杨虎城合作,在兵力不足万人、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同敌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刘镇华为迫使西安军民投降,在城外四周各挖了一条阔、深各6米的壕沟,在8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向城内发动猛攻。5月,刘镇华先后占领三桥、韩森寨、龙首村、大雁塔、三秦公学(今西北大学)等地。6月,刘镇华放火点燃了城郊10万亩麦田,大火烧了一个星期。9月,刘镇华攻占咸阳。此时,西安内外交通断绝,加之又无城郊之粮食补给,城内战死、饿死、病死军民达5万人之多。在紧要关头,从苏联回国的冯玉祥宣布脱离北洋军阀,全军加入国民党,组建国民军联军,亲任联军总司令,挥师西北。很快,国民联军先遣部队(于右任部)进抵西安,在三桥、韩森寨等地与“镇嵩军”展开激战,终于解开西安之围。被围8个月的西安城重见天日,全体军民欢欣鼓舞。冯玉祥的大名在一夜之间传遍三秦。

  4. 解放门
      又叫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今解放路北端,位于西安火车站正前方,开于民国时期。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成为城墙的一个豁口,2005年重新连接,形成大跨度的桥拱式城门,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城门内为解放路,城门外为火车站广场。
      在我国,“解放”一词是特殊时代的历史纪念。故,中国大陆有近20座城市当时主要商业街都是“解放路”。1949年前后,各地市解放路从“中正路”更名得来;那些被称为“中正”的饭店、门、桥,也都统统变更为“解放饭店”、“解放门”、“解放桥”。解放——已是政治、经济和文化。1949年7月12日,西安市政府布告:中正门改名解放门,中正路改名解放路。
      这里写图片描述


建国后开辟的10个城门

  1. 朝阳门
      朝阳门是东城墙最北边的一座门,开于建国后。因为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城门内为东五路,门外为长乐路。
      这里写图片描述

  2. 建国门
      建国门是南城墙最东边的一座门,开于建国后,门内道路为建国路,门外与环城南路为丁字路口。
      追溯历史,清顺治二年(1646年)的满城,就位于西安城墙内的东北隅。因军事需要,满人在城区东南区域南北走向筑墙御敌,形成方城叫南城。1949年后,为了纪念共和国成立,在建国路上开了门,故此得名。
      这里写图片描述

  3. 和平门
      和平门位于南城墙文昌门与建国门间,与西安火车站、大雁塔处于同一南北轴线上,开通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门。和平门与大雁塔、大差市、火车站、大明宫含元殿在一条轴线上。现城门内为和平路,城门外为雁塔路。
      从和平门内向西走直到文昌门之间,由青石板铺成的顺城巷就是下马陵。2100多年前,即使汉武帝刘彻经过这里,也要下马步行,因为当朝著名的政治家董仲舒葬于此处。下马陵便因此得名。
      这里写图片描述

  4. 文昌门
      碑林博物馆南侧的文昌门,开通于1986年。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状元。
      所以,古代孔庙、学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今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在1986年修复。游客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嗜酒如命,不修边幅,蓬头虬髯,步履踉跄,腰挂酒葫芦,一手捧斗,一手执笔,似乎半醒半醉的文昌星尊容。魁星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也就被命名为了文昌门。
      这里写图片描述

  5. 朱雀门
      朱雀门本是唐长安皇城的正南门,因四像中的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公元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曾在朱雀门城楼检阅凯旋大军。唐末韩建缩建新城,城门被封闭。
      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它果然如隋唐文人描写的那样宏伟华丽,城门柱础用大理石制成,青石制作的门坎上刻有线条优美神采飞扬的蔓草花纹,磨砖对缝的门洞隔墙厚实端正,残垣断壁处处流露出当年的华贵风采。1986年开通的朱雀门位于遗址西侧。
      这里写图片描述

  6. 含光门
      唐长安皇城南面的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1984年整修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含光门遗址,发现花岗石制作的柱础、刻花的门槛门道。“含光”意为“含弘光大”。
      现已把新建券洞城门置于遗址东西两侧,对遗址作框架结构保护,外包城砖,使外观与城墙一致,建成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可以从城墙上进入。现在含光门为双门洞环岛型交通,城门内为甜水井,城门外为含光路。
      这里写图片描述

    7-10. 尚德门 尚勤门 尚武门 尚俭门
      四门取名皆是宣扬儒家的指导思想。汉朝时,汉武帝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西汉的首都建于长安(今西安)。为了宣扬儒家思想,巩固统治,故将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寄予尚德路、尚勤路、尚俭路,与之相对新开的城门命名为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尚俭门。
      1)尚武门是北城墙最西边的一座城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根据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里的石铺地图标示,这里曾是当年的玄武门,李世民与尉迟恭射杀亲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的地方。现城门内为西北三路,城门外为工农路。
    这里写图片描述
      2)尚德门位于北城墙解放门西,开于建国后。与尚武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现城门内为尚德路,城门外为火车站西盘道。
      这里写图片描述
      3) 尚俭门位于北城墙解放门与尚勤门之间,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现城门内为尚俭路,城门外为火车站东盘道。
    这里写图片描述

      4)尚勤门是北城墙最东边的一座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武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现城门内为尚勤路,城门外与环城北路成丁字路口。
    这里写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oberup/article/details/8252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