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性?

广义上讲,人性是人类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特定独有的思想、感情、理性等表现行为,人性的固有标志是有别于兽性的,对于这个观点,我是这么理解,人源自动物,因此其初始阶段的表现和兽性是一致的,如都需要吃饭、睡觉、**、繁殖、等等,但是因为受到后天环境、社会道德、法律、教育、际遇等等的影响,人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动物的特定独有的思想、感情、理性等表现行为,当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性就是更高级的兽性,因为人的大脑更发达更高级,人也更擅长思索和创造,也更懂得如何更好的生存。  那么什么是道德?     广义的说,道德是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人们的内心信念等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与法律法令不同,在于不由国家制定,不用强制的手段保证执行,没有强制性。     简单的说, 人性就是做我“想”做!你心里喜好什么,你就去做什么。道德就是做我“该”做!你能作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根据你的内心喜好做事。    举些简单的例子:     小时候,公共汽车上坐车,你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置坐下,看到旁边有个老人,你让不让坐?让,这就是道德,但你想不想坐?想,非常的想,这就是人性。    长大以后,和父亲吵架,若父亲还打你,要打,父亲还真不是你对手,但又如何?他打在你身上,你只能打在墙上,说真的在那个时候,你真的不想还手吗?想,换做任何人都是非常想,那就是人性;但没有还手,那就是道德,因为大家都知道,还手,就是个逆子的行为,无论父亲是对是错,他打你是天经地义的,而你还手是十恶不赦的。      道德和人性是根本对立的,是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一方面,人是都是作为个人存在的,人性具有“个人”性,也就是人在社会生活的时候都是带着“个人”的思想和感受。另一方面,道德为了调节人与人际之间关系,而制定的条条框框,它强调的是整体的利益,而这必然需要抑制人性的自由发挥。看电视也罢,看小说也罢,现实也罢,虚幻也罢,我们从来不曾停止过对道德和人性的挣扎。      人性和道德孰重孰轻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的,你只有真正的去面对,你才会了解你会如何判断,如何抉择,失去了道德,你便沦为一个禽兽,也必然无法在这个社会生存,整个社会也愈发的堕落和无耻,放弃了人性,你便失去了个人存在的个性,放弃了作为个性存在的意义,而这,应该是值得高兴还是值得悲哀?你愿意全部舍弃人性,或者全部舍弃道德吗?我想恰如有人所云:人性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是坏的,但却是必须的!道德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是坏的,但也是必须的!!不是吗?不否认我是有点自私的,但我又何尝不是有道德的人?人性和道德的冲突,贯彻在人类的整个人生过程,也产生了人类的喜怒哀乐,人性和道德仿佛两支重来不曾停止对人类实行统治和侵略的军队,有时,痛苦之中,道德杀退了人性,有时,放弃了挣扎,人性便顷刻将我们湮没。      一百年过去了,尼采的一句名言依然如洪钟一般在耳边回响:“人类创造了完美的礼仪,可是,这有什么用呢?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

在先秦诸子中,孔子最早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明确、系统的探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的人性论首先看到了人的心理发展有着大致相近的自然基础;其次,强调了教育和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决定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在性与习的关系上,孔子还认为学习或习染的结果会和性一样,能够成为机体的自然性能或机能。他的性三品之说则是对其性与习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其次,作者把人性问题作为孔子思想研究的切入点,从而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研究乃至全书的拓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从属类的意义上对人及人性进行考察并得出重要结论的思想家。作者指出,在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缺乏理性认识的春秋时期,孔子一生致力于把人从神的桎梏和等级压迫中解放出来,以“性相近”和人类之爱说服人们放弃偏见、歧视和暴力,引导人们超越对抗走向共生,超越冷漠走向关怀,超越虚幻走向理性。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孔子试图通过人性的寻找和人的自觉,建立起与人的本质相一致、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文理念,进而实现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人际和谐与天下大同,从而铺设了普世价值建设的轨道,成为人类文明的开拓者。作者的这种论述是深刻而又颇有见地的,不仅把人的发现和人类文明的肇始内在地联系了起来,而且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给予了历史的关照与呼应。     最后,作者在书中对孔子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整体的认识和描划,认为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其对人性的认识和人的发现为基础,以“仁”为核心,以“中庸”为思辨方法,以“礼”为社会规范构成的。这三大范畴紧密联系,交互作用,统摄了其他各种范畴及思想理念,其中包括宗教观、义利观、人才观和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几千年来,对孔子思想研究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也很难形成统一、一致的见解。但比较起来,作者的见解尚不失为一家之言。

猜你喜欢

转载自java-007.iteye.com/blog/230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