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共享存储

Network File System ,网络文件系统,基于TCP/IP协议用于Linux主机之间 以及 Linux和Unix之间进行 简单、高效 的共享
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稳定
RPC 与 NFS 的关系:
RPC(远程过程调用)服务的支持。 监听 111 号 端口
NFS 特点 :有很多功能,不同的功能需要使用不同的端口。因此NFS无法固定端口。
而RPC会记录NFS端口的信息,这样我们就能够通过RPC实现服务端和客户端的RPC来沟通端口信息。
所以,NFS服务端需要先启动rpc,再启动NFS,这样NFS才能够到RPC去注册端口信息。
客户端的RPC可以通过向服务端的RPC请求获取服务端的NFS端口信息。
当获取到了NFS端口信息后,就会以实际端口进行数据的传输。
1.nfs和rpc的安装

yum install nfs-uitls
yum install rpcbind

2.启动服务(顺序一定不能错了)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systemctl start nfs

3.主配置文件共享文件的设置

vim /etc/exports
 /data   192.168.72.0/24(ro)
 把服务器端的目录以只读方式共享给192.168.72.0段的IP

4.常用的服务器端共享参数:
rw:允许客户端读写
ro:只读
no_root_squash:不压缩 root的 权限。
root_squash:压缩root的权限 ————–> nfsnobody (默认就是压缩root权限)
ro ===> no_root_squash ===> 文件系统
all_squash:不管什么用户,它都会把权限改为 nfsnobody ,包含管理员。
sync:数据同步模式,将共享数据的改动,同步到磁盘 ====(推荐) 稳定,数据不易丢失,但是速度慢;(默认设置)
async:数据异步模式,有改动,先放到内存中,再同步到磁盘 速度快,
secure:限制客户端只能从小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nfs服务器(默认设置);
insecure: 允许客户端从大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服务器;
wdelay: 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一起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默认设置);
no_wdelay: 若有写操作则立即执行,应与 sync 配合使用;
anonuid=xxx: 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并指定该用户为本地用户(UID=xxx);
anongid=xxx: 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组账户,并指定该匿名用户组账户为本地用户组账户
5.使修改的/etc/exports生效。

systemctl  reload nfs   或   exportfs –rv 

6.服务器查看/重载 NFS:
exportfs 显示简单的共享列表(不包含共享参数信息)
exportfs -v 显示当前生效的所有共享参数。(详细)
exportfs -rv 重新读取 export文件中的挂载参数,并显示信息,不需要重启nfs服务
-a 全部挂载或卸载 /etc/exports 中的内容
-r 重新读取/etc/exports 中的信息 ,并同步更新/etc/exports、/var/lib/nfs/xtab
-u 卸载单一目录(和-a一起使用为卸载所有/etc/exports文件中的目录)
-v 在export的时候,将详细的信息输出到屏幕上。
7.客户端使用mount 命令进行挂载

mount -t  nfs   192.168.72.125:/data  /mnt(/mnt最好是空目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ana_one_gy/article/details/8255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