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是折腾出来的 读书笔记9

在企业的传帮带中,中国企业近年来探索建立的"新员工指导员制度"是种很好的尝试。

    所谓"新员工指导员制度",就是把新员工的培养制度化,是新形势下更高层面上的"师傅带徒弟"。

    "新员工指导员制度"把员工的培养与指导员的绩效考核密切挂钩,将下属培养作为主管人员的考核评估要项之一,增添了中层干部在这方面的责任,使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主

动承担指导下属、培养能力的工作。通过主管对下属的持续指导,并以类似师徒制的运作方式,要求主管将自己的一身功夫与经验传授给下属,并不断地从旁提点与扶持,这是企

业得以持续传承文化与经营理念的关键之一。企业中的每个成员都是这样被带大的,持续指导也就变成代代相传的习惯,使每个人自然而然地去做,不会质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心

力培养下属,干吗要栽培下属来威胁自己的地位,以及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等问题。

    "新员工指导员制度"要求在指导的过程中,主管必须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扮演好角色典范。因为身教重于言传,身为主管,言行不一会使下属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不仅

指导效果大打折扣,下属的学习效果也会因而大受影响,文化的传承与知识的指导也无法顺利进行。

    "新员工指导员制度"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该制度的执行部门是用人部门,具体操作人是新员工的指导员。主要目的是使新员工尽快了解公司、认同公司,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第二,新员工报到后,由部门负责人为其安排指导员。指导员原则上为员工的直接上级,也可以是同一个岗位但比被指导的员工早两年以上进入企业的员工。

    第三,"新员工指导员"负责指导什么?用部队的话说,是管思想、管工作、管生活。即,对新员工的思想状态进行跟踪,并对之进行公司入职培训及公司企业文化方面的宣导

;对新员工进行工作安排与具体工作指导;对新员工的生活等方面提供可能的帮助,使之尽快消减陌生感;对新员工进行考核,包括思想品质、工作进度、工作能力等方面。

    培养下属,不能只靠讲大道理,要靠行动,用行动影响来培养下属。

   

    从很大意义上说,你的威信和权利是组织和你的上司给你的,而不是你的能力或者背景置换来的。

    在企业中也是如此,当人才成为骨干的时候就有了相应的权力,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骨干,在享受这些权力和威信的时候,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一点,骨干的所谓的权

力和威信,是老板给予的。对骨干来说,老板永远都是老板,打工仔永远都是打工仔,老板可以尊重打工仔,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定位永远不可能改变。打工仔绝对不要因为自己

功劳大、举足轻重就忘了自己的身份。不明白这种隶属关系的人就如秋后的蚂蚱,因为总有比你更强的人,老板随时可以替换你。

猜你喜欢

转载自aoyouzi.iteye.com/blog/193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