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修炼手册——转自小木虫

本文转自小木虫,作者小卉leaf

原文链接如下:http://muchong.com/t-9734356-1

工作小半年了,前阵子让老板喊回去给师弟师妹做个了presentation,讲讲怎么做科研和写文章。需要说明的是,我绝对不是什么优秀的博士生,我一度怀疑老板让我回去是给师弟师妹涨信心的,旁白:你们看看,这样的人都能顺利毕业,还有谁不能呢。过程是痛苦的,结果是欢喜的。相信我,连我都能活着毕业,那没有什么不可能了。我也相信,连这样的磨难都走出来了,那以后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不罗嗦,来点干货(纯属个人经验总结,并不适合所有的同学,若对大家有用,便算我对得起小木虫这几年的陪伴)
Part I 研究生进程 每一年的重点;Part II 文章 看 写 投。

Part I 研究生进程

1.  第一阶段:学习、熟悉科研环境; 最需要好好利用的一年,最易迷茫的一年。把时间利用好来,后面几年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课程学习:专业课程学习,这是会普遍安排的,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一切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适当选修或者自学本学科的基础学科,例如物理、化学、数学等,在后期的理论分析中会有很大的帮助。切身体会,我博4实验部分差不多的时候,需要物理机理和数学模型的建立,傻眼了,学的异常艰辛,后放弃,一直被各大boss诟病。
    专业技能学习:这也是熟悉科研环境的一部分内容。第一年老板不会分配任务,没课的时候就跑实验室,一是混个脸熟,另外是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注意异性相吸原则哦),打打下手,学习一些仪器的操作、基本试剂的配制,目的是知道以后遇到什么问题要用到什么方法来解决,到自己做实验的时候上手会很快。
    熟悉科研环境:主要是了解实验室的科研内容,到底是干什么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常去实验室和大家多聊聊,也可以去看实验室留下的博士、硕士论文。还需要熟悉实验室的交流方式,比如老板是主动找你的,还是学生主动找老板的,师兄师姐是热情豪爽的还是内敛的,把自己姿态放低一点,虚心请教,受益会很大的。另外一个需要掌握查阅文献的手段,告别百度百科,学会专业的文献检索方法,学校一般会组织培训,也可以问实验室的哥哥姐姐们。
   关键词:别不好意思问

2. 第二阶段:科研能力训练、科研思维形成
    大学阶段大家都写过实验报告,这个阶段就是要把实验报告变成科学文章的关键。首先老板会让你开始阅读文章,让你提交文献报告了,给一个小项目让你练练手(很多研究生这个阶段就直接是课题了,我是另外做了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如果上一阶段把上面几件事都做好了,这个阶段就是断奶阶段,不再依赖师兄师姐,所有事情都自己独立完成,当然有困难还是可以找他们讨论的。读文献我在第二部会单独详细说。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尽快开始动手做起来,很多人会在这个犹豫不决,怕这怕那的,怕啥,你这时候一穷二白,还不赶紧搞点东西出来。这个阶段最需要学会的就是和导师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导师三不五时找你,虽然push了点,但是这样很高效,如果老板属于不主动找你的,这时候就需要你三不五时去找他了,好的坏的结果都要汇报,让他及时修正方案,指导下一步。要是不幸,遇到不负责的导师,那就得自己和找靠谱的人来修正。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时候是可以宽容自己失败的,要及时总结失败经验,重新再来。
    关键词:独立(独立操作仪器、独立制定方案、独立与导师有效交流)

3. 第三阶段:选题、技术路线
    上一阶段的摸爬滚打也让你皮实了很多,也对科研是何物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这时候确定课题是比较合适的。选题方式可能是老板指派,也可能是大方向里自己选,估计前者居多。课题的性质有两种,一是前沿基础型,现在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很光明的前进,如我做的石墨烯;另外一个是应用型研究,基于目前的需求而提出的。一般前者是博士课题,后者是硕士课题。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以下三个要素:实验室条件是否有利、自己是否喜欢和合适、课题靠谱与否。当然这是在允许你考虑的情况下,如果指派给你的课题实在不是你的菜,尽早在课题开始初期跟老板提出换题,换题的时候一定是你找好另外一个课题的前提下去换,而不是说我不喜欢做个,问你喜欢哪个你又说不出一二三,你就糗大了。
    题选好了,在上一阶段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画个技术路线,就是要达到什么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这个技术路线到你博士课题结束一定会变的面目全非,还是那句话,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有了路线图之后,就开始广泛尝试吧,这时候要有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越战越勇。我一个师弟足足做了三年的实验,才测出一个像样的数据,想想也是很佩服他的。
   和导师交流也是同样重要的,这个阶段有了系统的数据后,就可以着手第一篇paper了。
   关键词:想清楚自己要做的东西

4. 第四阶段:系统研究,博士/硕士大论文框架建立,文章高产期
    上一阶段你一定是做出什么了,不然你就不能按时毕业了或者毕不了业了。做出了初步结果后,就要开始做系统的研究:工艺的优化、系统化、机理的深入分析等等。这个阶段很流于细节,很多人会马虎糊弄过去,到下一个阶段写论文的时候才发现落太多了,然后又不能按时毕业了,好心塞。。。我在这个阶段先把博士课题大论文的框架搭出来了,跟老板反复讨论了几次,然后往里面填东西。根据这个论文框架,我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工作计划表,月底写下个月的计划,周末写下一周的计划,然后每一天的计划,完了,每一天对当天的工作做总结。这个表让我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不要问我怎么坚持下来,想想不能按时毕业后还有继续痛苦一年半载,你就会开足你的小马达了。
   这个时候也是文章高产期,不然你就不能按时毕业了。这个时候写文章的程序由原来的“吭哧吭哧做实验-半年才出数据-分析几个月后才写文章-改几个月再投”到“搭文章框架-做实验出数据-填数据-看图写话-两周内仍出去”,由低效到高效。
   这个阶段很容易陷入黑洞,会抑郁,会各种不顺,所谓的黎明前的黑暗,没有什么解决方法,唯有坚持。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关键词:不然你就不能按时毕业了

5. 第五阶段:大小论文收官,找工作
    前面几个阶段都做好了,这时候其实是最淡定的时候了。不过写大论文的时候还是很抓狂的,“这都是什么鬼”“这数据有半点规律吗”“这实验我做过吗”“前后矛盾了怎么整”,逻辑第一,讲故事自圆其说便可,那些细枝末节,你再怎么艰辛做出来的东西,只要有碍主线统统删掉。有人说博士硕士最关键的就是训练逻辑思维,确实如此,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写好博士论文的关键。
   这时候往往大小论文、找工作会同时来临,不要慌张,一样一样做是最高效的。
   关键词:爱谁谁(收获的季节,做好前面的事,这个时候真的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了)

Tips:50%的时间用于思考(规划实验、布局文章),30%的时间用于实施,20%的时间用于及时总结;积极主动去接受工作、积极主动与导师反馈、积极主动与实验室其他人交流,会事半功倍;3天反馈原则,任何事一定要及时反馈;Do more than other experts you to do and do it at pains.

Part II 文章读、写、投

1. 读文章:低年级的研究生开始读文章往往坐不住、读不懂,尽做无用功了。有目的去看,以及做笔记是最有效的。比如我是做材料加工,初期我看文献会列个表,表头包含: 材料,加工方法,原理,主要成果,作者单位,期刊,这几项。你列这么一个表,你就会去找相应内容,会更能读到东西一点。这几年,我前前后后列了二十几个文献列表,在大论文的文献综述的时候发挥巨大的作用。

2. 写文章:对于新手,一个字,“写出来,投出去”,无论多烂。在初期,我们会对自己抱有莫名的幻想,因此极尽严苛的要求自己,其实到最后你用了很大的精力并没有让文章优秀多少,性价比甚低。新手一般是老板让他把之前的工作总结总结,写篇文章投出去,第一篇老板也会认真修改一下。到后期了,写文章就该上手了,套路基本是那样的,也变不出什么花了,按照此套路,在做实验室之前,就把论文框架搭好,甚至把Introduction写好,你就知道你这篇文章要获得什么结果才对得起你吹的牛,然后你就按这个目标去实施实验,这样不但高效,而且严谨。
    写文章,颜值很关键,就是图很重要,做个漂亮的图,哪怕没什么卵用。然后在ppt中把 Figure 1~xx,排好,小标标好,再复制粘贴到word中,存成图片格式,就不会乱跑了,接着就是看图写话了。实验部分是第二重要的,第一重要的是你的Introduction,你要讲一个华丽丽的故事,世界没有你就转不动啦,一定要达到这种效果。但是一定要记住,你的实验数据要对得起你吹出去的牛。

3.投文章:三句话——没有被拒过稿都不好意思出去跟人打招呼,所以不要灰心,总会中的;选择合适的期刊、合适的编辑,量力而行+运气=高一点的成功率;严肃认真对待审稿人的意见,否则小修也会被拒掉 ┭ ┮ 我最高的被拒稿次数是6次,不还是被接收了。我有次回复审稿人意见写了12页,比正文还多,硬生生被我argue回来了。

最后送给大家我很喜欢的两句话:
All is well
Follow Excellence.Success will chase you.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ucyGill/article/details/82117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