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支持两种依赖注入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qq_38375620/article/details/79510857

依赖注入通常有如下两种:

设置注入:IoC容器使用属性的setter方法来注入被依赖的实例。

构造注入:IoC容器使用构造器来注入被依赖的实例。

设值注入

设值注入是指IoC容器使用属性的setter方法来注入被依赖的实例。

Bean与Bean之间的依赖关系有Spring管理,Spring采用setter方法为目标Be阿玛尼注入所依赖的Bean,这种方式被称之为设值注入。

从上面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依赖注入以配置文件管理Bean实例之间的耦合,让Bean实例之间的耦合从代码层次分离出来。

Spring IoC容器有如下3个基本要点:

应用程序的各个组件面向接口编程。面向接口编程可以将各个组件的耦合提升到接口层次,从而有利于项目后期的扩展。

应用程序的各组件不再由程序主动产生,而是由Spring容器来负责产生,并初始化。

Spring采用配置文件、或者Annotation来管理Bean的实现类、依赖关系,Spring容器则根据配置文件,利用反射机制来创建时间,并为之注入依赖关系。

构造注入

构造注入就是利用构造器来设置依赖关系的方式。

构造注入的配置文件需要做一些修改。为了使用构造注入,使用<constructor-arg…/>元素来指定构造器的参数。

两种注入方式的对比

Spring支持两种依赖注入方式,这两种依赖注入方式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适合的场景有所不同。
设值注入有如下优点:

  1. 与传统的JavaBean的写法更相似,程序开发人员更加容易理解,接受。通过setter方法设定依赖关系显得更加直观、自然。
  2. 对于复杂的依赖关系,如果采用构造注入,会导致构造器过于臃肿,难以阅读。Spring在创建Bean实例时,需要同时实例化其依赖的全部实例,因此导致性能下降。而设值注入,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3. 尤其是在某些属性可选的情况下,多参数的构造器更加笨重。

但是构造器也有如下优势:

  1. 构造注入可以再构造器中决定依赖关系的注入顺序,优先依赖的优先注入。
  2. 对于依赖关系无须变化的Bean,构造注入更有用处。因为没有setter方法,所有的依赖关系全部在构造器中设定,因此,无须担心后续的代码对依赖关系产生破坏。
  3. 依赖关系只能在构造器中设定,则只有组件的创建者才能改变组件的依赖关系。对组件的调用者而言,组件内部的依赖关系完全透明,更加符合高内聚的原则。

通过上面的对比。所以建议用以设值注入为主,构造注入为辅的注入策略。对于依赖关系无须变化的注入,尽量采用构造注入;而其他的依赖关系,则考虑设值注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8375620/article/details/7951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