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让项目评测更加公开透明

是否持币:是

是否考虑投资:暂时没有投资机会

对项目未来发展的看法:产品体验挣币中,看好

利益申明:区分项目为DBA(分布式加速器)第二期投票项目,详情可点击:点击:https://www.dbaglobal.com/#/invite?invite=d8aced43

行业背景

我相信进入币圈投资的大部分人接触过两个公众号大v:

「数字货币趋势狂人」和「大炮评级」。这两个传统大V曾是多少人入圈投资时的投资意见参考者(包括我,哈哈)。在每次想对某个项目方代币进行投资时,我总希望看到在 「大炮评级」 或 「数字货币趋势狂人」上看到其对该货币有比较正面的评价。但是前不久比较火热的项目「Project PAI (PAI)」上,这两家评测机构给出了不一样的投资意见:

1.狂人评级 |【ObEN-Project Pai】

2.【大炮趋势分析】PAI核心成员严重虚假宣传了解一下

在这次评测中,狂人对Pai项目评价是A-,是一个非常高的评测等级了,相信很多币友看到都会蠢蠢欲动,准备去进行投资。而在大炮评级中,可以看到大炮对其评价十分之低,揭露了背后团队的作恶风险。回顾这一次项目评测,两个「权威级」媒体对他们的评价为什么会那么大差异呢?我想无非有以下3个问题:

1)利益立场不一致。

这次评级中,会不会有利益链存在呢?是否存在项目方买通一方给好评,或者项目方竞争对手买通另一方给差评?亦或者评级机构跟评级项目的投资人有交好嫌疑?评级机构伙同项目方好评拉盘后割韭菜?….作恶的利益链可以列举不少。

2)信息源较单一。

这些权威级机构即使没有作恶的意愿,但毕竟单点作战,搜集的信息源是否足够广呢?信息是否靠谱非造谣呢?这些都会对评测报告造成不公正评定。

3)作恶成本低

目前行业内不像传统金融机构,在评测上有比较明显的作恶成本(名誉经济损失、监管机构的利益排查等),在区块链世界里,目前的作恶成本可能只有名誉损失,且损失不会那么惨重,毕竟每天的项目应接不暇,评错一个项目依然能照常运营。往往只需一句:本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即可将评测报告的作恶成本甩走。而且,最不济,事后发现错误及时删除文章也是一种公关手段。

结合上述Pai案例后,我们后来结合市场而言,大炮机构在本次评测中较公正,而狂人给出的投资意见会比较容易让投资者损失惨重(PAI后来涉嫌诈骗跑路)。当然这里不是评定这两家媒体哪家好,作者不不予以评判。

造成以上的问题的原因无非有三:

1)评测过程不公开。

2)信息源单一,无法调研足够信息。

3)监管不到位。

为了解决上面问题,我相信大家已经想到了数据公开透明、人人参与见证、有效激励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了。没错,区分就是这么一个用区块链方案来瓦解区块链项目中心化评测项目的市场。

在区分平台上,利用区块链有效的通证激励,能激发更多评测节点去完成一份公开、客观、公正的评测报告,让我们在区块链投资市场上能更清晰得看到每个项目的利与弊。

其中在传统评测领域存在着不可能三角关系,因为客观、盈利、公开三角关系在传统评测中是无法兼顾的。但是洽洽好的是,区块链的通证经济却是能通过通证经济模式来解决这个不可能三角问题。因为在通证经济中,项目方平台只需要跟用户绑定通证后,属于资源共享关系,因此会以共建一个客观、公开的评测平台为目的,最后通过机制设计,通过通证升值来使团队获利。

区分是什么?

区分定义自己为区块链的大众点评,我想是为了给普罗大众更清晰的概念。但是大众点评的主要是美食、住宅地、电影等娱乐商品,而区分希望大家点评的是每一个区块链行业的项目。

相信大家在出去游玩时,对一个陌生的旅游地是十分茫然的,因为你并不知道这里的美食怎么样、住在哪里会比较舒服、怎么避免踩到雷区…….这时候,大众点评就会是你的救世神,因为通过遍历大家的意见,我们能清晰看到一个消费商品的星级、评分等信息。

那区分呢,也十分简单,其实就是希望拯救在区块链投资上迷茫的你。你面对应接不暇的区块链项目代币时,你会问自己:我该投哪个?这时候,也许打开「区分」就是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只要你选择一个项目代币,例如上文提到的「Project PAI (PAI)」项目时,你就能看到这个项目代币比较中肯的评价,它会汇聚类似「数字货币趋势狂人」和「大炮评级」这种专业评级机构的意见,也会综合大众对它的点评、评测等信息后,综合后给出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做法。

这是因为在评测这个事情上,整个平台的用户都是可以参与公开点评的,并且根据权重会对最后的项目评测报告提供一定的信息和评分,所以这么一种分布式、去中心化的评测过程,能相对得对这个报告起到公开公正的作用。

具体的项目评测报告由第一代区分模型生成:

并且官方对项目最优评测报告:

一个项目分成若干个评测板块,每个版块都由大量的分布式节点进行评测和打分,全网节点针对每个板块的评测内容进行投票,每24小时全网进行一次统计,把每个板块获得区分值最高的评测内容,自动组合成一份完整的评测报告。评测报告每7天生成一个区块,哈希加密后永久保留在区块链上。

图示如下: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参与到项目的评测报告的生成过程,通过自己在系统的权重来对报告产生影响。

正是这么一个人人参与评测、人人见证评测过程的机制,保证了一份评测报告的公正性,会让项目评测报告的可信度大大增加。

区分去中心化评测怎么做?

在上文提到一个评测过程中,每个人对项目的评测,都有机会参与到最后的项目评分中,这就涉及到每个人参与的权重如何。

官方阐述:

区分系统把影响用户等级的相关参数写入智能合约,这些参数形成的指数称作:区分指数。“区分指数”相当于用户在“区分”生态中的算力。

如果将评测作为挖矿过程来看,那么区分指数就是“算力”的存在。而如果以我们参与的内容社区:「币乎」而言,那这个区分指数就是我们在币乎的权重,决定着我们在系统中的影响力。

可能用户会担心马太效应,但我觉得必要的分层是有必要的。有不同的指数分层,一个是能激励每个用户去利用规则不断提高自己的指数来对系统的影响增大,获取更大利益;第二个是因为本身每个用户的专业程度不一致,需要分层次来计算权重。

还是以「Project PAI (PAI)」项目为例,我们在构成其评分、评测报告时,我想类似「数字货币趋势狂人」和「大炮评级」这种专业评级机构的意见会更为重要,而普罗大众的意见就相对贡献较小,所以要根据每个人的区分指数来确定其权重,是十分必要的。

在区分中,区分指数(Ind)的影响因子如下:

其中包括:

·内容贡献(权重40%):如评测、文章、谈论的数量和点赞量等

·锁仓(权重30%):包括FIND锁仓数量、FIND锁仓时间。

·活跃度(权重10%):包括签到、回复、发表评论量等

·健康度(权重5%):如原创违规、灌水等

·社区考核(权重10%):包括基本资料、实名认证、社区投票等

·影响力(权重5%) :如被关注量、拉新人数、分享浏览关注量等;

我们的机会何在?

看到官方阐述的路线中:

我觉得这里面蕴含非常大的机会。

1)既然官方在激励培养KOL,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上去做项目评测,通过早期红利期建立起自己的项目评测影响力,获取这个系统中的更大影响力。

2)早期对内容价值的筛选用户补贴必然十分巨大,早早上去抢占红利期,阅读更多项目信息,为更多项目的心仪评测报告点赞、点评等。

我的担忧

看完了白皮书,其实我对「区分」整体看好,十分欣赏其在白皮书中对需求的把握,对路线的规划,对手生态的描述,因此我愿意进驻体验。但是我也看到了两点小担忧:

1)创始团队对整体生态的描述是十分宏伟的,我十分欣赏,涉及到许多消费场景、线上线下社群运营的打通等等,但是作为产品而言,在目前尚述早期的区块链行业,越简单的产品才是最容易打动市场,拥有市场用户量的。所以如何把握产品的迭代过程,是区分的项目方需要注意的。

2)因为去中心化的评测平台是必然的结果,所以相信现有的中心化评测平台也是看到这个趋势的,所以如果由这些有资源的机构来转型做去中心化的评测平台,区分会不会被他们背后的资源所撼动?

最后广告

目前我比较看好区分的生态,已经入驻其中进行体验和对区块链项目进行评测。如果您也对区块链项目评测有好的意见,欢迎入驻。如果你想投资项目,也欢迎到区块上关注我的评测。

目前注册区分领取6万个FIND,深度了解区块链项目,听听其他投资者的声音,速戳:https://m.qufen.top/?invaUIH=5addd8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881681/article/details/81807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