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数据黄伟亲述被做空事件

万国数据黄伟亲述被做空事件

2018年7月31日至8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万国数据经历了一次被做空事件,主要过程如下:

  • 2018年7月31日,做空机构 Blue Orca Capital 发布做空万国数据报告;
  • 8月1日,万国数据(GDS)针对报告指控第一次发布中英文严正声明;
  • 万国数据股东 ST Telemedia 发布声明,表示对万国数据保持强烈信心;
  • Credit Suisse 发布研究报告、RBC Capital Markets发布研究报告;
  • 8月2日,Guggenheim Securities 发布研究报告,反驳 Blue Orca 诸多观点;
  • J.P. Morgan 发布研究报告,对万国数据维持买入评级 ;
  • 8月3日,万国数据股东CyrusOne 通过 J.P. Morgan 发布声明,表达对万国数据的支持;
  • 8月9日,广州新一代数据中心(GZIDC)发布声明,证明 Blue Orca 做空报告信息不实;
  • Blue Orca Capital 再次发布报告;
  • 8月10日 ,软银中国资本(SBCVC)发布声明,表示对万国数据的发展与未来充满信心;
  • 8月14日,万国数据发布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审计财务业绩。

8月17日,在万国数据北京办公室,万国数据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伟就此次做空事件,与媒体进行了交流,以下为黄伟的讲话整理,略经编辑:

黄伟:做空报告前几天,股价有点跌,我觉得比较正常。因为有两个美国分析师当时说中国的云计算服务器出货量下半年有可能下降,其中有一家特别提到了可能会对万国数据(GDS)下半年业务有影响。后来过了几天,就看到彭博的新闻(指做空的消息),说Blue Orca发布了针对GDS的做空报告,说GDS虚报了数据中心使用率,在收购里面有关联交易,这些是主要的指责点。美国的投资者最害怕的两件事,一个是数字造假,第二是并购有关联交易,这永远是美国投资者最关心的两件事。

当时我们首先跟投资人表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所有的数据是经得起推敲的,每个季度都是经过了审计的。GDS的商业模式很简单,现在总共20个已经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集中在北上广深和成都等地,要核实相关数字很容易。GDS几个主要的投资人跟我们通完电话后就很安心,没有出现抛售行为,顶住了压力,有些还趁那天买进了一些。

我们仔细研究了一下Soren Aandahl(Blue Orca的创始人),他曾在上一家公司做过研究员,那家机构成功做空过中国十来家公司,做空的成功率为80%。被做空的公司在做空消息出来当天都会受影响,当天的股价几乎跌85%到90%,这是典型做空中概股的手法。

Blue Orca公司成立没有多久。这些做空者的套路都是:成立一个公司,做一两个项目就关门了,然后换另外一个公司再去做(其他的项目)。每年做一两个案子,但是钱赚得很快。在这件事情之前,大概三四个月前,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警告说GDS的股票涨得太快,很可能会成为做空机构的目标。一家公司股票涨得快、流动性好,就容易成为被做空的目标。有的公司股票市值高、涨得快,但是流动性(liquidity)很小,那么就做不动。GDS刚上市的时候,流动性很小,股价也不动,后来从GDS上市到现在,我与CFO见了很多位投资人,这对未来融资是有好处的,增加了流动性,但是这又变成做空目标很重要的条件。所以,GDS股票涨得快,规模已经到了五六十亿美金之间,股票最近12个月涨了百分之三百,流动性又非常好,非常适合做空。

美国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是关联交易,一个是财务造假。关联交易、虚报财务数字也通常是做空机构的主要×××点。Blue Orca的报告没有脱离这个套路。Blue orca的报告说打电话给GZIDC调查相关情况,说万国数据虚报数据中心使用率。但事实是事后,GZIDC也发了澄清声明,说从未跟Blue Orca有过接触。

说实在的,在这之前关于GZIDC是谁,我并不了解,后来知道GZIDC是一家提供数据中心增值服务的公司,是我们客户的客户。因为我们是跟我们的客户签约数据中心面积,而GZIDC是我们客户的客户,就跟我们没有关系了,我们也没有必要了解。关于Blue Orca报告里有一张照片,我们已经拿到整个数据中心的监控录像,据推断报告里的照片是一年前的,而Blue Orca却说是7月份的。

接下来是关联交易。我们在做收购时,是根据被购方固定的法律架构来收购的。如果一个收购项目,被购方有境内境外两层架构,我们的收购就是分为两部分的,境内与境外。境内的在工商登记能查到,境外的香港登记处也能看到。

以深圳5号的交易结构为例,做空报告只公布了国内交割的部分,对海外交割的部分并未提及,而海外的交割部分在香港登记处是能查到的,这是公开信息,要查是很容易查到的。Blue Orca对这部分信息只字未提,要么是不专业要么是有意为之。

至于报告中提到的万国数据有两位员工在收购对象中任职的问题,纯粹是断章取义,故意忽略了收购中交割的次序和董事变更的先后顺序。

Blue Orca并没有完整地披露收购的信息变更,而是截取了一段对自己有用的,便称之为关联交易,有意误导投资人。

关于我们的收购价格,摩根大通及古根海姆的报告也显示我们的收购价格与行业水平完全一致。在专业投行分析师看来,我们的收购符合全球行业实践和标准,为股东创造了很多价值。

像Blue Orca这样的做空机构,首先赌的是公众可能固有的对于中国的公司的偏见。其次,在美国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很难告赢这些做空机构。因为这样的报告会首先声称其中的内容可能不正确,可能不是事实,可能是猜测,会强调言论自由。做空的人,最多输掉的是个人名声,但是受不到法律的惩罚。

另外,他们会选一个很适合做空的目标,会在市场比较敏感的时候,做空。最近为什么选这个时间?因为前一段时间美国的科技股跌了,Facebook和Twitter跳水20%。这种时候,市场特别恐慌。同时又是GDS发布季报前的静默期。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要求,财报发布前30天,不能谈及任何经营上的内容。

美国的基金经理普遍的心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先跑,再等几天看看公司的回应。做空的人完全利用了各种市场的心理差,充分了解这些基金经理的思维方式。GDS以前的空位一般300万股到500万股,这个是正常的。作为正常的资本市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一些做了对冲操作,所以认为流动股有五六百万空头是正常的。但是后来发现,在年7月份的时候,GDS的空位翻一倍,到了1200万股的位置。实际上Blue Orca已经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一直做空。

这个故事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万国数据的商业模式很简单,查清楚也不难。外面有一些调研公司来问公司的情况,尤其是做空以后,有很多电话,一看GDS的回应很有力,基本上完全推翻掉Blue Orca的结论。后来GDS在东京开董事会(8月8日)的时候,Blue Orca又发了一份报告,我们第一个反应是跟所有的投行、分析师沟通,把逻辑讲清楚了以后,投行们就出了各自的报告。这些分析师对我们的业务很了解,所以后来第二天股价就弹回15%左右。

GDS公司的董事会运作,所有项目立项决策都要通过董事会的战略委员会,CEO只有一票,战略委员会决定了项目能否拿到董事会上全体表决。任何一个新的项目,收购项目、投资项目都要经过这样的流程。每一个项目,包括这次收购,都是有专业的会计师以及第三方律师做尽职调查,完全按照流程在走。(文/宁川)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cloudtechtime/2164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