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第四天学习内容

第四天

1、  输入:prompt(“请输入内容:”)

输出:用弹出框的形式输出:alert(“输出的内容”)

      在网页上输出内容:document.write(“输出的内容”);

           在浏览器的控制台进行输出:console.log(“输出的内容”);

 注意aler的优先级最高,当这三个输出在一起时,不过alert的输出顺序排在第几都是优先输出。

变量:用var修饰的自定义的名称:用一个等号表示给变量赋值。

2、  定义变量的三种方式:

方式一、定义变量并且赋值:var  a=10;

方式二、先定义变量再赋值:var  a;  a=10;

方式三、不用定义变量,直接赋值:a=10;

3、  数据类型:数字(number),字符串(string),布尔(boolean),数组(Array),对象(object),空(null),未定义(undefined)。

4、  算术运算符:加 减 乘 除 取余 自运算(++ --)

5、  自运算:当++放在变量的前面的时候,表示先增加1,再使用(赋值),当++放在变量的后面的时候,表示先使用(赋值),在增加1;

6、  比较运算符:大于> ,小于<,等于(==),不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绝对等于(===,值和数据类型都必须一致)。绝对不等于(!==,值和数据类型不一致)。

比较运算符在if判断或者循环结构里面使用,并且作用是:筛选一部分有效值。

7、  逻辑运算符:

与运算(&&):只有符号的两边都为true的时候,整个表达式才能够为true,否则,都是为false。

或运算(||):只有符号的两边都为false的时候,整个表达式才能为false,否则都为true。

非运算(!):取反,当表达式为true,取反则为false,当表达式为false,取反则为true。

什么时候使用逻辑运算符:当多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的时候使用,并且,一个符号两边之能有两个判断语句。

如:if(!(判断语句1 &&(判断语句2|| 判断语句3)))

8、分支语句:if

方式1:只有一种情况

if(判断语句){

if(判断语句){

执行语句;    

}

}

方式2:有两种情况:

if(判断语句){

执行语句1;

}else{

执行语句2;

}

方式三:有超过两种情况:

if(判断语句){

执行语句1;

}else if(判断语句){

执行语句2;

}else if(判断语句){

执行语句3;

}else{

执行语句4;当前面的所有条件都不符合的其余情况,一般用来处理异常。

}

总结:在if分支语句里面,只有含有if的时候,才有小括号里面的判断语句。没有if的情况下,只能有else,不能有小括号和判断语句。

分支语句的另外一种:switch

语法:switch(变量){

case 值1:

执行语句;

break;

case 值2:

执行语句;

break;

default:

执行语句;如果上面的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下执行;

break;

}

注意:只要是由prompt输入的,全部是string数据类型,并不是一个number,就算输入的是数字也不能当做number来使用,

switch后面的括号里面不能用string数据类型。

将一个纯数字的字符串可以转化为数字类型,使用方法:parseInt(“111111”);

循环结构:重复的做同样一件事情,也就是说,重复的执行同一段代码。

方式1:

语法:for(定义变量并赋值;判断语句;每次循环后改变变量的值){

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

}

举例:for(var i = 0;i < 10;i = i + 1){

document.write(“hello world <br />”);

}

参数分析:var i = 0;定义一个变量i并且赋值为0

i < 10;表示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则执行大括号里面的代码。

i = i + 1;每循环一次,则i变量的值增加1。

方式2:while循环

语法:while(判断语句){

循环的语句块;

每次执行完循环语句之后改变变量的值。

}

方式3:do....while循环。

语法:do{

循环代码;

改变变量的值;

}while(判断语句)

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的区别:do...while循环不管条件是否正确,总会执行一次,而while循环,如果条件不满足,则一次都不执行。因此,do...while 用的及其少。

if分支语句和循环语句的嵌套使用:;

什么叫嵌套使用:以分支语句为例,在

if(判断语句){

if(判断语句){

执行的语句;

}

}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daixing-woniu/p/950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