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学习(二)DBSCAN算法学习

一.DBSCAN算法简介

       (1)DBSCAN算法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2)与划分和层次聚类方法不同,它将簇定义为密度相连的点的最大集合,能够把具有足够高密度的区域划分为簇,并可在噪声的空间数据库中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

二.算法中的定义

    1.Ε邻域:给定对象半径为Ε内的区域称为该对象的Ε邻域。

    2.核心对象:如果给定对象Ε邻域内的样本点数大于等于MinPts,则称该对象为核心对象。

    3.直接密度可达:对于样本集合D,如果样本点q在p的Ε邻域内,并且p为核心对象,那么对象q从对象p直接密度可达。

   4.密度可达:对于样本集合D,给定一串样本点p1,p2….pn,p= p1,q= pn,假如对象pi从pi-1直接密度可达,那么对象q从对象p密度可达。

   5. 密度相连:存在样本集合D中的一点o,如果对象o到对象p和对象q都是密度可达的,那么p和q密度相连。

  6.密度可达是直接密度可达的传递闭包,并且这种关系是非对称的。密度相连是对称关系。

     DBSCAN目的是找到密度相连对象的最大集合。

  (关于floyd和传递闭包的概念理解参见博客:https://blog.csdn.net/qq_41658955/article/details/81558339

     (1)传递闭包:设R是X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另一个关系R1满足:R1是传递的,R是R1的子集,对于任何可传递关系R11如果有R是R11的子集,就有R1是R11的子集。则称R1是R的传递闭包。即对于一个关系的一个最小的传递关系。

      (2)现在我们来根据(1)中传递闭包的概念推理证明一下:密度可达是不是直接密度可达的传递闭包。(结论A)

             假设R1=对象q到p密度可达;R=对于一系列样本点p1,p2,...,pn,pi到pi-1直接密度可达,p=p1,q=pn。那么我们假设要证明的结论A成立。根据(1)必然满足:

              (a)q到p密度可达关系是传递的。(满足)

            (b)直接密度可达是密度可达的子集。(满足)

            (c)对于任何可传递关系A,有pi到pi-1 直接密度可达是A的子集,则有q到p密度可达是A的子集。

【PS:个人理解,关系的对称和不对称我现在看不懂,先这样吧~~】

三.算法步骤

DBScan需要二个参数: 扫描半径 (eps)和最小包含点数(minPts)。 任选一个未被访问(unvisited)的点开始,找出与其距离在eps之内(包括eps)的所有附近点。

    1.如果 附近点的数量 ≥ minPts,则当前点与其附近点形成一个簇,并且出发点被标记为已访问(visited)。 然后递归,以相同的方法处理该簇内所有未被标记为已访问(visited)的点,从而对簇进行扩展。

    2.如果 附近点的数量 < minPts,则该点暂时被标记作为噪声点。

    3.如果簇充分地被扩展,即簇内的所有点被标记为已访问,然后用同样的算法去处理未被访问的点。

四.具体算法描述

(1)检测数据库中尚未检查过的对象p,如果p未被处理(归为某个簇或者标记为噪声),则检查其邻域,若包含的对象数不小于minPts,建立新簇C,将其中的所有点加入候选集N

(2)对候选集N 中所有尚未被处理的对象q,检查其邻域,若至少包含minPts个对象,则将这些对象加入N;如果q 未归入任何一个簇,则将q 加入C

(3)重复步骤2),继续检查N 中未处理的对象,当前候选集N为空

(4)重复步骤1)~3),直到所有对象都归入了某个簇或标记为噪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1658955/article/details/8178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