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知识点——OSI七层网络模型

一、OSI参考模型层次结构

 

二、应用层

(一)任务

应用层一般指的是应用程序,负责提供系统与用户的接口。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有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

(二)功能

1、文件传输

2、访问和管理

3、电子邮件服务

(三)常见协议

1、HTTP

2、FTP

3、SMTP

4、POP3

5、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三、表示层

表示层一般负责数据的编码以及转化,确保应用层能够正常工作。该层是界面与二进制代码间互相转化的地方,同时该层负责进行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和解密等,该层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不同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是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四、会话层

(一)任务

主要负责在网络的两个结点之间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不同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

(二)常见协议

1、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

2、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

3、X Windows

五、传输层

(一)任务

主要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间的通信。数据在上上层是整体的,到了这一层开始被分割,这一层分割后的数据称为段(Segment。主要负责分割、组合数据,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

(二)传输单位

1、报文段(TCP

2、数据段(UDP

(三)两种服务

1、TCP/IP协议套中的TCP(传输控制协议)

2、IPX/SPX协议集的SPX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 Protocol,序列分组交换协议)

(四)功能

1、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

2、为端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等管理服务

(五)常见协议

1、TCP

2、UDP

3、SPX

六、网络层

(一)任务

网络层的任务是将网络地址翻译为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主要负责管理网络地址、定位设备、决定路由。

将传输层传下来的报文段封装成分组,然后选择适当的路由,是传输层传下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

(二)传输单位

上层数据在这一层继续被分割,封装后叫做包(Packet)。分为以下两种:

1、用户数据包(Data Packets):是上层传下来的用户数据。

2、路由更新包(Route Update Packets):是直接由路由器发出来的,用来和其他路由器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三)所实现的硬件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四)功能

1、为阐述曾提供服务

2、组包和拆包

3、路由选择

4、拥塞控制

(五)常见协议

1、ICMP

2、ARP

3、RARP

4、IP

5、IGMP

七、数据链路层

(一)任务

控制物理层与网络层之间的通信,主要负责物理传输的准备,包括物理地址寻址、CRC校验、错误通知、网络拓扑、流量控制和重发等。

(二)传输单位

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在数据链路层被继续分割封装后叫作帧(Frame)。

(三)所实现的硬件条件

交换机、网桥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四)功能

1、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2、帧定界和帧同步

3、差错检测

(五)常见协议

1、SDLC

2、STP

3、PPP

4、HDLC

5、ARQ

6、帧中继

八、物理层

(一)任务

物理层是实实在在的物理链路,透明地传输比特流。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负责将数据以比特流的方式发送、接收。

(二)传输单位

比特

(三)功能

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通路。

(四)常见物理媒体

1、集线器

2、中继器

3、双绞线

4、同轴电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6378917/article/details/8103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