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scrollTo、scrollBy、Scroller的一些区别及用法,理解视图滚动方式以及屏幕坐标系

· 介绍

    今天,我们来讲讲自定义View的基本功,那就是对我们屏幕坐标系的理解。鄙人画了一张图,咋们凑合看吧,应该不难看懂。

这里做略微的说明,黑色(ViewGroup、父容器)、蓝色(包含的子View)、橙色为手指触摸屏幕的一点。为什么要清楚这张图呢?因为在自定义View中经常出现这几个方法,想必你不熟悉的话,可能看代码的时候就会一头雾水!

熟悉完之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视图滚动的几个重要方法,下面我来看一张动态图,相信你看完已经明白了scrollTo、scrollBy是怎么一回事了。

· 分析

    请仔细看完上面的动态图,你会发现scrollTo和scrollBy的区别了。我这里简单的说明一下scrollTo和scrollBy的区别。

scrollTo(int x,int y),这是一个以坐标点为目的的滚动,指定它所移动的坐标位置,但如果重复移动的坐标未发生改变,你只能看到一次移动效果。

scrollBy(int disX,int disY),这是一个以偏移量为目的滚动,指定它所移动的偏移量,既然是偏移量便可以多次看到移动效果。

· 重点

   无论是scrollTo或scrollBy,你会发现往左移动时,例如scrollBy(20,0),它的x轴坐标是正的,但它却是往左移动。如上图我们的坐标系x轴右边才是增加吗?那它上面又会往左移动呢?

   其实,这个是这样理解的。因为它对应的参考系不同,比如对于子View来说,它想把右边屏幕外的一个物体移动到屏幕内显示,那手势应该是从右往左滑动。对于子View的坐标而言,右边View的坐标一定比左边View的大,所以scrollBy(20,0)里面的X坐标只有增加时才能显示出右边,那么当前子View则只能是左移了。这个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不容易。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Scroller这个类,其实它与scrollTo和scrollBy类似的效果。这个Scroller类封装了一些滚动行为,可想而知功能上肯定丰富了许多。

它的基本使用方式:

private Scroller mScroller;

private void init(){
    mScroller = new Scroller(context);
}

/**
* startX ,startY 起始的x,y坐标
* dx ,dy 滚动距离
*/
private void scroll(){
    mScroller.startScroll(int startX, int startY, int dx, int dy);
    postInvalidate();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mputeScroll() {
    super.computeScroll();
    if (mScroller.computeScrollOffset()) {
    scrollTo(x, y);
    postInvalidate();
    }
}

它的滚动也是一瞬间就完成的,这样看起来滚动效果会特别生硬。于是,我们可以覆盖它的computeScroll()方法。在postInvalidate()是会调用onDraw()、computeScroll()方法,然后在computeScroll()里判断滚动是否已经结束,如果还未结束,我们可以继续滚动它。例如,在一定距离和规定时间内完成它的多次分解滚动动作,将多次滚动串在一起形成一次平滑的滚动,效果将大大提升。

【声明】尊重原创,转载请加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smile_Running/article/details/81635279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mile_Running/article/details/8163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