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引擎

  著名的未来学家、社会思想家托夫勒在他的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中预言人类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即第三次浪潮文明。

  此前人类经历了两次浪潮文明,第一次是农业文明,历时几千年,主要解决衣食和生存问题。第二次是工业文明,历时3百余年,以蒸汽革命为标志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而现在正处于第三次浪潮文明,有人管这次浪潮叫信息文明,也有人叫科技文明或数据文明。不管怎么叫,不可否认的是第三次浪潮文明是以数字化增长来驱动的。

  区块链技术是否真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主导着这次浪潮文明的走向。

  我们不妨从历史阶段上来看,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我想还是拐点。

  这是第三次浪潮文明从初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的拐点,当下的信息时代可定义为第三次浪潮文明的早期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信息的不断跃进。过去数十年的里程碑中,信息从PC本地化到互联网共享,再到移动互联网的随时随地共享,这是特别神奇的事情。

  湖南卫视的科技秀节目《我是未来》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说,一辆装载了阿里云系统的汽车它不光是开在路上的还是开在互联网上的。看电影也好,听歌也罢这些其实都不是发生在车里的,而是在车外面的那片云上发生的,只不过把这个结果放到车上来而已。的确王坚其实很形象的告诉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比如外卖、共享单车,其实都不仅仅发生在生活中,同时还发生在云上,不断产生新的数据信息。

  那么问题来了,伴随着数据扩容、数据过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递的信息可能被篡改、被拦截进而导致信息失控,从而导致信息失去价值。

  如何让巨量的信息仍然有价值,是这个时代要解决的问题。

  让巨量的信息仍然有价值,这就是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时代的转型。

  信息互联网时代有一个简单且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的跃迁,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所有的信息几乎都停留在最末端的营销与交易,没有深入到产业中去。

  但是价值互联网就不一样了,在价值互联网时代,我们关注的点应该深入到下层的各个行业,去激发各个行业的势能,释放行业价值,让全行业互联起来。

  在信息互联网时代支撑整个互联网经济有序运转的是什么?

  没错,是信用,有信息的地方就离不开信用,但是信用靠什么来保障呢?

  没错,是靠有公信力的平台,归根结底,都是靠国家的暴力机器来做保障。所以在经济社会,信用自上而下的渗透很重要。在今天,这个渗透的成本是不可思议的,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在价值互联网时代伴随着更大更重的价值被交换,如何降低信用成本就成了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在信息互联网时代,信用靠制度靠人工靠强制力量来保障,在价值互联网时代,由于交换的价值剧增,信用成本也剧增,我们必须去考虑一种新的力量来保障信用,这种力量就是技术,区块链就是企图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技术成本,让技术不再只是实现信息的传递,要实现所有权、使用权的传递,那么区块链有这么大能耐吗?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区块链是什么,我认为比较准确的概括: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不过,听上去是否还是有点反人类?没关系,我再来解释一下,区块链它不是一种新技术,而是多种已有技术的组合。把这堆技术组合串联起来的核心就是数据,所以,区块链是浮于数据的多项技术的统称。

  在过去数据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而接下来数据不仅要能传递信息更要传递价值。

  举个例子:我们去工商局登记注册新公司早就不是传统的拿笔去登记,我们直接在工商局的信息系统里登记就好,这是结果和表象。而背后实则是一组数据的存储,当你要作变更了,在表面体现为信息的表更,背后看到的则是数据的更新,这些数据都是有价值的,但是随着数据量的剧增可能会被破坏,使得数据不再有价值。

  关于数据,我认为,数据从诞生到价值的实现,最关键有四个常用的处理环节:

  第一是验证和存储,第二是生成和更新,第三是传输和访问,第四是编程和操作,这四个环节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处理数据常用的环节。

  我们传统的数据处理办法是中心化的,往往是一套中心的系统输入一个命令,然后去执行。比如说:一个公司需要做一些表更,则要修改这个公司的信息,就需要访问工商局中心化的系统,除此以外别无它法,而区块链在四大数据处理环节,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技术,组合起来更安全更高效,更低成本也更可信。

  在验证和存储环节,用了块链式数据结构的技术,在生成和更新环节用了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的技术,在传输和访问环节运用了密码学技术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在编程和操作环节则用了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技术。

  智能合约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仿佛给数据戴上了大脑。对于我们熟悉的人工智能产品,像微软小冰、搜狗汪仔、阿尔法GO,大家都很熟悉,我们跟它对话,它能根据我们的语言指令作出合适的反应,这个是非常智能的。但是智能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数据运算的结果。区块链在编程和操作环节就引入了数据智能的概念,为数据网络装上大脑,当然中心化的数据处理也可以实现数据智能,这是两种道路。具体应用,具体分析。

  区块链带来的技术价值将改变现有互联网的底层协议,有效解决信用不足而产生的风险,保证交易安全,那么区块链又是如何彻底改变互联网的系统架构模式呢?

  这主要体现在四个层次的突破上。

  第一个层次的突破是区块链就要在互联网中创造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在人们互相不信任的情况下也能从事价值交换的活动。

  第二个层次的突破是区块链与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建立万物互联的关系,区块链在这当中起到超级总账的作用,也就是设备管理员的角色。

  第三层次的突破是区块链的加密通信可以有效保护用户隐私

  第四层次的突破则是区块链的分布式网络技术能够去除很多中心或者中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构现有的业态。

  关于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我认为应该分为金融领域和非金融领域。

  非金融领域。举个例子:慈善事业,区块链不仅让每个数据戴上大脑,还让每个数据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比如说,Tony往慈善基金里面捐了500万,半年后这笔钱被基金发给了需要的人,并且予以公示,把这笔钱捐到了哪儿,咋一看是没错,但是在这半年里的时间差当中这笔钱有没有被调包,有没有被挪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用了区块链技术就不一样了,它为每一笔数据加密,相当于赋予唯一的身份证,后来公示的那笔钱,究竟是不是我们之前汇入的那笔,一查便知。

  这就是区块链给慈善事业带来的公信力,让数据的价值可信赖,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同时对监管也带来了全方面的挑战。

  第一,基防设施的物理特点,彻底改变。

  中心化信息系统的风险逻辑是重点保护好核心的服务器,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系统架构没有核心的服务器,因此区块链信息的安全监管治理路径应和传统的中心化信息系统有所区别。

  第二,数据收集方式不再依赖传统的方式。

  在数据收集方面,传统的监管,通常依靠交易者或者交易中介机构向相关监管机构欧主动申报,而应用区块链技术之后,监管方可以主动成为链上的节点,监听链上信息,更新全网总账,掌握全网动态。

  第三,区块链的匿名性带来的监管挑战。

  由于区块链的匿名性,监管者很难将特定的交易和特定的个人联系起来,因而很难借助传统的线下手段维持规则。在虚拟空间的作用,区块链上的风险治理与监管,需要通过对程序代码的监管来实现,监管者尤其需要和区块链软件开发者合作。

  总而言之区块链既在给全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监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果非要概括区块链的作用,区块链确实可以解决信用成本问题,却无法解决信用问题!当数据确立后,区块链帮助降低处理成本,维护数据价值,但是如果数据本身就不够有信用,那区块链也无能为力。

  也请各方致力于推动区块链价值的有志之士,齐心协力。大家客观冷静的看待它,不可自吹自擂也不可妄自菲薄,机会总是留给踏实做事的人。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719578/article/details/815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