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士-科研态度

转自微信群:

今天到老前辈Kunihiko Fukushima在东京的家做客。没有他70年代的Nicognition工作就没有后来的深度学习重要支柱之一的卷积神经网络,也可能就要延迟这波人工智能的再崛起。老人在给我的邮件中详细写明做什么路线的地铁、从哪儿上车、坐几站路、坐多长时间、到哪儿转车,几点在什么车站接我。老人在准时约定的11点出现在地铁站接我,80多岁了,开车的速度比我开的还快。到他家,桌上放着一本新加坡地图,知道我来自新加坡。细心可见一斑。午餐后我俩在他的二楼4.5平米小阁楼纵论天下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生理学等。老人虽然退休、80多岁了,没有学生帮助,还每天平均花5小时在自家的小研究室做研究,亲自编程序、做实验、写文章。因为退休了,没有单位,一般学术平台不录用没有注明单位的文章,他就自己联系一个单位,不要收入、只求可以继续做研究、发文章,现在还每年都有精品发表。除了后来发展出卷积神经网络的Neucognition,现在深度学习中开始热闹起来的Attention网络背后也有他的身影,他也在上世纪80年就提出过Attention概念和网络。原来人工智能历史离不开在这个小山坡旁的二层楼上一个小斗室的几十年的默默追求和贡献。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p_oldy/article/details/811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