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性能优化-索引与sql相关优化

一:前言

     什么是索引?

     索引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索引是在存储引擎中实现的,所以每种存储引擎中的索引都不一样。如MYISAM和InnoDB存储引擎只支持BTree索引;MEMORY储存引擎可以支持HASH和BTREE索引。

     首先,一些注意点:

  • mysql每次只使用一个索引

  • mysql只有在查询中量数据时才会使用索引,查询绝大部分数据会拒绝使用索引,从而进行全表扫描,对于极少量的数据,mysql也会优化为不使用索引

  • 对于联合索引“a b c”,在B+树中单独看b是无序的,在a等值匹配下,看b部分是有序的

  • 索引不会包含null值的列

  • 每次对数据进行操作,数据库也会对索引进行相应的操作

  • 索引优化,注意回表问题!!!!回表问题,请移步https://blog.csdn.net/csdn___lyy/article/details/81329020


 二、优化相关( 仅针对InnoDB存储引擎所支持的BTree索引

1.索引的设计原则

  • 选择唯一性索引 

    • 唯一性索引的值是唯一的,可以更快速的通过该索引来确定某条记录。例如,学生表中学号是具有唯一性的字段。为该字段建立唯一性索引可以很快的确定某个学生的信息。如果使用姓名的话,可能存在同名现象,从而降低查询速度。

  • 为经常需要排序、分组和联合操作的字段建立索引

    • 经常需要ORDER BY、GROUP BY、DISTINCT和UNION等操作的字段,排序操作会浪费很多时间。如果为其建立索引,可以有效地避免排序操作。

  • 为常作为查询条件的字段建立索引

    • 如果某个字段经常用来做查询条件,那么该字段的查询速度会影响整个表的查询速度。因此,为这样的字段建立索引,可以提高整个表的查询速度。

  • 限制索引的数目

    • 索引的数目不是越多越好。每个索引都需要占用磁盘空间,索引越多,需要的磁盘空间就越大。修改表时,对索引的重构和更新很麻烦。越多的索引,会使更新表变得很浪费时间。

  • 尽量使用数据量少的索引

    • 如果索引的值很长,那么查询的速度会受到影响。例如,对一个CHAR(100)类型的字段进行全文检索需要的时间肯定要比对CHAR(10)类型的字段需要的时间要多。a

  • 尽量使用前缀来索引

    • 如果索引字段的值很长,最好使用值的前缀来索引。例如,TEXT和BLOG类型的字段,进行全文检索会很浪费时间。如果只检索字段的前面的若干个字符,这样可以提高检索速度。

  • 删除不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的索引

    • 表中的数据被大量更新,或者数据的使用方式被改变后,原有的一些索引可能不再需要。数据库管理员应当定期找出这些索引,将它们删除,从而减少索引对更新操作的影响。

  • 选取不经常修改的列

    • 对索引列的修改在索引文件中也会进行操作

  注意:选择索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查询的速度变快。上面给出的原则是最基本的准则,但不能拘泥于上面的准则。需要根据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选择最合适的索引方式。

2.sql不使用索引的情况 

  • 参与算术运算的索引

  • 参与函数运算的索引

  • like中“%aaa%”类型索引,而“aaa%”类型使用索引

  • 类型显式隐式转换

  • 如果mysql估计全表扫描比使用索引快时,也不会使用索引

  • 不满足最左匹配原则

  • 用or分割开的条件,or前条件有索引,or后的列没有索引

  • order by在select 中查询的列,包含索引没有包含的列,也会不使用索引

  • not in

  • is null \ is not null : 用其它相同功能的操作运算代替,如:a is not null 改为 a>0 或a>’’等。不允许字段为空,而用一个缺省值代替空值,如申请中状态字段不允许为空,缺省为申请。

  • 记住, 索引只能告诉你什么存在于表中, 而不能告诉你什么不存在于表中.

3.sql优化

  • 尽量减少访问数据库次数,将一些逻辑放在后台代码中处理

    • 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整合简单,无关联和有关联的数据库访问。

    • 数据库在内部执行了许多工作: 解析SQL语句, 估算索引的利用率, 绑定变量 , 读数据块等。没访问一次数据库便会消耗这部分资源。(从缓存读取数据情况除外)

  • in和exists的不同使用状况 

    • 如果子查询得出的结果集记录较少,主查询中的表较大且又有索引时应该用in, 反之如果外层的主查询记录较少,子查询中的表大,又有索引时使用exists。

    • 其实我们区分in和exists主要是造成了驱动顺序的改变(这是性能变化的关键),如果是exists,那么以外层表为驱动表,先被访问,如果是in,那么先执行子查询,所以我们会以驱动表的快速返回为目标,那么就会考虑到索引及结果集的关系了 ,另外in时不对NULL进行处理。

    • in 是把外表和内表作hash 连接,而exists是对外表作loop循环,每次loop循环再对内表进行查询。

  • union(去重复)与union all (不去重复)

    • 所以union all比union效率高,都满足的情况下尽量使用union all。

  • where语句后面的条件顺序(where查询顺序为从右到左查询

    • 比如有三个查询条件:a1,a2,a3 。满足各个查询条件的数据为:10条,100条,1000条。那我们进行and时,将a1放在最右面,a2放在中间,a3放在最左边。从右到左查询时,第一步就将数据范围缩小为10条,在进行下面两个条件时,数据基数小,查询速度也会快。

  • select 避免使用“*:

    • 因为在mysql中,服务器响应给用户的数据通常会很多,由多个数据包组成。但是当服务器响应客户端请求时,客户端必须完整的接收整个返回结果,而不能简单的只取前面几条结果,然后让服务器停止发送。因而在实际开发中,尽量保持查询简单且只返回必需的数据,减小通信间数据包的大小和数量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 使用*可能会导致order by不适用索引。

  • 用truncate替代delete

    • Truncate是一个能够快速清空资料表内所有资料的SQL语法。并且能针对具有自动递增值的字段,做计数重置归零重新计算的作用。

    • 另外,当你不再需要该表时, 用 drop;当你仍要保留该表,但要删除所有记录时, 用 truncate;当你要删除部分记录时(always with a WHERE clause), 用 delete.

  • having只会在检索出所有记录之后才对结果集进行过滤. 这个处理需要排序,总计等操作. 如果能通过WHERE子句限制记录的数目,那就能减少这方面的开销。

  • 用>=替代>    :

    • 两者的区别在于, 前者DBMS将直接跳到第一个DEPT等于4的记录而后者将首先定位到DEPTNO=3的记录并且向前扫描到第一个DEPT大于3的记录。

    • 如一个表有100万记录,一个数值型字段A,30万记录的A=0,30万记录的A=1,39万记录的A=2,1万记录的A=3。那么执行A>2与A>=3的效果就有很大的区别了,因为A>2时ORACLE会先找出为2的记录索引再进行比较,而A>=3时ORACLE则直接找到=3的记录索引。

  • join 代替 子查询

    • MySQL从4.1版开始支持子查询(一个查询的结果作为另一个select子句的条件),子查询虽然灵活但执行效率不高,因为使用子查询时,MySQL需要为内层查询语句的查询结果建立一个临时表,然后外层查询语句从临时表中查询记录,查询完毕后 再撤销这些临时表,因此子查询的速度会相应的受到影响。而连接查询不需要建立临时表其查询速度快于子查询!

  • 使用表的别名(Alias)

    • 当在SQL语句中连接多个表时, 请使用表的别名并把别名前缀于每个Column上.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解析的时间并减少那些由Column歧义引起的语法错误。

  • 用UNION替换OR (适用于索引列)

    • 通常情况下, 用UNION替换WHERE子句中的OR将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对索引列使用OR可能造成全表扫描. 注意, 以上规则只针对多个索引列有效. 如果有column没有被索引, 查询效率可能会因为你没有选择OR而降低.

  • 另外:在优化sql的同时,着重优化系统中的慢查询sql(sql本身层面优化、业务优化后的sql优化等),慢查询sql才是系统的瓶颈所在。


三:其他

1:order by 优化  (来自网络

  • mysql支持两种方式的排序,FileSort(不使用索引)和Index(使用索引)。

  • Index效率比FileSort高,它指MySQL扫描索引本身完成排序。所以对于order by子句,尽量使用Index方式排序,避免使用FileSort方式排序。  

  • order by 满足三种情况,会使用Index方式排序

    • order by 语句使用索引最左前列

    • 使用where子句与order by子句条件列组合满足索引最左前列

    • select 查询的列需要全部属于使用索引的索引所包含的列

2:最左前缀原则

  • 通俗的说

    • 最左匹配原则针对的是联合索引(name,age,phoneNum) ,B+树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建立搜索树的。如('张三',18,'18668247652')来检索数据的时候,B+树会优先匹配name来确定搜索方向,name匹配成功再依次匹配age、phoneNum,最后检索到最终的数据。

    •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是有三级索引,当name相同,查找age,age也相同时,去比较phoneNum;但是如果拿 (18,'18668247652')来检索时,B+树没有拿到一级索引,根本就无法确定下一步的搜索方向。('张三','18668247652')这种场景也是一样,当name匹配成功后,没有age这个二级索引,只能在name相同的情况下,去遍历所有的phoneNum。

    • B+树的数据结构决定了在使用联合索引的时候必须遵守最左前缀原则,在创建联合索引的时候,尽量将经常参与查询的字段放在联合索引的最左边。

  • 原则测试:

    1.测试用表

    2.索引

    3.测试sql与解释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Index where bid = 2 and cid = 3 and did = 4 ;

最左匹配原则,没有使用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Index where  bid = 1 and aid = 1 and did =  1;   -- aid,bid,did 只有aid,bid使用索引,did不适用

ref中只有两个const,表明只有两个字段使用了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Index where  bid = 1 and aid = 1 and cid =  1;   -- aid,bid,did 都使用索引

测试是否正确:mysql会按照联合索引从左往右进行匹配,直到遇到范围查询,如:>,<,between,like等就停止匹配,a = 1 and b =2 and  c > 3 and d = 4,如果建立(a,b,c,d)顺序的索引,d是不会使用索引的。但如果联合索引是(a,b,d,c)的话,则a b d c都可以使用到索引,只是最终c是一个范围值。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Index where aid = 1 and bid = 2 and did = 4 and cid = 3 ; 

通过key_len判断4个字段都使用了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Index where aid = 1 and bid = 2 and did > 4 and cid = 3 ;

通过key_len为20判断都是用了索引,因为mysql会优化sql语句,将did与cid的顺序进行了排序后为:where aid = 1 and bid = 2 and cid = 3 and did > 4等同于下一个实例,所以四个字段都是用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Index where aid = 1 and bid = 2 and cid = 3 and did > 4 ;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Index where aid = 1 and bid = 2 and cid > 3 and did = 4 ;

只有前三个字段使用了索引,所以测试的那句话是正确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SDN___LYY/article/details/8133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