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氧”案件需要“正义氧气”破解

“问题氧”案件需要“正义氧气”破解

来源;中国网 2018-05-10

备受社会关注的揭阳市访民黄裕填涉嫌敲诈勒索 " 问题氧 " 公司 "4 万元 " 案件,由于案情复杂,经过二次改期终于 2018 年 3 月 28 日上午 9 点在榕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庭审上控辩双方围绕罪与非罪展开激烈交锋。涉案者为访民同时也是 " 受害人 " 家属儿子双重身份。这是因举报 " 问题氧 " 而第二次被抓的有关案件,黄裕填一审辩护律师做无罪辩护。(5 月 9 日搜狐网)

之所以发生激烈交锋,就是因为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有理。" 问题氧 " 案件让人陷入迷雾之中,如何走出迷雾见青天?笔者认为,关键是需要 " 正义氧气 " 破解。

这个 " 正义氧气 " 有两个元素,一是严格司法。黄裕填的辩护律师在开庭前向法院申请本案被害人的关键证人出庭作证。无一证人到庭作证,黄裕填及辩护律师申请黄裕填的关键证人想出庭作证法院不予批准,这有失公允,也是本案最大的悬念之一。古人判案,还讲究人证物证,现在没有物证怎么判案?法院严格司法力度应该增强。二是要按正常的逻辑思考问题。林某忠既然知道当时有关部门调查清楚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的依据,为何不采取合法反制措施正当维护公司形象?一味还是托黄某蓬向黄裕填做出 " 妥协 "" 谅解 "?很显然,这是不符合正常逻辑的。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如果自己的质量真没问题,就可以挺直腰板,不妥协、不谅解。当然,也不会惧怕所谓的 " 敲诈 "。病人看病,对于治疗的过程产生质疑,对于治疗药品产生困惑,这十分正常。一个死去父亲的人有必要去敲诈公司 4 万元吗?

" 问题氧 " 案件,沸沸扬扬,根本原因是这个判案过程有太多的疑点让人困惑,有太多的不符合正常人思维逻辑的现象让人感到憋闷。司法工作应该阳光,应该让人心灵豁然开朗,但是,这里的司法工作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也就让人感到迷茫了。事实上,政法机关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就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笔者认为,所谓严格,就是要严格司法细节,不能有任何含糊。所谓公正司法,就是要符合人们的思维逻辑,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司法工作中感到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

随着社会发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人们对身体健康有了更多美好的需求,但我们的医疗产品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这方面,我们尤其不能讳疾忌医,更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 问题氧 " 案件关系公民身体健康,关系医疗质量,我们不能有一丁点马虎。笔者期盼,通过 " 正义氧气 " 让 " 问题氧 " 案件水落石出,在人们健康美好需求上打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漂亮仗。

文章来源连接;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50_185650.html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6801171/article/details/802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