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Java设计模式 -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中介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是用来降低多个对象和类之间的通信复杂性。这种模式提供了一个中介类,该类通常处理不同类之间的通信,并支持松耦合,使代码易于维护。中介者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介绍

意图: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主要解决:对象与对象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关系,这样势必会导致系统的结构变得很复杂,同时若一个对象发生改变,我们也需要跟踪与之相关联的对象,同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何时使用:多个类相互耦合,形成了网状结构。

如何解决:将上述网状结构分离为星型结构。

关键代码:对象 Colleague 之间的通信封装到一个类中单独处理。

应用实例: 1、中国加入 WTO 之前是各个国家相互贸易,结构复杂,现在是各个国家通过 WTO 来互相贸易。 2、机场调度系统。 3、MVC 框架,其中C(控制器)就是 M(模型)和 V(视图)的中介者。

优点: 1、降低了类的复杂度,将一对多转化成了一对一。 2、各个类之间的解耦。 3、符合迪米特原则。

缺点:中介者会庞大,变得复杂难以维护。

使用场景: 1、系统中对象之间存在比较复杂的引用关系,导致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构混乱而且难以复用该对象。 2、想通过一个中间类来封装多个类中的行为,而又不想生成太多的子类。

注意事项:不应当在职责混乱的时候使用。

结构

实现

租房子的过程中一般会存在中介这样的角色,来促成租客和房东的交易。

第一步:定义Mediator

//定义抽象Mediator,可以与买家和卖家进行联络
public abstract class Mediat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contact(String content,Colleague coll);
}

 第二步:定义抽象交易者Trader

public class Trader {
     protected String name;
     protected Mediator mediator;
 
     public Trader(String name, Mediator mediator) {
         this.name = name;
         this.mediator = mediator;
     }
}

 第三步:定义具体交易者

//租客
public class TraderA extends Trader {

    // 具体同事类继承自Trader,此刻就可以与中介者mediator进行通信了
    public TraderA(String name, Mediator mediator) {
        super(name, mediator);
    }
    public void getMessage(String message){
        System.out.println("租客A"+name+"获得信息"+message);
    }
    //租客A与中介者通信
    public void contact(String message){
        mediator.contact(message, this);
    }
}
//房东
public class TraderB extends Trader {

    public TraderB(String name, Mediator mediator) {
        super(name, mediator);
    }
    public void getMessage(String message){
        System.out.println("房东B"+name+"获得信息"+message);
    }
    //房东B与中介者通信
    public void contact(String message){
        mediator.contact(message, this);
    }
}
第四步:定义具体中介者ConcreteMediator,具体中介者通过协调各同事对象实现协作行为,了解并维护它的各个同事。
//定义具体中介者ConcreteMediator,具体中介者通过协调租客和房东方实现协作行为,了解并维护它的各个交易方。
public class ConcreteMediator extends Mediator {
    TraderA traderA;
    TraderB traderB;

    public void setTraderA(TraderA traderA) {
        this.traderA = traderA;
    }

    public void setTraderB(TraderB traderB) {
        this.traderB = traderB;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tact(String content, Trader trader) {
        if (trader==traderA) {
            traderB.getMessage(content);
        } else {
            traderA.getMessage(content);
        }
    }
}

第五步:定义Test,测试中介者模式的使用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定义中介者
        ConcreteMediator mediator = new ConcreteMediator();
        // 定义具体交易者
        TraderA traderA = new TraderA("张三", mediator);
        TraderB traderAB = new TraderB("李四", mediator);
        // 中介者知晓每一个具体的交易者
        mediator.setTraderA(traderA);
        mediator.setTraderB(traderB);
        traderA.contact("我是租客,3000太贵了,能便宜500不?");
        traderB.contact("我是房东,底价2800,不能再少了!");
    }

}

运行结果:

房东B李四获得信息:我是租客,3000太贵了,能便宜500不?
租客A张三获得信息:我是房东,底价2800,不能再少了!

总结:
中介者就是一个处于众多对象中间,并恰当地处理众多对象之间相互之间的联系的角色。以上代码中只有两个参与者类,但是这些我们都可以根据中介者模式的宗旨进行适当地扩展,即增加参与者类,然后中介者就得担负更加重的任务了,我们看到上面具体中介者类Mediator中的方法比较多而且有点乱。 所以,在解耦参与者类之间的联系的同时,中介者自身也不免任务过重,因为几乎所有的业务逻辑都交代到中介者身上了,可谓是“万众期待”的一个角色了。这就是中介者模式的不足之处了。此外,上面这个代码例子的参与者的属性和方法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抽取一个抽象类出来,减少代码,但是有时候我们根本抽取不了多个“参与者”之间的共性来形成一个抽象类,这也大大增加了中介者模式的使用难度。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pange1991/article/details/8118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