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笔记-DAY12

Lock

ThreadLocal

进程vs线程

线程切换

计算密集型 vs. IO密集型

异步IO

 

Lock
多线程和多进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多进程中,同一个变量,各自有一份拷贝存在于每个进程中,互不影响,而多线程中,所有变量都由所有线程共享,所以,任何一个变量都可以被任何一个线程修改,因此,线程之间共享数据最大的危险在于多个线程同时改一个变量,把内容给改乱了。

#-*-coding=UTF-8-*_
import time, threading

# 假定这是你的银行存款:
balance = 0

def change_it(n):
   
# 先存后取,结果应该为0:
   
global balance
    balance = balance + n
    balance = balance - n


def run_thread(n):
   
for i in range(100000):
        change_it(n)

t1 = threading.Thread(
target=run_thread, args=(5,))
t2 = threading.Thread(
target=run_thread, args=(8,))
t1.start()
t2.start()
t1.join()
t2.join()

print balance

我们定义了一个共享变量balance,初始值为0,并且启动两个线程,先存后取,理论上结果应该为0,但是,由于线程的调度是由操作系统决定的,当t1t2交替执行时,只要循环次数足够多,balance的结果就不一定是0了。

原因是因为高级语言的一条语句在CPU执行时是若干条语句,即使一个简单的计算:

balance = balance + n

也分两步:

  1. 计算balance + n,存入临时变量中;
  2. 将临时变量的值赋给balance

也就是可以看成:

x = balance + n

balance = x

由于x是局部变量,两个线程各自都有自己的x,当代码正常执行时:

初始值 balance = 0

 

t1: x1 = balance + 5 # x1 = 0 + 5 = 5

t1: balance = x1     # balance = 5

t1: x1 = balance - 5 # x1 = 5 - 5 = 0

t1: balance = x1     # balance = 0

 

t2: x2 = balance + 8 # x2 = 0 + 8 = 8

t2: balance = x2     # balance = 8

t2: x2 = balance - 8 # x2 = 8 - 8 = 0

t2: balance = x2     # balance = 0

 

结果 balance = 0

但是t1t2是交替运行的,如果操作系统以下面的顺序执行t1t2

初始值 balance = 0

 

t1: x1 = balance + 5  # x1 = 0 + 5 = 5

 

t2: x2 = balance + 8  # x2 = 0 + 8 = 8

t2: balance = x2      # balance = 8

 

t1: balance = x1      # balance = 5

t1: x1 = balance - 5  # x1 = 5 - 5 = 0

t1: balance = x1      # balance = 0

 

t2: x2 = balance - 5  # x2 = 0 - 5 = -5

t2: balance = x2      # balance = -5

 

结果 balance = -5

究其原因,是因为修改balance需要多条语句,而执行这几条语句时,线程可能中断,从而导致多个线程把同一个对象的内容改乱了。

两个线程同时一存一取,就可能导致余额不对,你肯定不希望你的银行存款莫名其妙地变成了负数,所以,我们必须确保一个线程在修改balance的时候,别的线程一定不能改。

如果我们要确保balance计算正确,就要给change_it()上一把锁,当某个线程开始执行change_it()时,我们说,该线程因为获得了锁,因此其他线程不能同时执行change_it(),只能等待,直到锁被释放后,获得该锁以后才能改。由于锁只有一个,无论多少线程,同一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线程持有该锁,所以,不会造成修改的冲突。创建一个锁就是通过threading.Lock()来实现:

#-*-coding=UTF-8-*_
import time, threading

# 假定这是你的银行存款:
balance = 0
lock = threading.Lock()
def change_it(n):
   
# 先存后取,结果应该为0:
   
global balance
    balance = balance + n
    balance = balance - n


def run_thread(n):
   
for i in range(100000):
       
# 先要获取锁:
       
lock.acquire()
       
try:
            # 放心地改吧:
           
change_it(n)
       
finally:
           
# 改完了一定要释放锁:
           
lock.release()

t1 = threading.Thread(target=run_thread, args=(5,))
t2 = threading.Thread(
target=run_thread, args=(8,))
t1.start()
t2.start()
t1.join()
t2.join()

print balance

  

当多个线程同时执行lock.acquire()时,只有一个线程能成功地获取锁,然后继续执行代码,其他线程就继续等待直到获得锁为止。

获得锁的线程用完后一定要释放锁,否则那些苦苦等待锁的线程将永远等待下去,成为死线程。所以我们用try...finally来确保锁一定会被释放。

锁的好处就是确保了某段关键代码只能由一个线程从头到尾完整地执行,坏处当然也很多,首先是阻止了多线程并发执行,包含锁的某段代码实际上只能以单线程模式执行,效率就大大地下降了。其次,由于可以存在多个锁,不同的线程持有不同的锁,并试图获取对方持有的锁时,可能会造成死锁,导致多个线程全部挂起,既不能执行,也无法结束,只能靠操作系统强制终止。

ThreadLocal

#-*-coding=UTF-8-*-
import threading

# 创建全局ThreadLocal对象:
local_school = threading.local()

def process_student():
   
print 'Hello, %s (in %s)' % (local_

school.student, threading.current_thread().name)

def process_thread(name):
   
# 绑定ThreadLocal的student:
   
local_school.student = name
    process_student()

t1 = threading.Thread(
target= process_thread, args=('Alice',), name='Thread-A')
t2 = threading.Thread(
target= process_thread, args=('Bob',), name='Thread-B')
t1.start()
t2.start()
t1.join()
t2.join()

全局变量local_school就是一个ThreadLocal对象,每个Thread对它都可以读写student属性,但互不影响。你可以把local_school看成全局变量,但每个属性如local_school.student都是线程的局部变量,可以任意读写而互不干扰,也不用管理锁的问题,ThreadLocal内部会处理。

可以理解为全局变量local_school是一个dict,不但可以用local_school.student,还可以绑定其他变量,如local_school.teacher等等。

ThreadLocal最常用的地方就是为每个线程绑定一个数据库连接,HTTP请求,用户身份信息等,这样一个线程的所有调用到的处理函数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访问这些资源。

int类型str类型之类的不可变对象,每一次操作就重建新的对象,他们只有一种修改方法,即x = y 恰好这种修改方法同时也是创建变量的方法,所以产生了歧义,不知道是要修改还是创建。而dict/list/对象等可变对象,操作不会重建对象,可以通过dict['x']=ylist.append()之类的来修改,跟创建变量不冲突,不产生歧义,所以都不用显式global

进程vs线程:
我们介绍了多进程和多线程,这是实现多任务最常用的两种方式。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首先,要实现多任务,通常我们会设计Master-Worker模式,Master负责分配任务,Worker负责执行任务,因此,多任务环境下,通常是一个Master,多个Worker

如果用多进程实现Master-Worker,主进程就是Master,其他进程就是Worker

如果用多线程实现Master-Worker,主线程就是Master,其他线程就是Worker

多进程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性高,因为一个子进程崩溃了,不会影响主进程和其他子进程。(当然主进程挂了所有进程就全挂了,但是Master进程只负责分配任务,挂掉的概率低)著名的Apache最早就是采用多进程模式。

多进程模式的缺点是创建进程的代价大,在Unix/Linux系统下,用fork调用还行,在Windows下创建进程开销巨大。另外,操作系统能同时运行的进程数也是有限的,在内存和CPU的限制下,如果有几千个进程同时运行,操作系统连调度都会成问题。

多线程模式通常比多进程快一点,但是也快不到哪去,而且,多线程模式致命的缺点就是任何一个线程挂掉都可能直接造成整个进程崩溃,因为所有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在Windows上,如果一个线程执行的代码出了问题,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提示:该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即将关闭,其实往往是某个线程出了问题,但是操作系统会强制结束整个进程。

Windows下,多线程的效率比多进程要高,所以微软的IIS服务器默认采用多线程模式。由于多线程存在稳定性的问题,IIS的稳定性就不如Apache。为了缓解这个问题,IISApache现在又有多进程+多线程的混合模式,真是把问题越搞越复杂。

线程切换

无论是多进程还是多线程,只要数量一多,效率肯定上不去,为什么呢?

我们打个比方,假设你不幸正在准备中考,每天晚上需要做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5科的作业,每项作业耗时1小时。

如果你先花1小时做语文作业,做完了,再花1小时做数学作业,这样,依次全部做完,一共花5小时,这种方式称为单任务模型,或者批处理任务模型。

假设你打算切换到多任务模型,可以先做1分钟语文,再切换到数学作业,做1分钟,再切换到英语,以此类推,只要切换速度足够快,这种方式就和单核CPU执行多任务是一样的了,以幼儿园小朋友的眼光来看,你就正在同时写5科作业。

但是,切换作业是有代价的,比如从语文切到数学,要先收拾桌子上的语文书本、钢笔(这叫保存现场),然后,打开数学课本、找出圆规直尺(这叫准备新环境),才能开始做数学作业。操作系统在切换进程或者线程时也是一样的,它需要先保存当前执行的现场环境(CPU寄存器状态、内存页等),然后,把新任务的执行环境准备好(恢复上次的寄存器状态,切换内存页等),才能开始执行。这个切换过程虽然很快,但是也需要耗费时间。如果有几千个任务同时进行,操作系统可能就主要忙着切换任务,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执行任务了,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硬盘狂响,点窗口无反应,系统处于假死状态。

所以,多任务一旦多到一个限度,就会消耗掉系统所有的资源,结果效率急剧下降,所有任务都做不好。

计算密集型 vs. IO密集型

是否采用多任务的第二个考虑是任务的类型。我们可以把任务分为计算密集型和IO密集型。

计算密集型任务的特点是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消耗CPU资源,比如计算圆周率、对视频进行高清解码等等,全靠CPU的运算能力。这种计算密集型任务虽然也可以用多任务完成,但是任务越多,花在任务切换的时间就越多,CPU执行任务的效率就越低,所以,要最高效地利用CPU,计算密集型任务同时进行的数量应当等于CPU的核心数。

计算密集型任务由于主要消耗CPU资源,因此,代码运行效率至关重要。Python这样的脚本语言运行效率很低,完全不适合计算密集型任务。对于计算密集型任务,最好用C语言编写。

第二种任务的类型是IO密集型,涉及到网络、磁盘IO的任务都是IO密集型任务,这类任务的特点是CPU消耗很少,任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IO操作完成(因为IO的速度远远低于CPU和内存的速度)。对于IO密集型任务,任务越多,CPU效率越高,但也有一个限度。常见的大部分任务都是IO密集型任务,比如Web应用。

IO密集型任务执行期间,99%的时间都花在IO上,花在CPU上的时间很少,因此,用运行速度极快的C语言替换用Python这样运行速度极低的脚本语言,完全无法提升运行效率。对于IO密集型任务,最合适的语言就是开发效率最高(代码量最少)的语言,脚本语言是首选,C语言最差。

 

异步IO

考虑到CPUIO之间巨大的速度差异,一个任务在执行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IO操作,单进程单线程模型会导致别的任务无法并行执行,因此,我们才需要多进程模型或者多线程模型来支持多任务并发执行。

现代操作系统对IO操作已经做了巨大的改进,最大的特点就是支持异步IO。如果充分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异步IO支持,就可以用单进程单线程模型来执行多任务,这种全新的模型称为事件驱动模型,Nginx就是支持异步IOWeb服务器,它在单核CPU上采用单进程模型就可以高效地支持多任务。在多核CPU上,可以运行多个进程(数量与CPU核心数相同),充分利用多核CPU。由于系统总的进程数量十分有限,因此操作系统调度非常高效。用异步IO编程模型来实现多任务是一个主要的趋势。

对应到Python语言,单进程的异步编程模型称为协程,有了协程的支持,就可以基于事件驱动编写高效的多任务程序。我们会在后面讨论如何编写协程。

分布式进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ige__cxy/article/details/8117020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