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一、产品经理的职能

 

腾飞认为:

产品经理本身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话题,不同的公司甚至不同的部门,对于产品经理的职责都会有完全不同的定义。而因其职能不同,所需要的技能可能会天差地别。也正是因为每个人对产品经理的解读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做产品经理。

在他看来,做产品经理就像做饭——每个人都会做,但你能做多好就要看个人功力了。

虽然产品经理的职责比较模糊,但是如果细分的话还是有迹可循的。腾飞认为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能分为以下几类:

1制定需求

这是产品经理的最重要的职责。所谓需求,通俗点说,就是这个产品应该有什么样的功能。需求可能来自很多种收集方法,数据分析,用户访谈,调查问卷,等等。

 

2跟踪进度

这也是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谓跟踪进度,不仅仅是拿个小本每天找工程师检查一下项目进度,更多的是帮助工程师解决非技术性的问题。举个例子,你负责的产品需要调用一个后台服务的API,可是这个API总是不work,身为产品经理,就应该去提前和那个部门的工程师或者产品经理对接,确定项目不要因为这个block住。而且最麻烦的事是,无论是组内的工程师还是外部的责任人,他们都不汇报给你,如何在无行政授权的情况下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绝对是产品经理的艺术。

3对接项目外部关键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产品经理更像是一个Hub。所有的外界接口都是通过产品经理接入项目的。比如说,腾飞原来在新浪工作的时候,负责一个亚运会主页的搭建。那么除了确定需求和进度之外,会需要和广告部门沟通在页面什么地方开广告位,需要和编辑部门沟通确认哪些地方放文章链接,哪些地方用高清图,还需要和监控部门沟通从工信部和网管办那边对于网站有什么监管的要求。等等等等,都需要产品经理去操心。

4制定项目的衡量标准(Key Metrics)

好的measurement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的改善产品,也可以让项目外部责任人对于产品的好坏一目了然。比如说,作为门户类产品,PV,UV,UIP都是重要的指标,对于社交类产品,用户数,平均转发评论属数,平均好友数都是重要的,对于游戏类产品,活跃用户数,留存率,付费用户数都是重要的。产品经理必须要了解哪些对你的项目是关键的,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进一步的维护和改善。

腾飞还结合实例分析了产品经理在不同几个大公司里的职能差异

比如说新浪搜狐网易这种传统的互联网媒体,需求相对比较固定,那么对于第二第三条的要求比较高;像eBay和Amazon,基本上是第一和第四要求比较高,第二和第三会有另外一类人来负责(project manager),Cisco的产品经理分为inbound和outbound两种,inbound其实就是第二条,outbound是第一第三第四条。Zynga的产品经理是第一和第四,第二和第三由producer负责。

 

二、产品经理需要的技能

 

为了搞定这些职责,需要你有哪些技能呢?腾飞的答案也是那个讨厌的“it depends”。这个depends on什么呢?是depends on你负责的具体产品。从我的角度看,要说技能要求,产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C端产品

 

就是面向广大用户的。(国内叫to customer,国外叫to consumer),但我相信是一个意思。像门户啊,游戏啊,社交啊,电商啊都算是C端产品。对于一个C端产品,最重要的技能,腾飞认为是获取需求。

作为C端产品,你是抓不到你的具体用户的,或者即使抓到了,也没有意义。试想一个例子,你要给新浪微博增加一个功能,你会抓一个微博用户吗?即使你抓的是一个微博大V或者深度用户,他也不过是几千万活跃用户中的一个,你很难确定他的意见是有代表性的。所以更重要的是,你如何抓住用户的核心诉求?

最简单的招式就是“悟”,就像马化腾或者张小龙那样,“我觉得用户可能会喜欢这个……”,最后产品做出来,用户真的好喜欢。对于这种人,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NB。

虽然我们抓不住用户,但我们有个最简单的武器——数据。数据是非常客观的,关于数据的使用方法我就不展开说了,什么Funnel Forecast,什么A/B测试,什么小流量测试……都是可以用现有的数据来预估即将上线的功能好坏的。

2B端产品

 

所谓B端产品,就是你的用户是特定的某些用户。最典型的B端产品是SAP类产品,用户都是大中型企业。AWS也算是B端产品,虽然最近用户越来越向SMB靠拢(Small Medium Business),但也勉强算是B了。

B端产品的用户需求比C端就相对简单了,因为你很容易抓到那么十几个真的用户,直接问就行了。对于B端产品,更重要的是沟通能力。举个例子说,腾飞现在在Amazon负责的就是一个类似B端的产品,每天有一多半的时间都在和我的客户们开会,打电话,讨论需求。因为如何能问到用户的需求,其实是一个很艺术性的工作。这里有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当用户说“我想要杯水”的时候,用户并不是真的想要水,而更多的是想表达“我渴了,我想喝点东西,如果没什么好的,就给我杯水吧”。所以如何诱导用户说出他的真实需求,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另外就是,作为B端产品的产品经理,用户经常会直接找你解决产品相关的问题,而作为B端的用户,每一个反馈都值得你高度重视,如何帮助用户,沟通解决问题,是B端产品的经理最重要的任务。

3技术类产品

技术类产品指那些纯技术相关的,有的甚至都没有UI的。比如说搜索引擎的服务后台,社交媒体的算法平台等等。很多人不禁有个问题,这种产品要啥产品经理?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请往上翻我之前分享的产品经理的核心职责——你明显忽略了跟踪项目进度的职责。作为技术类产品,往往对很多其他技术有很多dependency,那么如何解决这些dependency,如何确保项目正常运行,这都是技术类产品经理需要面对的。技术类产品经理最需要的就是理解技术。了解了技术,你才能懂得那些平台的互相依赖是什么情况,才能更好的帮助程序员一路斩妖除魔。比如说在Amazon,技术类产品经理是要求有初级程序员的技术能力的。

 

三、不同类型产品对产品经理要求的特殊技能

 

下面举几个具体腾飞从事过的行业的例子。在每个例子中,产品经理的核心都绕不开之前说的那四项工作职责,以及不同类型产品的核心技能。这里只说一些在之前提到的技能要求之外的特别需求

1门户

门户的产品形态相对比较固定,对于创新型发挥相对比较小。所以门户的产品经理会更偏设计一些。比如说焦点图是摆在页面左侧还是右侧好看,标题链接的字体是用22号字还是18号字好看等等。这些你可以说是网页设计师的工作,但是产品经理一定也需要了解的。比如说腾飞在新浪做一个体育赛事的门户网站的产品经理,他自己首先使用Axure RP画了线框图,然后用了很久时间一直在和设计师们泡在一起,以致敲定最后的版式和配色。这年头绝大部分用户还是会因为设计而决定去哪个门户,毕竟内容差不多。

 

2社交

圈里有句话说,国外的社交靠产品,国内社交靠运营。说的更通俗点,国外社交靠算法,国内设计靠炒作。也就是说美国的社交产品更重视如何在用户之间建立更多的strong tie和week tie,以激励用户互相关注,互相活跃。而国内的社交跟过的是靠炒热话题,造成集体围观进而形成全民狂欢效应。最典型的是当年在新浪微博的一系列社交运营策划案。如果你把社交图谱抽离成点线组成的拓扑图,国外的社交网络大概是一张渔网,而国内的社交图谱大概是一张蜘蛛网。了解了这个,你就会发现,如果想做好社交类产品,在国内,最重要的是关注度。举个例子,在国庆节的广场上,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在法律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让所有人都迅速关注到你。如果你有,那你就很有可能是个好的社交产品经理。(违法的不算)

 

3手游

手游是这两年比较热的一个话题,从投资的角度,在国内做手游这两年也是非常容易拿投资的,如果有个好的IP更是有可能被投资人撵着跑。当然,手游因为生命周期短的先天残疾,所以能拿到的投资额比起电商社交来相对要小很多。作为手游的PM,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成为一名重度玩家。比如说腾飞原来在Zynga做手游的时候,几乎没两周就会把中国和美国的App排行榜Top20的游戏扫一遍,要逐个分析为什么这个游戏会上榜,是因为好玩,还是推广力度大,还是因为刷了榜。不理解游戏的人是很难做好一款游戏的。

 

四、中美产品经理的异同

 

 

那么在国内做产品经理和在国外做产品经理有什么异同呢?腾飞能感觉到最明显的一点是,国内的产品经理大部分没有什么权力,尤其是初级产品经理,更多的像一个文档记录员。

比如当你和一个程序员沟通的时候,程序员会想,关于产品功能我也有我的想法,凭什么我要听你这么个连代码都不会写的人说的?当你和市场人员沟通的时侯,对方会想,技术你说了不算,设计你说了不算,功能应该我说了算,那我为什么要把你放在眼里?久而久之,产品经理的位置就非常尴尬,可是又不得不经常在组里刷一下存在感,于是最终沦为文档记录员,会议室预订专员等部门第二助理。

当然凡是都有两面,腾飞认为,虽然中国产品经理地位比起美国的产品经理低一些,但是相应的好处就是入职门槛比起美国的产品经理也要低不少。像BAT每年都会招很多应届毕业生担任产品经理,这些小朋友们会很快有机会进入这些好的互联网公司的核心部门,如果真心给力,还是会成长的很快的。而相比起来,美国的产品经理招起来就难很多,多数都需要有不少年工作经理,对行业有了解,有一半的产品经理要MBA。

另一个是中国的产品经理更重人情,美国的产品经理更重规则。举个例子,当你像程序员提交一个需求,希望他们能尽快开发的时候,中国的项目组通常会选择优先开发那个交情比较好的项目团队的需求,而美国的项目组一般没那么多花头,直接按照预设好的优先级一点点来。其实这个和中美两国社会性质就是一样的(中国是人情社会,美国是规则社会)。腾飞认为,如果你在中国担任产品经理,和开发团队的私人关系会非常非常重要,很多好的作品都是因此产生的(当然,像程序员手刃产品经理的悲剧也是由此产生的)。

 

五、产品经理的求职

 

应届毕业生:据腾飞所知,美国还是有不少IT公司招迎接毕业生做产品经理的。这边叫APM,Associate Product Manager,很多公司还会有像管理培训生一样的轮岗制度。像FLG,Yahoo,Cisco都有这样的项目,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公司网站。

1IT技术类员工

腾飞认为,其实程序员是最容易赚到技术类产品的,包括我自己,他认识的半路出家的产品经理基本上都是从这类产品做起的。因为这一类产品和程序员的共同点是离技术最近。为了转型成为这一类产品经理,程序员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和兄弟部门沟通的时候要非常搞笑准确的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推动项目不被block,久而久之,你就是半个产品经理了。

 

2IT非技术类员工

这一类的员工,就腾飞见到的,最容易转成自己常用的那个产品的产品经理。比如他见过市场部门的员工转成了运营平台的产品经理,销售员工转成了广告平台的产品经理,财务员工转成了税务平台的产品经理。多和自己常打交道的部门搞好关系,一旦他们有产品经理空缺,你又是深度用户又是自己人,能补缺的几率会大增。

 

3其他行业

腾飞觉得,如果是其他行业的话,可能要从你当前从事的行业起步。可能你不懂技术,甚至不懂IT行业,但是你的工作可能是和某个Business业务相关的。比如你如果是开超市的,你可能就有比较大的几率成为电商的产品经理,如果你是职业游戏玩家,你就有很大的几率成为游戏或者视频平台的产品经理。他以前在新浪工作时,大量门户部门的产品经理是从平面媒体转行过来的。比如女性频道的产品经理,以前很可能就是某个女性杂志社的编辑。新闻中心的产品经理,以前有可能就是某实时报刊的评论员。诸如此类的Domain Knowledge将成为你作为非相关人士转行的利器。

 

转自微信

猜你喜欢

转载自oncekey.iteye.com/blog/225016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