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MOOC 作业9

1.

假设CRC编码的生成比特模式G=100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数据D=1010101010,则CRC编码后<D,R>=?

(2)如果数据D=1010100000,则CRC编码后<D,R>=?

(3)如果接收端收到码字01011010101001,则该码字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差错? 

(4)如果接收端收到码字10010101010000, 则该码字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差错?

解:

1)利用G=10011去除10101010100000(1)R=0100(1)所以,CRC编码后<D,R>=10101010100100(1)

2)利用G=10011去除10101000000000(1)R=1001(1)所以,CRC编码后<D,R>=10101000001001(1)

3)利用G=10011去除01011010101001(1)得余式=0110,不为0000(1)因此该码字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差错。(1)

4)利用G=10011去除10010101010000,(1) 得余式=0000(1)因此该码字在传输过程中未发生差错。(1)


2.

假设在采用广播链路的10Mbps以太网中,回答下列问题:

(1)某结点连续第5次冲突后,按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选择K=4的概率是多少?相应地延迟多久再次重新尝试发送帧?

(2)如果连续第12次冲突,该结点最多延迟多久再次重新尝试发送帧?

解:

1)连续第5次冲突后,结点网卡从{0,1, 2,…, 31}中选择K,(1分)因此,选择到K=4的概率为1/32,(1分)相应地延迟时间为4*512/(10*10^6)=0.2048ms=204.8μs。(1分)

2)当连续12次冲突后,网卡将从{0,1, 2,…,10221023}中选择K,(1分)因此最多延迟时间是选择到K=1023,(1分)相应地延迟时间为1023*512/(10*10^6)=52.3776ms。(1分)


3.

某局域网采用CSMA/CD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传输速率为10 Mbps,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的距离为2km,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刻止,最短需经过多长时间?最长需经过多长时间?(假设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过程中,其他主机不发送数据)

(2)若网络不存在任何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太网数据帧向主机乙发送数据,主机乙每成功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立即向主机甲发送一个64字节的确认帧,主机甲收到确认帧后方可发送下一个数据帧。此时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上层协议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不考虑以太网帧的前导码)

解:

1)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单向传播延迟时间=2km/(200000km/s)=10μs;(1分)

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最短所需时间和最长所需时间对应下面两种极端情况:

主机甲和主机乙同时各发送一个数据帧,(1分)信号在信道中发生冲突后,冲突信号继续向两个方向传播。因此,双方均检测到冲突需要1个单向传播延迟,即10μs

因此,甲乙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最短需经过10μs。(1分)             

主机甲(或主机乙)先发送一个数据帧,当该数据帧即将到达主机乙(或主机甲)时,主机乙(或主机甲)也开始发送一个数据帧。(1分)这时,主机乙(或主机甲)将立即检测到冲突;而主机甲(或主机乙)要检测到冲突,冲突信号还需要从主机乙(或主机甲)传播到主机甲(或主机乙),(1分)因此,主机甲(或主机乙)检测到冲突需要2个单向传播延迟,即20μs

因此,甲乙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最长需经过20μs1分)             

2)以太网最大帧长为1518B;(1分)发送1518B的数据帧所用时间(传输延迟) =1518×8 bits/10 Mbps=1214.4μs;(1分)

发送64B的确认帧所用时间(传输延迟) =64×8bits/10Mbps=51.2μs;(1分)

主机甲从发送数据帧开始到收完确认帧为止的时间记为T总,则

T=1214.4+51.2+2×10=1285.6 μs;(1分)

1285.6μs内发送的有效数据长度=1518B-18B=1500B=12000bits;(1分)

因此,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12000bits/1285.6μs ≈9.33Mbps。(1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unruitian/article/details/8034956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