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边芹

今年的十一和中秋,是在祖国的北方大兴安岭度过的,期间的工作比较紧张,每天晚上做完工作或者总结之后,会有一种落寞的感觉,这种感觉上学期间更加明显,一般就是看看电影或者出去走走,看看世间百态;毕业后,工作和生活交织在一起让人无暇矫情,也许忙碌太久,突然离开了公司和家之后,抽个空闲就又开始落寞了,循着之前的惯性,下载个战争电影麻木一下自己,然而从没有过的感觉涌上来,情节、画面都那么无味,实在无法入眼;顺势拿起手机,开始看各种短视频,突然一个标题《比纸牌屋更黑暗的西方政治》,视频截图居然是一个外国人,于是点开来看,也就是这时候,我开始关注《中国青年网络公开课》,虽然不是每一节课都很深入浅出,但是期间看到了一个题目,感觉特别不想看,却鬼使神差的点开来看,也就是这节课,让我意识到,之前不以为然的大标题《如何抵御西方的精神殖民》,竟然然我感到深深认同;讲课的是郑若麟,一个旅居法国30年的记者,他的父亲,著名的文学翻译家郑永慧先生;,这样一个没有商业背景、没有娱乐圈背景的人,用事实和独立深入的思考,将一个我之前认为虚无缥缈的话题讲述的让人感同身受,醍醐灌顶;这之后,买了其推荐的书《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和《谁在导演世界》;在晚上捧着手机自我催眠的时候,拿起来读一读,不知不觉中,已经快读完了,因为逻辑和思路都是新的,所以读起来慢,却越发有滋味;因为没有读完,也没有上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所以,只就自身感受,对自己目前未解的现象发问,而不做定论(郑建议的:怀疑一切的精神,不盲从)。

1.周末体检,顺便买几个整理箱,突然发现,鼓楼附近的万隆,满街都是圣诞树,仔细观察,中年妇女带着自己的孩子逛着,孩子满眼都是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圣诞树、圣诞老人,作为大人的我们,也许会还会有些抵触,上一辈人基本无法理解,可是我们的后代、后代的后代呢?没年味、没意思的中国春节,是谁给下的结论?谁判定的我们之前的科技落后的同时文化也是落后的?

2.十月参加了一个论文会议ICUS2017,老外缺席,然而处理一个在读博士、我和另一个同事外,剩余的参会作者全程英语(基本上念的讲稿和PPT文字),主持会议的老师已经说过,可以用中文,但是也是先用英文征求大家意见后,再用中文。对于这个现象,我现在看来,不想下定论。

3.回想起读研期间,有时候太过较真一个问题时,前辈总是说“又得不了诺贝尔,干嘛那么拼?”,但是居然还有点认同,现在深究一下,为什么非要诺贝尔奖来定义中国人的成就?屠呦呦得奖就说明国内不重视科研?就能证明诺贝尔就是我们毋庸置疑的评判标准?那么前几年哪个分裂中国的人为什么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4.再看《战狼2》,如此得民意的电影,在国外播放的机会都那么少,而国外电影,无论多差,都能获得那么多中国观众?是我们不开放?;再看情节,有人质疑太过夸张,吴京打不死,那么吴京的回复也很有深度:就许美国人拯救世界,怎么打都不死,中国人就不行?

最近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让所少家长慌乱不知所错,让我想到每一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只有一次机会抚养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没有失败重来的机会,而我们唯一能获取经验的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的父母,在我们父母的人生经验基础上摸索进步,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华文化中将家庭看做是基本的社会单元,接下来才是个人,而国外崇尚个人自由(至少我们在国内得到的宣传是这样的基调),在物质极度丰富的社会下(通过战争和技术壁垒掠夺他国获取的财富)很多社会问题是被掩盖了的,并不能证明他们除了科技之外的其他东西都比我们好,我们至少应该冷静和理智的对自己文化进行判断,动不动就是“中国人素质差”、“中国人不行”、“美国制度好”等等,这难道不是文化自信的缺失吗?当然、也可是说是对自我的否定是为了进步,可是,真正的自我否定是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的,而往往大多数人更容易通过一两件小事,就给一个国家、民族下一个绝对的定论 ,这本身绝对不是正常的自我否定,而是深深的对“文化劣根”性的认同,而这正是那只看不见的手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几百年,慢慢消磨一个文明的自信和存在的根基;

但是,过于悲观并不是好事,因为通过我的观察,一个从没出过国的中国人的观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冷下来思考问题了,买国产车和手机的人越来越多,给自己民族妄下定论的人越来越少,来中国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我们得到的肯定也越来越多,我国在各个领域的成就也越来越突出,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举足轻重,记得《大国外交》纪录片中引用习总书记的讲话“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看到中国方案,听到中国声音,中国不能缺席。”,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的文化,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颠覆的,未来的中国必将走的越来越稳,国人必定会继续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同时接纳新事物以进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ujie126/article/details/7864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