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区块链》读书笔记

书籍框架

第一章 起源

账本演变

概述区块链最直接的词汇就是分布式账本,所以有必要从记账角度探寻其诞生的意义。

书中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账本的历史演变过程:

旧石器时代->死记硬背和心算

有生产者剩余后->简单刻画和直观绘图

刻画跟不上需求后->结绳记事,账本起源

原始社会末期->文字流水账

公元前五世纪->单式记账法

十二世纪左右->复式记账法

十九世纪左右->会计行业诞生

计算机普及后->会计电算化

如今->分布式共享账本

由此看来,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且有可以无限增加、加密且有序、去中心化的特点。

价值转移

互联网中有些信息,如视频、图片等能够被复制传播,而有些,如钱,则是不能被直接复制的。互联网善于处理信息分享,而不能解决价值转移。目前的价值转移往往不是直接传输,而是由一个中心化的第三方背书。

而区块链可以在没有第三方背书的情况下在开放式平台上进行远距离安全支付,且网络中所有授权参与者都保存着一份完全相同的账本,每一笔交易都有一个时间戳以防止重复。是纯粹的点对点价值转移体系。

信用成本

如今我们把信任托付给国家机构和大型企业,而区块链通过算法证明机制保证信任,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信用共识的问题。

技术创新

区块链是为了满足比特币的独特需求才被创造出来的,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

第二章 原理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就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每个节点都可以显示总账,然后维护总账,而且不能篡改账本,除非控制了超过51%的节点。

中心化:一家三口一人记账,容易出现问题;

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一家三口每人都记账,三个人都不能修改,不易出现问题。

解释比特币:

举例来说,一个城市五个人,A、B、C、D、E。A借给B一块钱,A说:我是A,我给B一块钱;B说:我是B,A给我一块钱。C、D、E听到后记录“某年月日,A借给B一块钱”。

在这里一块钱已经变成一个变量,可以被任何事物替代。

第一个听见并记录完成的人得到奖励,且给记录加上编号,下一个人再记录时要带着编号一起记录下去。这时比特币挖矿的简单说明。

分叉问题谁长听谁的。

双花问题不会出现。

在此给出文中引用文章的链接以供参考:http://www.sohu.com/a/109468851_163476

区块链如何运作

核心概念:

区块:基本结构单元,由包含元数据的区块头和包含交易数据的区块主体构成。其中区块头包括三组元数据:用于连接前面区块、索引自父区块哈希值的数据;挖矿难度、Nonce(随机数,用以工作量证明算法的计数器);能够快速总结并快速归纳校验区块中所有交易数据的Merkle树根数据。

关于Merkle树的进一步解释:https://blog.csdn.net/pony_maggie/article/details/74538902

区块链系统约每十分钟创建一个区块,包含这个时间段内全网发生的所有交易数据,从诞生至今形成了一条唯一的主区块链。

哈希算法:保证不被篡改的单向密码机制。特点为:加密过程不可逆、输入变化导致输出变化。区块链中计算出相同的哈希值说明区块链中信息没有被篡改过。

公钥和私钥:不对称加密方式。公钥用来加密、验章,私钥用来解密、签章。

时间戳:对应每一次交易记录的认证,证明其真实性。直接写在区块链中,故不可篡改。每个时间戳会将前一个时间戳也纳入其随机哈希值中。

Merkle树结构:利用其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存放所有叶子节点的值,并以此为基础生成一个统一的哈希值。验证时只需要验证Merkle树结构生成的统一哈希值即可,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比特币不是百分百匿名,对于个体来说某一地址的每项交易都永久保存于区块链中。区块链本质上时互相验证的公开记账系统,每个账号的每笔交易都被记录在全网总帐本中且人手一份,所有数据公开透明。

另书中提到预防加密攻击可以压缩重要文件然后随意改一个小众后缀,听起来很有道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6329973/article/details/8090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