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JVM调优一般都是针对堆内存的,以及堆内存的设置对GC的影响

1、为什么JVM调优一般都是针对堆内存的?

首先JVM的四部分组成:ClassLoader(类装载器)、Runtime data area 运行数据区、Execution Engine 执行引擎、Native Interface 本地接口。


其中运行数据区(Runtime Data Area)是JVM的内存管理区域,用于存储程序的数据和运行时信息。它包括方法区、堆、栈、本地方法栈和程序计数器等。

然后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堆内存的大小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程序的性能、内存利用率和稳定性。

大致因为包括:

1. 堆内存是存储对象实例的主要区域:在Java程序中,大部分的对象都是在堆内存中创建和销毁的。堆内存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可以创建的对象数量和对象的生命周期。因此,对堆内存进行调优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内存利用率。

2. 堆内存的大小决定了垃圾回收的频率和效率:JVM中的垃圾回收器负责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并释放堆内存。如果堆内存设置过小,垃圾回收的频率会增加,导致程序的暂停时间增加,影响程序的响应性能。通过调整堆内存的大小,可以平衡垃圾回收的效率和程序的响应性能。

3. 堆内存的分代结构:堆内存一般被划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不同代的对象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和回收策略。通过调整堆内存的大小和比例,可以优化不同代的对象分配和回收,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

2、堆内存溢出的整个过程

首先,堆内存溢出指的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申请的内存超出了堆内存的容量限制。这种情况下,Java虚拟机无法为新的对象分配足够的内存,从而导致程序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堆内存的大小可以通过JVM的启动参数进行设置。如果设置的堆内存大小不足以满足程序的需求,就有可能发生堆内存溢出。 
 
下面是堆内存溢出的整个过程: 
1. 程序开始运行,JVM为程序分配堆内存,其大小由启动参数决定。 
2.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创建了大量的对象并存储在堆内存中。 
3. 如果堆内存的大小不足以容纳这些对象,JVM会尝试进行垃圾回收来释放一些未使用的对象。 
4. 如果垃圾回收无法释放足够的内存,而且没有足够的连续内存空间来分配新的对象,就会发生堆内存溢出。 
5. JVM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程序终止运行。 
 
堆内存的大小设置对堆内存溢出有直接影响。如果设置的堆内存较小,无法满足程序的内存需求,就容易发生堆内存溢出。相反,如果设置的堆内存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对象,减少堆内存溢出的可能性。 

3、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的区别

1. 内存泄漏(Memory Leak): 
   - 定义:内存泄漏指的是程序中的对象在不再使用时仍然占用内存,而无法被垃圾回收器释放。这可能是由于对对象的引用未被正确释放或管理,导致垃圾回收器无法识别和清理这些未使用的对象。 
   - 示例:一个常见的内存泄漏示例是在使用集合类时忘记从集合中移除对象。如果不手动移除对象,集合会继续持有对这些对象的引用,导致它们无法被垃圾回收器回收。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MemoryLeakExample {  
      
    static class TestObject {  
        //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
        private double[] largeData = new double[10000]; 
    }  
  
    private static List<TestObject> testBucket = new ArrayLi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hile (true) {  
            TestObject obj = new TestObject(); 
            // 不断地向bucket中添加对象,且不会释放  
            testBucket.add(obj);  
            System.out.println("对象的数量:" + testBucket.size());  
        }  
    }  
}

这个程序会不断地创建 TestObject 的实例,并将它们添加到testBucket列表中。因为testBucket是一个静态变量,所以它的生命周期与程序的生命周期一样长。如果我们不断地向testBucket中添加新的对象而不释放旧的对象,那么内存中的垃圾数据将越来越多,最终可能导致OutOfMemoryError。

2. 内存溢出(Memory Overflow): 
   - 定义:内存溢出指的是程序在申请内存时超出了可用内存的限制,导致无法满足内存需求,从而引发异常。 
   - 示例:一个常见的内存溢出示例是在递归调用中没有正确的结束条件,导致无限递归,从而消耗完可用的堆内存。 

public class MemoryOverflowExample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er = 0;

    public void recursiveMethod() {
        counter++;
        recursiveMetho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moryOverflowExample example = new MemoryOverflowExample();
        try {
            example.recursiveMethod();
        } catch (Throwable e) {
            System.out.println("Stack count: " + counter);
            e.printStackTrace();
        }
    }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MemoryOverflowExample类,它有一个递归方法recursiveMethod()。每次调用该方法时,我们将计数器counter增加1,然后再次调用该方法。由于没有结束条件,该方法将无限递归下去。由于Java虚拟机分配的堆内存有限,当递归次数太多时,堆内存将被耗尽,从而导致内存溢出。

4、Java堆内存的设置,对GC的影响

1. 堆内存大小设置: 
   - Java堆内存的大小可以通过JVM的启动参数进行设置,主要包括最小堆内存(-Xms)和最大堆内存(-Xmx)。 
   - 最小堆内存指定了JVM在启动时分配的堆内存大小,而最大堆内存指定了堆内存的上限。 
   - 如果设置的最小堆内存过小,可能导致频繁的垃圾回收,影响程序的性能。如果设置的最大堆内存过小,可能导致堆内存溢出。 
   - 合理设置堆内存大小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避免频繁的垃圾回收和堆内存溢出。 
 
2. 堆内存对GC的影响: 
   - 堆内存的大小直接影响垃圾回收的效率和行为。 
   - 如果堆内存较小,垃圾回收会更频繁,因为堆内存容量不足时,需要更频繁地回收未使用的对象来释放内存空间。 
   - 较小的堆内存可能导致更短的垃圾回收停顿时间,但也会增加垃圾回收的执行时间,从而影响程序的响应性能。 
   - 如果堆内存较大,垃圾回收会相对较少,因为有更多的内存可用来存储对象。 
   - 较大的堆内存可能导致较长的垃圾回收停顿时间,但也会减少垃圾回收的执行时间,从而提高程序的响应性能。

3. 查看GC频率的方式:

  • 通过指定JVM支持将日志输出到控制台或指定的文件中,使用特定的启动参数可以实现。例如,使用-XX:+PrintGC -XX:+PrintGCDetails -XX:+PrintGCTimeStamps -XX:+PrintGCApplicationStoppedTime等参数可以输出具体的GC信息。
  • 可以使用jstat命令来查看GC的情况。具体的命令格式为jstat -gcutil [option] [Process ID] [interval] [count],其中option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参数。

5、Java堆内存调优的依据是什么?

Java堆内存调优的依据主要基于两个方面:性能和内存使用。堆内存调优的目标是在这两个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以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 
 
一个堆内存调优的例子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内存需求来调整堆内存大小。假设我们有一个Java应用程序,它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并且在内存中保持大量的对象。在初始阶段,我们可以设置较小的堆内存大小,以减少内存占用和垃圾回收的执行时间。然而,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我们可能会发现程序频繁进行垃圾回收,导致性能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增加堆内存的大小。通过增加堆内存,我们可以减少垃圾回收的频率,并提高程序的性能。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不要设置过大的堆内存,以免浪费资源和增加垃圾回收停顿时间。

6、Java 堆内存调优常用的命令

1. -Xms: 设置JVM的初始堆内存大小,例如 -Xms512m 表示初始堆内存为512MB。 
2. -Xmx: 设置JVM的最大堆内存大小,例如 -Xmx1024m 表示最大堆内存为1GB。 
3. -XX:NewRatio: 设置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内存比例,默认为2,表示新生代占堆内存的1/3。 
4. -XX:SurvivorRatio: 设置Eden区和Survivor区的内存比例,默认为8,表示Eden区占新生代的8/10,每个Survivor区占新生代的1/10。 
5. -XX:MaxTenuringThreshold: 设置对象进入老年代的年龄阈值,默认为15,表示对象经过15次Minor GC后进入老年代。 
6. -XX:PermSize: 设置永久代的初始大小,仅在JDK 8之前有效。 
7. -XX:MaxPermSize: 设置永久代的最大大小,仅在JDK 8之前有效。 
8. -XX:MetaspaceSize: 设置元空间的初始大小,JDK 8及以上版本使用。 
9. -XX:MaxMetaspaceSize: 设置元空间的最大大小,JDK 8及以上版本使用。 
10. -XX:+UseParallelGC: 使用并行垃圾回收器。 
11. -XX:+UseConcMarkSweepGC: 使用并发标记清除垃圾回收器。 
12. -XX:+UseG1GC: 使用G1垃圾回收器。 

13、jps:用于查看JVM中运行的进程状态,包括进程的ID、主类等。
14、jinfo:用于查看进程的运行环境参数,包括JVM启动参数、系统属性等。
15、jstack:用于查看某个Java进程内的线程堆栈信息,可以用来分析线程的执行情况。
16、jmap:用于查看堆内存使用状况,包括堆内存的详细分配情况和使用情况。
17、jstat:用于进行实时命令行的监控,包括堆信息以及实时GC信息等。可以使用jstat命令来查看GC的执行情况。

也可查看 JVM调优常用的工具JPS、JMAP、JSTAT、JSTACK和JCMD的使用详解

如下:堆内存设置样例:

nohup java -jar -Xmx1024M -Xms1024M -XX:+PrintGCDateStamps -XX:+PrintGCDetails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XX:HeapDumpPath=/test/logs/ -Dfile.encoding=UTF-8 YourApp-name.jar >/dev/null 2>& 1 &

在这个例子中: 

-XX:+PrintGCDateStamps:打印GC发生的日期和时间戳。
-XX:+PrintGCDetails:打印详细的GC信息,包括每个GC阶段的时间、内存使用情况等。
-XX:+UseParNewGC:使用并行新生代垃圾回收器。该垃圾回收器主要用于新生代的垃圾回收,可以与CMS垃圾回收器配合使用。
-XX:+UseConcMarkSweepGC:使用并发标记清除垃圾回收器。该垃圾回收器主要用于老年代的垃圾回收,可以与ParNew垃圾回收器配合使用。
-XX:ParallelGCThreads=8:设置并行垃圾回收的线程数为8个。这个参数用于控制并行垃圾回收的线程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XX:ParallelCMSThreads=16:设置并发标记清除垃圾回收的线程数为16个。这个参数用于控制并发标记清除垃圾回收的线程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些参数的设置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和硬件环境进行调整,以优化垃圾回收的性能和效果。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mosjob/article/details/13148335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