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必知必会系列:数据分区与分片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背景介绍

概述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数据处理成为当今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如何将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并快速查询是大型网站架构设计中的重要一环。而数据库分区(Partitioning)和分片(Sharding)是解决大数据管理问题的关键技术手段。本文将对两者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享。

分区与分片简介

分区

分区(Partitioning)是指按照业务规则将数据划分成不同的组或表,每个分区只存储和处理自己的数据,这样可以提高数据库性能,尤其是在读取和写入时。例如,在订单表中,按照订单日期来把历史数据拆分成不同月份的子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升查询效率。一般情况下,一个表最多只能包含1024个分区。

分片

分片(Sharding)是将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按照水平切分,将各个分片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这既能增加系统容量,又能够有效避免单点故障。采用分片方式后,同一个分片中的记录将被分配到相同的分片键所在的分片上,因此可以利用服务器资源更充分地利用硬件性能。一般情况下,一个分布式数据库通常由多个分片组成,这些分片可以横向扩展或纵向扩展,以提供更高的吞吐量和可用性。

分区与分片的优劣

分区与分片的优点

  • 数据冗余:通过分区,可以将数据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子集,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物理设备,达到数据冗余的目的;通过分片,可以将数据分布到多个物理节点上,降低单节点处理压力,同时还能提供横向扩展能力。
  • 负载均衡:如果应用有读写分离要求,通过分区可以实现数据的主备复制;通过分片可以将负载均匀地分布到多个物理节点上,从而提升整体系统的吞吐量及处理能力。
  • 便于维护: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只需要修改相应的分区或分片即可,其他分区或分片的数据不会受到影响,也不会造成额外的损失。
  • 提高可用性:当某个分区出现故障时,不影响其他分区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分区与分片的缺点

  • 数据迁移复杂度:由于分区与分片都是为了提高数据库性能而引入的技术手段,因此对于大数据量的数据库来说,数据迁移的复杂度可能会很高,耗费时间较长。同时,分区与分片并不能完全替代索引优化及数据库设计的相关优化措施。
  • 需要考虑的数据分布规则:很多时候,数据分布的规则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比如按范围划分、按特定字段划分、按照某种算法规则划分等,所以需要根据业务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分布策略。
  • 分区与分片带来的性能开销:分区与分片都要进行分割和分配,这就意味着数据的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都会涉及到数据迁移,这样势必会带来性能上的开销。另外,对事务的支持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使用场景

数据库分区与分片的适用场景主要有以下四种:

  • 把数据按照业务规则划分为多个子集:这种场景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中的分区功能,它将数据按照分区列的值的范围分成若干个分区,然后再在每个分区内建立索引,实现了范围查询和关联查询的高性能。此外,也可以利用分区对数据进行分层存储,比如在一个分区中存放热门数据,在另一个分区中存放冷门数据,从而减少磁盘 IO 的压力。
  • 对数据进行水平切分:这种场景常见的就是搜索引擎、分布式文件系统、缓存系统等,它们都可以将数据分布到不同的机器上,来提升整体系统的性能。例如,百度的搜索引擎将搜索结果的数据按照域划分成多个子集,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中,以减少网络延迟和响应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 将数据分布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例如,MongoDB 中提供了 sharding 功能,使得一个 MongoDB 集群可以分布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实现横向扩展。同时,Apache Hadoop 也支持分布式文件系统 HDFS,它可以将文件数据分布到多台服务器上,实现数据存储的容错性及可靠性。
  • 在单个物理节点上模拟分布式数据库:分区与分片虽然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但同时也会产生单点故障的问题,特别是在采用多副本机制以应对单点故障的时候。这时,可以使用基于主从复制架构的数据库系统来缓解单点故障问题。

分区与分片的基本原理

分区原理

什么是分区?

分区即把数据划分到不同的区块或子集中,使得查询和操作变得更快、更容易控制,并可以实现高可用和伸缩性。

为什么要分区?

单个表的数据量太大时,数据库的查询和写入性能就会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数据划分到多个区块中,每个区块只存储和处理自己的信息,这样查询和写入操作可以只在当前需要访问的数据集上进行。另外,还可以通过分区提高系统的伸缩性,通过添加新的分区可以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通过移除分区可以实现动态伸缩。

分区的优点
  • 提高查询性能:通过分区,可以把数据划分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小集合,可以减少扫描表的时间,从而加快查询速度。
  • 可实现数据冗余:通过分区,可以实现数据存储的冗余,将数据保存到多个磁盘上,避免单一磁盘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
  • 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当某个分区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分区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性。
    分区的缺点
  • 创建分区表需要较长时间:创建分区表需要先对表进行重建,这就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影响数据库的可用性。
  • 不利于查询分析: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查询,都无法准确评估每个分区的数据量大小,这样就无法合理安排资源分配。同时,当数据量较大时,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分片原理

    什么是分片?
    分片是把数据分布到多个节点上。
    为什么要分片?
    单机数据库的性能瓶颈是 CPU 和内存,随着数据量的增大,CPU 和内存的性能越来越差。为了提高数据库的处理性能,需要把数据分布到多台计算机上,每台计算机具有更好的硬件配置,这就是所谓的分片。
    分片的优点
  • 提高系统的性能:通过分片,可以把数据分布到多台计算机上,每个计算机具有更好的硬件配置,可以充分利用硬件资源,提高处理性能。
  • 便于横向扩展:当新增节点时,只需对现有节点做简单配置,不需要对整个数据库做重新分区,实现数据库的实时横向扩展。
  • 可实现数据保护:当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不影响其他节点的服务,从而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性。
  • 更灵活的数据分布:通过分片,可以实现数据的动态分流,可以根据负载调整数据分布,使得负载均匀分散到各个节点上。
    分片的缺点
  • 分片需要考虑数据分布规则:分片需要确定分片键值,这需要考虑业务逻辑和数据分布的规则。
  • 分片增加了复杂性和开发难度:由于数据分片,导致数据的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都需要做到数据的同步和一致,这就增加了开发难度。
  • 分片对应用程序的支持需要特殊处理:应用程序需要适配分片,才能正确地访问数据。

分区与分片的总结

分区与分片是两种数据库设计技巧,可以有效地解决大数据量下的查询、写入、维护等问题。采用分区与分片之后,数据库的存储空间可以进一步扩大,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但是,过多的分区和分片又会带来一些额外的复杂性和管理问题,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结合业务场景进行合理的设计。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35949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