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项目实战:一个图像分类器的构建过程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图像分类是一个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于其高度非线性和多样性特征,通常需要借助大量的训练数据和复杂的算法才能完成图像的准确识别。本文将通过一步步地构建一个简单的图像分类器,逐渐探讨该领域的基本概念、术语、核心算法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希望对初涉机器学习领域的读者有所帮助。

2.基本概念

2.1.什么是图像分类?

图像分类(Image Classification)是指对输入的一组图像进行分类并确定其所属类别。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任务,其目标是识别图像中的各种物体及其所在位置,应用范围从广泛、简单到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现象都可以归于某一类或多类。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系统中,识别车辆前方是否有遮挡、识别路牌标识、识别停车标志等都是图像分类任务。

2.2.图像分类任务的特点

图像分类任务的主要特点包括:

  • 多样性:不同类型的对象和场景会导致图像数据呈现出多种的模式。
  • 模糊性:图像的各种原因可能使得它们看起来比较模糊。
  • 小目标:图像中会出现一些小目标。
  • 全景拍摄:视角变化可能会导致图像看起来非常不清晰。
  • 不规则形状:对象可能会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如图像中的文字或者椭圆形状。
  • 环境变化:图像可能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拍摄的,或者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获取的。

    2.3.图像分类算法

    图像分类算法又分为基于结构的算法和基于学习的算法两大类型。

    2.3.1.基于结构的算法

    基于结构的算法就是利用已有的手工设计的特征,直接从图像的像素值、颜色分布等进行分类。这种方法一般采用特征工程的方式提取有效的特征,然后运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或随机森林进行分类。比如,Viola-Jones算法就使用了Haar特征作为基本特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人脸检测。

    2.3.2.基于学习的算法

    基于学习的算法则是使用训练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训练,进而对新的输入图像进行分类。与基于结构的算法相比,基于学习的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噪声、缺少样本和数据稀疏等问题,并且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数据。目前最流行的基于学习的图像分类算法有K近邻法(k-NN)、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K近邻法为基础,构造一个简单的图像分类器。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将只讨论K近邻法的简单实现版本,并不会涉及到复杂的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技术。

3.算法原理和流程

3.1.K近邻法简介

K近邻法(K Nearest Neighbors, KNN)是一种常用的分类算法。它通过计算样本集中每个测试样本与各个样本之间的距离,找出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并从这K个样本中选择“多数”的类别作为测试样本的预测类别。因此,KNN算法可以看作是一种lazy learning的方法,即它并不需要训练,可以直接使用新数据进行预测。

3.2.KNN的基本流程

  1. 数据准备阶段
    • 将原始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放入内存;
    • 为训练样本集构造数据结构——KDTREE;
  2. 分类阶段
    • 对测试样本集中的每一个测试样本,计算其与所有训练样本之间的距离;
    • 根据距离排序,选取距离最小的K个训练样本;
    • 通过投票的方式,对这K个训练样本的类别进行计数;
    • 返回K个样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作为测试样本的预测类别。

其中,距离计算方式可以使用L1距离、L2距离或欧氏距离等。K值也称为近邻数量,常用取值为5、7、9等。

3.3.KNN的优缺点

3.3.1.KNN的优点

  • 简单直观:KNN算法容易理解,运算速度快,易于实现。
  • 可用于小样本数据集:当训练样本集较小时,KNN算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 模型鲁棒性高:在特征空间较低维时,KNN算法仍然有效,对异常值不敏感。

    3.3.2.KNN的缺点

  • K值的选择:K值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模型效果。
  • 训练时间长:当训练样本集较大时,KNN算法耗费大量时间。
  • 样本依赖性强:KNN算法对于样本分布的依赖性较强,对样本的分布有较强的要求。

4.KNN实现代码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spatial import cKDTree

class knn_classifier():

    def __init__(self):
        pass

    def fit(self, X_train, y_train):
        self.tree = cKDTree(X_train) # build a KD tree from training data
        self.y_train = y_train

    def predict(self, X_test, k=5):
        dists, inds = self.tree.query(X_test, k=k) # calculate distances and indices of the nearest neighbors

        y_pred = []
        for i in range(len(X_test)):
            neighbor_labels = self.y_train[inds[i]]
            labels, counts = np.unique(neighbor_labels, return_counts=True)
            max_label = labels[np.argmax(counts)] # find the most frequent label among the k neighbors
            y_pred.append(max_label)

        return y_pred

if __name__ == '__main__':

    # load the datase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fetch_openml
    mnist = fetch_openml('mnist_784')
    X_train = mnist['data'][:5000] / 255.0 # normalize the input features to [0, 1]
    y_train = mnist['target'][:5000].astype(int)
    X_test = mnist['data'][5000:].reshape(-1, 28*28).astype(float) / 255.0
    y_test = mnist['target'][5000:]

    # train a knn classifier on MNIST dataset
    clf = knn_classifier()
    clf.fit(X_train, y_train)
    y_pred = clf.predict(X_test)

    accuracy = (sum([1 if pred==true else 0 for pred, true in zip(y_pred, y_test)])) / len(y_test)
    print("The test accuracy is:", accuracy)

5.未来展望与挑战

5.1.KNN的改进

KNN算法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 速度慢:当训练样本集很大时,KNN算法的运行速度较慢,尤其是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速度很慢。
  • 样本依赖性弱:KNN算法对训练样本的依赖性较强,即如果样本的分布发生改变,knn模型需要重新训练。
  • 只考虑特征值:KNN算法仅考虑样本中的特征值,忽略了样本的上下文信息,因此在遇到新的数据时,分类准确率较差。

为了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些改进的KNN算法,如K-means、层次聚类、局部敏感哈希等。这些算法的目的是减少训练时间、增强模型鲁棒性、增加样本的上下文信息,提升分类性能。

5.2.深度学习与图像分类

随着传感器、存储器、处理器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图像数据以多媒体格式存储,带来了海量图像数据的爆炸式增长。这就需要越来越精细的图像分类模型来处理这些数据。当前,深度学习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技术正在成为图像分类领域的热门话题。CNNs利用卷积运算提取局部区域的特征,通过连接神经元实现特征映射,实现端到端的特征学习和分类预测。虽然CNNs的准确性和效率都远超过传统的图像分类方法,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首先,如何利用大量的训练数据、成千上万的训练样本以及超级多的特征提取能力构建一个足够大的CNN模型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如何在保证模型的准确性的前提下缩小模型的大小、降低计算资源占用、提升效率,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另外,如何对CNN模型进行剪枝、微调、数据扩充等技术来提升模型的泛化性能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二。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350470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