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与演进

基础概念

色彩空间

  1. RGB
    红绿蓝,RGB24就是常见的用24位,每个用0~255表示。 RGB32就是加上Alpha通道,好像就是透明值。
  2. YCbCR/YUV
    解决黑白电视不能接收彩色信号问题。Y是亮度,U、V是色彩。

视频

即图像叠加

I帧 关键帧,参考帧。压缩效率低,无需参考其他图像,可作为参考图像。
P帧 前向预测帧,依赖前面的帧,可作为参考图像
B帧 双向预测,依赖前、后的帧,不能作为参考图像

图像编码

不压缩文件会很大,所以需要编码压缩。

  1. 空间冗余,相邻点相近或相同,有空间相关性
  2. 时间冗余,同一位置相邻帧之间相近或相同
  3. 结构,有纹理结构?感觉像空间冗余
  4. 知识,利用先验知识
  5. 视觉冗余,人眼对高频信号不敏感;对亮度比色度敏感

编码格式

  1. png,无损压缩,压缩效率较低
  2. jpeg,有损压缩,不支持透明图片
  3. Bitmap,无损,压缩效率低
  4. Webp,耗时久

jpeg压缩

  1. RGB转YUV,人眼对亮度信息敏感度高于色度信息,专成YUV后,将YUV444转为YUV420,即4个Y共用一组UV。压缩了UV信息
  2. DCT,离散余弦变换。把88的YUV各值矩阵转换为88的表示频率的矩阵(离散余弦变换具有很强的"能量集中"特性:大多数的自然信号(包括声音和图像)的能量都集中在离散余弦变换后的低频部分),这个矩阵左上角是低频数据,右下角是高频数据。(高频是指变化剧烈的地方,如边缘、轮廓
  3. 量化。
    1. 稀疏矩阵能高效压缩
    2. 量化舍弃不敏感数据,把矩阵转为稀疏矩阵。
    3. 做法:对应位置除以量化表的对应值。
    4. 在jpeg中,量化是规定好的,据说是大量试验得出的。像尼康、佳能等厂商都有自己的量化表,量化表区别就是对不同频率数据的压缩程度不同。

Webp压缩

压缩大小只有jpeg的2/3
相比jpeg,加了帧内预测和分块。

  1. 分块在亮度用16*16了,uv还是8*8,因为现在图片大了,空间相关性需要用更大的块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更大了。HEVC可以动态调整这个分块大小,根据图像大小决定。
  2. 帧内预测,帧帧内利用已经编码的块对当前编码块进行预测,找到最优模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haoBuDaoFangXia/article/details/8899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