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真正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课程笔记

Learning How to Learn是Coursera平台上最热门的在线课程之一。当年本来只是看这个课程标题很有意思,所以抱着猎奇的心态点进去随便看看,没想到还真有点东西。

简单来说,这门课程是以大脑认知的底层科学原理为基础,介绍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如果说我们平时掌握的各种技能是“术”,那这门课程讲的是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技能的“道”。

下面把之前听课做的笔记简单总结一下:

如何克服拖延症

拖延症的成因是当我们去做一件特别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会触发大脑的痛觉区域,因此大脑会让我们去做其他事情来避免疼痛。

但是,一旦我们真正开始去做这件事情之后,不适感就会很快消失。

所以就引申出几个克服拖延症的小技巧

  1. 番茄工作法。用一个计时器,设定为2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排除干扰,集中精力,之后给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休息奖励。
  2. 不要专注于product,或者result,而是专注于process,或者说过程。比如当我们写作业的时候,一旦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就会觉得很厌烦,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想着:我要花1小时来学习,而不去在乎最后的结果,就可以更快的进入状态,避免受到厌烦情绪的负面影响。
  3. 拖延症的本质是不好的习惯。习惯的四大因素:cue(暗示)-routine-reward-belief。所以为了改变这一坏习惯,我们需要重塑习惯。包括远离会分散精力的暗示,比如把手机放到抽屉里;改变遇到暗示之后的反映,比如听到手机响起也不去看他;为自己的改变做出奖赏,比如奖自己一杯咖啡;保持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战胜拖延症。

其实关于这一部分,我的前老板有句话说的挺有意思:“把敏捷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只要把敏捷思维贯彻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就不会有拖延的问题了。

记忆

重复练习可以巩固记忆。比如做题,先看着答案学会怎么做,再不看答案回忆做法,最后甚至可以尝试解决相关的问题,如此重复,可以加深对问题解法的理解。

同时,结合番茄工作法,在专注学习一段时间后,稍作放松,让大脑的发散思维帮助我们完成对概念的理解。

利用重复的时间间隔巩固记忆。想要让学习的内容从工作记忆进入长期记忆,我们需要一种间隔重复的技巧。比如背单词,相比于一天内重复20次背一个单词,不如在一周内每隔几天重复一次。

睡眠

长时间的清醒会在大脑中产生毒素,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清除毒素。所以在参加考试之前,适当小睡一会是很有用并且正确的。

同时,睡眠还可以帮助大脑强化记忆所学习的内容,在睡前复习学过的知识,甚至暗示自己想要梦到这些学过的内容,将更加有助于记忆的形成。

让大脑构建信息块(chunk)

相比反复的阅读,在一次阅读之后尝试回忆读到的内容,更有助于我们在脑中组建信息块,加深理解。

同样地,看懂了答案并不代表掌握了知识,因为并没有在大脑中建立信息块的联系,最终只会产生自欺欺人的效果。理解、练习、重复三者相组合才能帮助我们建立信息块之间的连接。

一种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知识的方法就是do testing(又一个和软件开发类似的点~)。

同时,我们总是会在学习场所与所学到的知识之间建立联想,这样的后果就是一旦环境变化,就有可能回想不起来学过的内容,所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去回忆学过的东西是个好习惯。

过度学习与刻意训练

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知识,但是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内容,就会造成过度学习的后果,会让我们自以为掌握了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刻意训练,练习那些更为困难的内容。

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

闭上眼睛,让大脑随意思考,再即将睡去的时刻聚焦思维,整理发散的内容

平衡生活与学习

准备一个日程本,每周写下一个计划,然后每天在睡前,注意一定要在睡前,写下你明天要完成的工作。

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可以避免你在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其他事情。

计划中的项目不要太多,有的是结果导向,有的只是过程导向。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给自己定下一个完成每日计划的时间。

在学习与工作之中插入一些需要体力劳动的工作,这可以帮助你劳逸结合。

另外,把最难的事情放到早上去做,往往有奇效。

其他

  • learning by doing,并且有专家的指导,这是最佳的学习方法。
  • 运动可以让我们转换思维,迸发新的灵感,这是因为在运动时海马体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
  • 工作中经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任务,任何人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学会如何快速从一个任务切换到另一个任务,在此之前,学习如何统筹这些任务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喧闹的白天工作之后,合理利用夜晚的时间来反思总结白天的工作也是很好的做法。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分享各类音视频、移动开发知识,以及名企内推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帮到你了?可以扫描如下二维码进行打赏,打赏多少您随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nonmarking/article/details/121326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