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36-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28436-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符合 GB 20600—2006 的 VHF、UHF
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技术要求与
测量方法。对于能够确保同样测量不确定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以采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标准

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VHF、UHF
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设计、生产、使用、运行和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113.101—200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1部分:无线电骚

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

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4433—1993 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

GB17625.1—2003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 A)

GB17625.2—2007 电磁兼容 限值 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 A
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

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试验

GB 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GB/T 28436—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3 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频率合成 frequency synthesis

通过和基准频率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获得与该基准频率同等精确度和稳定度的频率信号。

3.1.2

effective bandwith

相对信号中心频率幅度衰减3 dB 所对应高端与低端频率的差值。

GB/T 28436—2012

3.1.3

带肩 shoulder attenuation

偏离中心频率某一规定值的带外频率点相对于中心频率点的平均功率变化量,单位为分贝(dB)。

3.1.4

带内频谱不平坦度 in band spectrum ripple

带内信号各频点平均功率相对于中心频率的幅度变化量,单位为分贝(dB)。

3.1.5

带外杂散 out of band emissions

带外泄漏信号功率与带内数字信号功率的比值,单位为分贝(dB)。

3.1.6

峰值平均功率比 peak average power ratio

调制信号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的比值,单位为分贝(dB)。

3.1.7

互补累积分布函数 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用于分析调制信号峰值功率数值统计特性的一种函数。

3.1.8

调制误差率 modulation error ratio

调制信号理想符号矢量幅度平方和与符号误差矢量幅度平方和的比值,单位为分贝(dB)。

3.1.9

伪随机序列 pseudo random sequence

具有良好随机性和接近于白噪声的相关函数,并且有预知的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的二进制数据流。

3.1.10

电磁骚扰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

注:电磁骚扰可能是电磁噪声、无用噪声或传播媒介自身的变化。

[GB/T 4365—2003,定义161-01-05]

3.1.11

[电磁]发射 (electromagnetic)emission

从源向外发出电磁能的现象。

[GB/T 4365—2003,定义161-01-08]

3.1.12

(无线电通信中的)发射 emission(in radio communication)

由无线电发射台产生并向外发出无线电波或信号的现象。

[GB/T 4365—2003,定义161-01-09]

3.1.13

(对骚扰的)抗扰度 immunity(to a disturbance)

装置、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GB/T 4365—2003,定义161-01-20]

3.1.14

免测频段 RF exclusion band

在电磁兼容测量项目中,对于工作频率低于2.7 GHz
的无线设备,或工作频率在2.7 GHz 以上但 射频带宽延伸到2.7 GHz
以下的设备,在免测频段中不需进行电磁发射试验和抗扰度试验,或不作限

值要求。

GB/T 28436—2012

3.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c 中心频率处信号幅度

Amax 带内信号最大幅度

Ami 带内信号最小幅度

Ap 幅度差

C 载波数量

fc 信号中心频率

fcmax 最大输出工作频率

fcmin 最小输出工作频率

fkc 工作频率参考

Np 本振相位噪声

P 信号功率

PpA 下邻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PMAGE 镜像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Pmax 带内信号最大功率

Pmi 带内信号最小功率

PsH 二次谐波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Pm 三次谐波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PuA 上邻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Vpp 峰-峰幅度

Tdelay max 最大延迟时间

Tielay tmnsmitted 分配网传输延迟时间

3.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 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

ALC 自动电平控制(Auto Level Control)

ASI 异步串行接口(Asynchronous Serial Interface)

BER 误 比 特 率(Bit Error Rate)

CCDF 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D/A 数模转换(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ing)

FEC 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IF 中频(Intermediate Frequency)

MER 调制误差率(Modulation Error Ratio)

MFN 多频网(Multi Frequency Network)

MLC 手动电平控制(Manual Level Control)

NR 准正交编码(Nordstrom Robinson)

PAPR 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Average Power Ratio)

pps 秒脉冲(pulse per second)

QAM 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RBW 分辨率带宽(Resolution Bandwith)

GB/T 28436—2012

RF 射频(Radio Frequency)

SFN 单频网(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SIP 秒帧初始化包(Second frame Initialization Packet)

TS 传送流(Transport Stream)

UHF 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

VHF 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

4 技术要求

4.1 综述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的核心,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性能和地面数字电视

网络覆盖效果。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包括符合GB 20600—2006 规定的基带处理及 D/A、
频率合成及上变频、 射频输出放大和监控系统等功能模块,完成从基带 TS
输入数据码流到符合 GB 20600—2006 规定的

UHF 或 VHF 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RF
信号的转换。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框图见图1。

注:IF 监测输出为可选部分。

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框图

4.2 一般要求

4.2.1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要求如下:

a) 环境温度:

正常工作:5℃~45℃;

允许工作:0℃~50℃。

b) 相对湿度:

正常工作:≤90%(20℃);

GB/T 28436—2012

允许工作:≤95%(无结露)。

c)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4.2.2 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要求如下:

a) 电压幅度:176 V~264 V AC;

b) 电压频率:50 Hz±1 Hz。

4.2.3 接口要求

接口要求如下:

a) 数据输入采用ASI 接口,BNC 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75Ω;

b) 10 MHz时钟输入采用BNC 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50Ω,AC 耦合,Vpp≥600
mV;

c) 1 pps输入采用BNC 接头,阴型,TTL 电平,输入阻抗为50 Ω;

d) 射频输出采用SMA 或 BNC 或 N 型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 Ω;

e) 监测输出采用SMA 或 BNC 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 Ω;

f) 遥控、监控接口采用RS232 或 RS485 或 RJ45, 其中 RS232 采用DB9
接头,阳型;RS485 采用 DB9 接头,阳型或阴型。

4.3 功能要求

4.3.1 工作模式

支持GB 20600—2006
规定的全部工作模式。在各种工作模式下激励器开始调制的第一个超帧为

0号,即偶数超帧。

各种工作模式下,系统(8 MHz 带宽)最大净码率参见附录 A。

4.3.2 码流备份和切换

至少提供两路 ASI 数据输入互为备份,并具有手动和自动切换功能。

4.3.3 预校正

具有线性和非线性预校正功能。通过预校正,可改善发射机输出信号的频谱特性。

4.3.4 工作频率范围

符合GB/T 14433—1993 规定。

4.3.5 频率参考源

有外参考源时,激励器优先使用外部参考源;无外参考源时,激励器将启用内部参考源。内外参考

源可手动或自动切换。

4.3.6 功率控制

提供手动电平控制(MLC) 和自动电平控制(ALC) 功率控制方式。

4.3.7 监控和报警

提供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监控系统检测激励器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生异常情况时,给出报警指

GB/T 28436—2012

示,报警情况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端口进行查询。监控内容和报警条件见表1。

1 监控内容及报警条件

监控内容

报警条件

码流输入

输入中断、非TS流格式、输入码率大于最大净码率

参考时钟

失效

射频本振

失锁

温度告警

过热

单频网状态

无法解析SIP

4.3.8 自动保护

提供自动保护功能。当激励器的某些部件发生严重故障时(如输出过载、功放过热等),或由于外部
原因造成激励器损伤时,或由于TS
流出现中断时,监控系统会自动切断激励器的射频输出或关机,避

免进一步的损害。

4.3.9 监测输出

提供10 MHz 监测输出、本振监测输出、IF 监测输出(可选)和RF
监测输出。监测输出信号用于系

统设备性能测量、实时监控和广播网络运营维护。

4.3.10 组网方式

支持多频网(MFN) 或单频网(SFN) 组网方式,其中SFN 组网方式要求应符合
GB/T 28436—2012

的有关规定。

在单频网模式下,为保证所有入网的激励器传输的数据一致,应将检测到的 SIP
包重新更换为 MPEG-2
的空包格式,该空包包头的四个字节以16进制表达为0x47、0x1F、0xFF、0x10,该空包剩余的

184字节均为0xFF, 见图2。同时 SIP
包更换后的空包作为开始调制的第一个数据包。

1 2 3 4 5~188

0x47

(AXIF

OxFT

0x10

OxIiF…OxliF

2 单频网模式下 SIP 包替换成的空包格式

在单频网模式下,Tdelaymax”包含了激励器基带处理所需要的延时, Tieaymax
的设置范围为 (Taeay transmitted²+30.000ms)到999.999 ms, 此处的30.000
ms 是约定的激励器基带处理最大延时。为
保证各种不同激励器调制数据输出时刻保持一致,应保证当前 SIP
包更换后的空包所在信号帧的第一 个符号经过成形滤波处理后在 Teymax
时刻输出,该符号的输出时刻与 Teymax 时刻的误差在±1μs

之内。

4.4 性能要求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性能要求见表2。

  1. 最大延迟时间是指各发射机TS 节目流相对于基准时钟信号源的1 pps
    统一发射的时间。

  2. 分配网传输延迟时间是指 TS
    节目流由单频网适配器发出后经过分配网络传输的时间。

GB/T 28436—2012

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性能要求

序号

项 目

指标

1

工作频率

符合GB/T 14433— 1993有关规定

2

单频网模式频率调节步长

1 Hz

3

频率准确度

对于MFN模式,频率准确度:±100 Hz;

对于SFN模式,频率准确度:±1Hz

4

频率稳定度(3个月)

采用内部参考源时,频率稳定度:1×10-7;

采用外接参考源时,频率稳定度:1×10-10

5

输出功率

≥0 dBm

6

输出功率稳定度(24小时)

在±0.3 dB以内

7

射频有效带宽

7.56 MHz

8

滚降系数

0.05

9

信号带肩(f. ±4.2 MHz)

≤-48 dBc

10

带内频谱不平坦度(f. ±3.591 MHz)

在±0.5 dB以内

11

带外杂散

邻频道带内无用发射功率

低于带内信号功率50 dB

邻频道带外无用发射功率

低于带内信号功率55 dB

12

本振相位噪声

≤-60 dBc/Hz(在10 Hz处);

≤-75 dBc/Hz(在100 Hz处);

≤ -85 dBc/Hz(在1kHz处);

≤ -95 dBc/Hz(在10kHz处);

≤ - 110 dBc/Hz(在100kHz处);

≤ - 120 dBc/Hz(在1MHz处)

13

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

满足CCDF曲线模板要求,见图3

14

调制误差率(MER)

≥36 dB

15

单频网时延调整范围

0 ms~969.9999 ms

16

单频网模式下第一符号输出时刻与Tdelay max的误差

±1μs

17

单频网时延调整步进

100 ns

累积板率及峰值平均功率比/dB

3 CCDF 曲线模板

GB/T 28436—2012

4.5 电磁兼容性要求

4.5.1 免测频段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免测频段为激励器被指定的工作频段。

4.5.2 电磁环境

如无特别声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使用的电磁环境应属 E5,
故下文所列发射限值及抗扰度

测量级别均对照E5 等级执行。

电磁环境详细说明参见附录 B。

4.5.3 端口

对应图1,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各功能接口归类为电磁兼容试验端口,见表3。

电磁兼容试验端口详细说明参见附录B。

3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接口归类

电磁兼容试验端口的归类

对应激励器接口

信号/控制端口"

ASI输入

10 MHz参考输入
1 pps

交流电源端口

电源

机壳端口

机壳

通信端口b

接地端口"

直流电源端口

天线端口b

此类端口的电磁兼容性试验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必选项目。

当受试设备具备该端口时,可依照GB/T 19954.1—2005或GB/T 19954.2—2005要求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

否则不作要求。

4.5.4 电磁发射限值要求

4.5.4.1 机壳端口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机壳端口的辐射发射限值见表4。

4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机壳端口的辐射发射限值

测量项目

频率范围

限值

E1~E3

限值

E4~E5

适用标准

射频电磁场(3m)

30 MHz~230 MHz 40 dBμV/m

准峰值

50 dBμV/m

准峰值

GB 9254—2008

230 MHz~1 GHz 47 dBμV/m

准峰值

57 dBμV/m

准峰值

GB/T 28436—2012

4.5.4.2 交流电源端口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交流电源端口传导发射限值见表5。

5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交流电源端口传导发射限值

测量项目

频率范围

限值

E1~E3

限值

E4~E5

适用标准

谐波电流

按照适用标准

按照适用标准

按照适用标准

GB 17625.1—2003

电压波动

按照适用标准

按照适用标准

按照适用标准

GB 17625.2—2007

传导发射"

0.15 MHz~0.5 MHz 66 dB~56 dBμV准峰值 56 dB~46 dBμV平均值 79 dBμV准峰值 66 dBuV平均值

GB 9254—2008

0.5 MHz~5 MHz 56 dBμV准峰值 46 dBμV平均值 73 dBμV准峰值 60 dBμV平均值
5 MHz~30 MHz 60 dBμV准峰值 50 dBμV平均值

限值随频率的对数线性减少。

4.5.5 电磁抗扰度试验要求

4.5.5.1 性能判据

每项抗扰度试验的结果评价基于下面的标准:

a) 性能判据 A: 激励器在技术要求限值内性能正常;

b) 性能判据 B:激励器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

c) 性能判据C:
激励器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在操作者干预或系统复位后恢复;

d) 性能判据D:
激励器因设备元件或软件损坏或数据丢失而造成不能自行恢复至正常状态。

4.5.5.2 机壳端口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机壳端口抗扰度要求见表6。

6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机壳端口的抗扰度要求

试验项目

频率范围

测量等级

E1~E3

测量等级

E4

测量等级

E5

适用标准

性能判据

射频电

磁场"

(3 m)

80 MHz~1 GHz 3 V/m 1 V/m 10 V/m

GB/T 17626.3—

2006

A

1.4 GHz~2 GHz 3 V/m

无对应测量

3 V/m
2.0 GHz~2.7 GHz 1 V/m

无对应测量

1 V/m

静电放电

按照适用标准

4 kV:接触放电; 8 kV:空气放电

2kV:接触放电;

4 kV:空气放电

4kV:接触放电;

8 kV:空气放电

GB/T 17626.2—

2006

B

载波信号采用频率为1kHz,80%幅度调制的正弦波信号;测量等级指非调制载波信号的值。

GB/T 28436—2012

4.5.5.3 信号或控制端口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信号或控制端口的抗扰度要求见表7。

7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信号或控制端口的抗扰度要求

试验项目

频率范围

测量等级

E1~E3

测量等级

E4

测量等级

E5

适用标准

性能判据

电快速瞬变脉冲

群共模 … ·b

按照适用标准

0.5 kV(峰值) 1 kV(峰值)

GB/T 17626.4—

2008

B

射频共模 · de.

0.15 MHz~80 MHz 3 V 1 V 10 V

GB/T 17626.6—

2008

A

仅应用于连接电缆的端口,其总长度根据厂商的要求超过3m的情况。

单个脉冲的上升时间为5ns,脉冲持续时间(50%值)为50ns,重复频率为5kHz。

载波信号采用频率为1kHz,80%幅度调制的正弦波信号;测量等级指非调制载波信号的值。

只适用于接电缆的端口,其总长度根据厂商的要求可能超过1m的情况。

e对于天线端口,按照GB/T 9383—2008。

源阻抗=150 Ω。

4.5.5.4 交流电源端口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交流电源端口抗扰度要求见表8。

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交流电源端口的抗扰度要求

试验项目

频率范围

测量等级

E1~E3

测量等级

E4

测量等级

E5

适用标准

性能

判据

电快速瞬变脉

冲群*,b

按照适

用标准

1 kV(峰值) 0.5 kV(峰值) 2 kV(峰值)

GB/T 17626.4—

2008

B

射频共模c ·d

0.15 MHz

~80 MHz

3 V 1 V 10 V

GB/T 17626.6—

2008

A

浪涌

按照适

用标准

共模:1kV(峰值)

差模:0.5 kV(峰值)

或4.5倍额定电压,

以较少者为准

共模:0.5 kV

(峰值)

共模:2 kV

(峰值)

GB/T 17626.5—

2008

B

电压跌落°

0.5个周期,减少30%

GB/T 17626.11—

2008

B

5个周期,减少60%

电压中断

5秒内,减小超过95%

C

单个脉冲的上升时间为5ns,脉冲持续时间(50%值)为50 ns,重复频率为5kHz。

对于输入端口使用CDN,见GB/T 17626.4—2008,而容性耦合钳用于输出端口。

载波信号采用频率为1kHz,80%幅度调制的正弦波信号;测量等级指非调制载波信号的值。

源阻抗=150 Ω。

电压在零交叉点变化。

GB/T 28436—2012

5 测量方法

5.1 工作模式

5.1.1 测量框图

工作模式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显示器或误码分析仪,测量框图

见图4。

4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工作模式测量框图

5.1.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4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工作模式之一。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观察误码分析仪误码率(BER)
或显示器图像,判断接收机工作是否正常。接收机工作正常判 断标准:

● 采用伪随机序列时,误码分析仪的1 min BER 显示为0;

● 采用测量图像序列,显示器输出图像无损伤。

e) 改变激励器工作模式,重复步骤 c)~d),直至遍历GB 20600—2006
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

5.2 工作频率

5.2.1 测量框图

工作频率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率计,测量框图见图5。

码流发生器

IS信号

地面数字息视

广播激励器

RT 信号

频率计

5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工作频率、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测量框图

5.2.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5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工作模式之一;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GB/T 28436—2012

d) 设置激励器只输出载波射频信号;

e) 用频率计测量载波射频信号频率,记为激励器工作频率。

5.3 频率准确度

5.3.1 测量框图

频率准确度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率计,测量框图见图5。

5.3.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5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设置激励器只输出载波射频信号;

e)
用频率计测量载波射频信号频率,频率准确度为载波射频信号频率与标称工作频率之差。

5.4 频率稳定度

5.4.1 测量框图

频率稳定度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率计,测量框图见图5。

5.4.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5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设置激励器只输出载波射频信号;

e) 用频率计读取载波射频信号记为frc;

f)
在3个月周期内,每隔1周测量1次载波射频信号,其中最大和最小输出工作频率记为fcmax和
fcmm,频率稳定度为fcmin与 frc之差到 fcmax与 fc 之差。

5.5 输出功率

5.5.1 测量框图

输出功率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6。

码流发生器

TS信号

地面数字电视

广播激励器

RF 信号

频谱分析仪

6
输出功率、输出功率稳定度、射频有效带宽、滚降系数、信号带肩、

带内频谱不平坦度、邻频道带内无用发射功率、邻频道带外无用发射功率和本振相位噪声测量框图

GB/T 28436—2012

5.5.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激励器工作频率,测量带宽为8 MHz,
测量信号功率,即为输出 功率。

5.6 输出功率稳定度

5.6.1 测量框图

输出功率稳定度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6。

5.6.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激励器工作频率,测量带宽为8 MHz,
测量信号功率P;

e) 在24小时内,每小时测量1次信号功率,其中最大和最小信号功率分别记为
Pmx 和 Pmin,输出 功率稳定度为 Pmi 与 P 之差至Pmax与 P 之差。

5.7 射频有效带宽

5.7.1 测量框图

射频有效带宽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6。

5.7.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双导频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激励器工作频率,RBW 设置为1 kHz,VBW
设置为1 kHz;

e) 分别读取高端、低端导频频率fu、fp, 射频有效带宽为fm 与 fu 之差。

5.8 滚降系数

5.8.1 测量框图

滚降系数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6。

GB/T 28436—2012

5.8.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激励器工作频率,RBW 设置为3 kHz,VBW
设置为3 kHz, 测量 中心频率处信号幅度记为Ac;

e) 分别测量高端、低端幅度为Ac-40
dB点频率,两者的差值为射频占用带宽,滚降系数为占用
带宽与有效带宽之差和有效带宽的比值。

5.9 信号带肩

5.9.1 测量框图

信号带肩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6。

5.9.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激励器工作频率,RBW 设置为3 kHz,VBW
设置为3 kHz, 测量 信号中心频率fc 处信号幅度记为Ac;

e) 分别测量fc±4.2MHz 处信号幅度,信号带肩为fc±4.2 MHz处信号幅度与Ac
的差值。

5.10 带内频谱不平坦度

5.10.1 测量框图

带内频谱不平坦度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6。

5.10.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激励器工作频率,RBW 设置为3 kHz,VBW
设置为3 kHz, 测量

平均次数不少于100次,测量中心频率处平均幅度记为Ac;

e) 测量带内最大和最小平均幅度值分别记为Amax和 Amm,
带内频谱不平坦度为Amm 与 Ac 的差

到 Amax与 Ac 的差。

5.11 邻频道带内无用发射功率

5.11.1 测量框图

邻频道带内无用发射功率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6。

GB/T 28436—2012

5.11.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将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设置为激励器工作频率,测量带宽为8 MHz,
测量信号功率记为 P;

e)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激励器工作频率的上、下邻频道中心,测量带宽为8
MHz, 分别测 量上、下邻频功率Pua 和 PpA,邻频道带内无用发射功率为 PuA 和
PpA两者较大值与P 的差。

5.12 邻频道带外无用发射功率

5.12.1 测量框图

邻频道带外无用发射功率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6。

5.12.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 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激励器工作频率,测量带宽为8 MHz,
测量信号功率记为 P;

e)
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分别设置为二、三次谐波频道和镜像频道中心频率(由上变频方式确定),
测量带宽为8 MHz, 分别测量上述信号功率,记为 PsH、P
、PMAGE,邻频道带外无用发射功率 为PsH、PH、PMAGE三者最大值与 P 的差。

5.13 本振相位噪声

5.13.1 测量框图

本振相位噪声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6。

5.13.2 测量步骤

5.13.2.1 测量方法选择

频谱分析仪带相位噪声测量功能采用测量方法一;频谱分析仪无相位噪声测量功能采用测量方

法二。

5.13.2.2 测量方法一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GB/T 28436—2012

d) 设置激励器只输出载波射频信号;

e)
选择相位噪声测量功能,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标称工作频率,测量带宽设置为2
MHz, 打印和保存本振相位噪声测量结果。

5.13.2.3 测量方法二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 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设置激励器只输出载波射频信号;

e)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标称工作频率,根据测量频率点位置不同,适当设置
RBW, 分别测 量10 Hz、100 Hz、1kHz、10kHz、100kHz和 1 MHz
频率处幅度相对标称工作频率处幅度的 差值,记为Ap,
并根据式(1)换算得到各频率点相位噪声N。。

N,=A,- 10lg(1.2RBW/1 Hz)+2.5 ………………………… (1)

5.14 峰值平均功率比

5.14.1 测量框图

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
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矢量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7。

码流发生器

TS信号

地面数字电视

广播激励器

RF 信号

矢量分析仪

7 峰值平均功率比测量框图

5.14.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7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 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设置矢量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激励器工作频率,分析带宽为8 MHz;

e) 选择矢量分析仪的CCDF 测量功能,统计样本设置为100000,在显示的 CCDF
曲线稳定后,

保存并打印CCDF 曲线,读取峰值平均功率比。

5.15 调制误差率

5.15.1 测量框图

调制误差率(MER)
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和调制误差率测量仪,测量框图见图8。

GB/T 28436—2012

码流发生器

TS信号

地面数字电视

广播激励器

RI信号

调制误差率

测试仪

8 调制误差率测量框图

5.15.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8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d) 调制误差率测量仪工作频率设置为激励器工作频率,读取调制误差率值。

5.16 单频网延时调整范围

5.16.1 测量框图

单频网延时调整范围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基准时钟信号源、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

适配器、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显示器或误码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9。

9 单频网延时调整范围测量框图

5.16.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9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c) 设置单频网适配器工作于 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d) 观察激励器是否能够解析 SIP
包,并正确设置工作模式保证接收机正常工作;

e)
通过单频网适配器改变激励器延时设置,在保证接收机正常工作情况下,观察并记录单频网延
时调整范围。

GB/T 28436—2012

5.17 单频网模式下第一符号输出时刻与Tichay may的误差

5.17.1 测量框图

单频网模式下第一符号输出时刻与Telay
max的误差测量需要的设备包括码流发生器、基准时钟信号
源、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地面数字电视参考激励器、地面数字电视测量接收机和数字示波

器,测量框图见图10。

1 0 第一符号输出时刻与 Tahy
ma的误差测量框图

5.17.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0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
净码率;

c) 设置单频网适配器工作于 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d) 观察激励器是否能够解析 SIP
包,并正确设置工作模式保证接收机正常工作;

e)
观察数字示波器中两路时域帧头相关结果,利用示波器量出单频网模式下受试激励器与参考
激励器的相关峰延时,此延时即为单频网模式下第一符号输出时刻与 Ty
max的误差。

5.18 电磁兼容性试验测量方法

各项电磁兼容性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布置、场地要求、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如果在本标准中未提

及或说明,应符合表4~表8中各适用标准的要求及GB/T6113.101—2008
中相关要求。

电磁兼容发射测试时,激励器输出设置为最大输出状态。

电磁兼容抗扰度测试时,激励器输出设置为典型输出状态。

5.18.1 机壳端口辐射发射试验

5.18.1.1 测量框图

机壳端口的辐射发射试验的测量框图见图11。

GB/T 28436—2012

图11 机壳端口的辐射发射试验测量框图

5.18.1.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1所示连接测量系统,传感器为天线及电磁兼容测量接收机;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整个
试验过程中,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根据 GB
9254—2008第10章中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除激励器以外的辅助设备
均应通过加磁环的、屏蔽性良好的线缆连接并置于暗室环境之外,或在保证辅助设备所引入的
环境噪声低于限值线6 dB
以上时允许辅助设备放置在暗室以内。天线及电磁兼容测量接收
机采集激励器的辐射骚扰信号;

e) 用带有峰值检波器的电磁兼容测量接收机在30 MHz~1000 MHz
频率范围内进行初步

测量;

f) 在每一个测量频率,在接地平板上方1 m~4m
的范围内调整天线的高度,以获得最大的指

示值;

g) 在测量过程中,对激励器进行360度旋转,以寻找辐射场强最大的方向;

h) 依次将天线改变为水平或垂直极化方式,以寻找最大的场强读数;

i)
对照各频点的限值,对初测时峰值检波器读值超出相应频点准峰值限值的位置,使用电磁兼容
测量接收机的准峰值检波器进行读数。

5.18.2 交流电源端口传导发射试验

5.18.2.1 测量框图

交流电源端口传导发射试验的测量框图见图12。

图12 交流电源端口传导发射试验测量框图

GB/T 28436—2012

5.18.2.2 测量步骤

5.18.2.2.1 电压波动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2所示连接测量系统,传感器为单相谐波闪烁分析仪;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整个
试验过程中,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单相谐波闪烁分析仪连接专用的单相交流电源为激励器提供高质量的供电电源,并采集激励
器的电压波动、电压变化和闪烁骚扰信号;

e) 根据GB/T 17625.1—2003
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由谐波闪烁分析仪得到测量

结果。

5.18.2.2.2 谐波电流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2所示连接测量系统,传感器为单相谐波闪烁分析仪;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整个
试验过程中,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单相谐波闪烁分析仪连接专用的单相交流电源为激励器提供高质量的供电电源,并采集激励
器的谐波电流骚扰信号;

e) 根据GB/T17625.2—2007
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由谐波闪烁分析仪得到测量

结果。

5.18.2.2.3 传导发射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2所示连接测量系统,传感器为人工电源网络及电磁兼容测量接收机;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整个
试验过程中,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将地面数字电视激励器的电源电缆连接到人工电源网络,电磁兼容测量接收机使用一个脉冲
限幅器连接到人工电源网络,采集电源端子的传导骚扰信号;

e) 根据GB
9254—2008第9章中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地面数字电视激励器应布置
于水平参考接地平板上方0.8 m
的非导电桌子上,背面应距离垂直参考接地平板0.4 m, 垂直
参考接地平板应搭接到水平垂直参考接地平板上,所使用的人工电源网络须搭接到水平参考
接地平板上;

f)
用带有平均值和准峰值检波器的电磁兼容测量接收机进行扫描测量,频率范围为150
kHz~

30 MHz,记录测量结果。

5.18.3 机壳端口抗扰度试验

5.18.3.1 测量框图

机壳端口辐射抗扰度试验的测量框图见图13。

GB/T 28436—2012

机壳端口静电放电扰度试验的测量框图见图14。

图13 机壳端口辐射抗扰度试验测量框图

图14 机壳端口静电放电扰度试验测量框图

5.18.3.2 测量步骤

5.18.3.2.1 射频电磁场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3所示连接测量系统,电磁骚扰模拟器为信号源、放大器及发射天线,应将辅助设备置于
测量环境之外,以确保其不受到所施加的辐射骚扰信号的影响;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模
拟施加电磁骚扰之前,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根据GB/T 17626.3—2006
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按照表6规定的等级给激励器
施加射频电场骚扰;

e)
4.5.5.1 要求判定激励器机壳
端口射频电磁场抗扰度。

5.18.3.2.2 静电放电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4所示连接测量系统,电磁骚扰模拟器为静电放电枪,应使用空间发射/接收方式作为信
号传输手段,以确保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及显示器不受到所施加的静电放电骚扰信号的影响;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模拟

GB/T 28436—2012

施加电磁骚扰之前,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根据GB/T 17626.2—2006
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按照表6规定的等级给激励器
施加静电放电骚扰;

e)
4.5.5.1 要求判定激励器机壳
端口静电放电抗扰度。

5.18.4 信号或控制端口的抗扰度试验

5.18.4.1 测量框图

信号或控制端口传导抗扰度试验的测量框图见图15。

图15 信号或控制端口传导抗扰度试验测量框图

5.18.4.2 测量步骤

5.18.4.2.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5所示连接测量系统,电磁骚扰模拟器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模拟器,应使用空间发射/接
收方式作为信号传输手段,以确保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及显示器不受到所施加的电快速瞬变
脉冲群骚扰信号的影响;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 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模拟
施加电磁骚扰之前,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根据GB/T 17626.4—2008
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按照表7规定的等级给激励器
施加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脉冲群抗干扰模拟器连接电容耦合夹,通过耦合夹将骚扰信号
耦合到地面数字电视激励器的信号或控制电缆上;

e)
4.5.5.1 要求判定激励器信号
或控制端口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5.18.4.2.2 射频共模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5所示连接测量系统,电磁骚扰模拟器为连续波模拟器,应使用空间发射/接收方式作为
信号传输手段,以确保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及显示器不受到所施加的射频共模骚扰信号的

影响;

GB/T 28436—2012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模拟
施加电磁骚扰之前,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根据GB/T 17626.6—2008
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按照表7规定的等级给激励器
施加射频共模骚扰:连续波模拟器连接6 dB
衰减器,再通过耦合网络将骚扰信号耦合到地面
数字电视激励器的信号或控制电缆上;

e)
4.5.5.1 要求判定激励器信号
或控制端口射频共模抗扰度。

5.18.5 交流电源端口的抗扰度试验

5.18.5.1 测量框图

交流电源端口传导抗扰度试验的测量框图见图16。

图16 交流电源端口传导抗扰度试验测量框图

5.18.5.2 测量步骤

5.18.5.2.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电磁骚扰模拟器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模拟器,应使用空间发射/接
收方式作为信号传输手段,以确保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及显示器不受到所施加的电快速瞬变
脉冲群骚扰信号的影响;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模拟
施加电磁骚扰之前,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根据GB/T 17626.4—2008
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按照表8规定的等级给激励器
施加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脉冲群抗干扰模拟器连接电容耦合夹,通过耦合夹将骚扰信号耦
合到地面数字电视激励器的交流电源电缆上;

e)
4.5.5.1 要求判定激励器交流
电源端口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GB/T 28436—2012

5.18.5.2.2 射频共模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电磁骚扰模拟器为连续波模拟器,应使用空间发射/接收方式作为
信号传输手段,以确保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及显示器不受到所施加的射频共模骚扰信号的
影响;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模拟
施加电磁骚扰之前,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根据GB/T
17626.6—2008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按照表8规定的等级给激励器
施加射频共模骚扰:连续波模拟器连接6 dB
衰减器,再通过耦合网络将骚扰信号耦合到地面
数字电视激励器的交流电源线缆上;

e)
4.5.5.1 要求判定激励器交流
电源端口射频共模抗扰度。

5.18.5.2.3 浪涌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电磁骚扰模拟器为浪涌模拟器,应使用空间发射/接收方式作为信
号传输手段,以确保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及显示器不受到所施加的浪涌骚扰信号的影响;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模拟
施加电磁骚扰之前,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根据GB/T 17626.5—2008
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按照表8规定的等级给激励器 施加浪涌骚扰;

e)
4.5.5.1 要求判定激励器交流
电源端口浪涌抗扰度。

5.18.5.2.4 电压跌落、中断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电磁骚扰模拟器为电压跌落模拟器,应使用空间发射/接收方式作
为信号传输手段,以确保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及显示器不受到所施加的电压跌落、中断的
影响;

b) 设置激励器工作于GB 20600—2006 规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c)
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测量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在模拟
施加电磁骚扰之前,观察显示器,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根据GB/T17626.11—2008
的测量方法和场地布置进行试验,按照表8规定的等级给激励器
施加电压跌落、中断骚扰;

e)
4.5.5.1 要求判定激励器交流
电源端口电压跌落、中断抗扰度。

GB/T 28436—2012

A

(资料性附录)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净码率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最大净码率(8 MHz 带宽)见表 A.1。

A.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最大净码率

信号帧长度

信号帧长度4200个符号

信号帧长度4375个符号

信号帧长度4725个符号

FEC码率

0.4

0.6

0.8

0.4

0.6

0.8

0.4

0.6

0.8

映射

4QAM-

NR

5.414

5.198

4.813

4QAM

5.414

8.122

10.829

5.198

7.797

10.396

4.813

7.219

9.626

16QAM

10.829

16.243

21.658

10.396

15.593

20.791

9.626

14.438

19.251

32QAM

27.072

25.989

24.064

64QAM

16.243

24.365

32.486

15.593

23.390

31.187

14.438

21.658

28.877

注:表中横线表示该模式组合不在本标准规范之内。

GB/T 28436—2012

B

(资料性附录)

电磁环境与端口

B.1 电磁环境

各类产品应用的电磁环境分为五种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的限值集,这五种类别的电磁环境描述

如下:

a) E1: 居住环境(包括GB/Z18039.1—2000 所述的1类和2类场所);

b) E2: 商业和轻工业环境(如剧院);

c) E3: 城市户外环境(依据 GB/Z18039.1—2000 的第6类场所的定义);

d) E4:
电磁兼容受控环境(如演播室或摄影棚)和乡村户外环境(远离铁路、发射机、高架电力线
等);

e) E5: 重工业环境(见 GB/T 17799.2—2003)和靠近广播发射机的环境。

B.2 端口

电磁兼容性试验中,端口是受试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特殊界面,各端口归类见图
B.1。

B.1 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试验端口

GB/T 28436—2012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28436-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DB50-T 1439-2023 中蜂蜂群转场技术规范 重庆市.pdf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ecuritypaper/article/details/13345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