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为什么不智能?

智能但是费劲。

为什么智能家居让我们感觉不到智能?某些设计还让人感觉很智障?因为用起来很费劲!

举个栗子,小明回家前通过手机APP提前打开了客厅的空调,这样回家就能立即享受到舒爽的冷气。这个体验棒不棒?很棒是吧,那继续看下面的。

小明下了地铁,想起来可以先把空调打开,于是边走路边拿出手机打开可以远程控制空调的APP,一边慢慢走路一边操作完成了打开空调的操作,有几部比较复杂(比如登录账号)以至于必须停在原地先操作完再继续走。操作完想必会眩晕几秒。。。

是不是感觉挺费劲?

这就是智能家居给人的感觉,费劲!费劲所以没有体验。

智能不复杂,是人太复杂。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当你起床后,床垫监测到起床信息,于是缓缓打开窗帘,轻音乐慢慢响起,厨房的咖啡机自动开始工作。这个体验棒不棒?很棒吗?

万一今天是周六呢,你只是想起床拉个尿继续睡懒觉呢?这个体验会让人感觉很糟糕。

人的复杂性就导致了需求的复杂性,设计人员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场景,特定场景下很棒的体验换一个场景可能会让人感觉很糟糕。

需求的三个层次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分别是功能性需求、体验性需求以及个性化需求。

现在各大厂商有点为了智能而智能的感觉,幻想着各种特定场景,希望一步到位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比如用户进门这个场景,厂商希望能做到进门后智能系统能根据用户的喜好响起美妙的音乐,自动打开用户最喜欢的电视频道,最好还能缓缓打开窗帘。但实际上呢?用户根本不需要这些。。。或者说,有的用户需要,想象中的用户需要,实际生活中实在太不实际了。这种不实际并不是说没有人需要,而是我先在需要,想象中需要,但明天可能就不需要了。既然是个性化需求,厂商又如何能穷尽用户的个性呢?以至于大量的项目无疾而终。

所以在基础没有实现的情况下直接走向个性化需求,直接导致了智能如智障的现象。

没有体验的个性化

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智能系统?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但有个方向是不会错的,那就是联网。先把设备连上网,这就是最基本的功能。

这个概念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当时叫“物联网”。事实上这部分现在已经做的很好了,有很多成熟的解决方案,所以问题就出在了下一步。

没有体验的个性化。

你的设备很先进,接入了互联网,我可以通过手机做这样那样的操作,还能定时如何如何,还能关联到我家的咖啡机,这很好。但是我走过去按下按钮好像也没有那么不方便。但是用手机设置一堆东西其实挺不方便。

厂商们一头扎进了用户个性化的汪洋大海,再也看不到陆地了,因为用户的个性需求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虚假的,用户自己都不确定的东西,厂商又如何去帮用户确定了?

体验的升级

苹果为什么做的好?

因为体验,这种体验不是手机有多快,内存有多大,也不是屏幕有多高清。这些指标小米华为都能做的更好,而苹果的优势在于体验。

这是一种综合的感受,每一个细节都决定了用户的感受。而安卓机往往就是在几个小细节上让人感觉到一点点瑕疵,就是这些瑕疵拉开了整体的距离。

苹果4的发布,可以说是人类的一次体验升级,而家居行业也急需这样一次升级。

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大的屏幕,也不是更高清的摄像头,更不是能泡咖啡的电饭煲,我们需要的是一次体验的升级。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cation/p/919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