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斯优化方法

贝叶斯优化方法

历史

贝叶斯优化方法(Bayesian optimization method)起源于1960年代,主要用于实验设计和高效参数调整。在贝叶斯优化方法出现之前,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网格搜索、随机搜索、演化算法等。这些方法普遍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能得到最佳超参数,比较耗时耗力。贝叶斯优化方法则采用贝叶斯思想,通过不断探索各种参数组合的结果,根据已有信息计算期望值,并选择期望值最大的组合作为最佳策略,从而在尽可能少的实验次数下达到最优解。

优点

相对于传统的优化方法,贝叶斯优化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 高效:通过智能地选择下一次实验的参数,减少了实验的次数,提高了效率。
  • 准确:对于非凸优化问题,可以精确地找到全局最优点。
  • 可扩展性: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与其他方法的不同之处

与其他优化方法相比,贝叶斯优化方法通过建立一个高斯过程来表示未知函数,并利用加权期望的方式选择下一次采样点。这与其他优化方法如梯度优化、随机搜索等不同。

步骤

贝叶斯优化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

  1. 建立高斯过程
  2. 选择下一次采样点(即参数组合)
  3. 进行实验并更新高斯过程
  4. 重复步骤2-3,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满足终止条件

理论推导过程

高斯过程

假设 f ( x ) f(x) f(x)为一个任意的函数,其中 x x x为输入, y = f ( x ) y=f(x) y=f(x)为输出。在贝叶斯优化方法中,我们假设 f ( x ) f(x) f(x)由高斯过程生成:

f ( x ) ∼ G P ( m ( x ) , k ( x , x ′ ) ) f(x) \sim GP(m(x), k(x, x^{\prime})) f(x)GP(m(x),k(x,x))

其中 m ( x ) m(x) m(x)为均值函数, k ( x , x ′ ) k(x, x^{\prime}) k(x,x)为协方差函数。

对于一组参数 θ \theta θ,我们可以进行一次实验得到一个输出 y y y,此时我们可以用这个输出来更新高斯过程。令 D D D表示所有的实验数据,有:

D = { ( x 1 , y 1 ) , ( x 2 , y 2 ) , . . . , ( x n , y n ) } D=\{(x_1, y_1), (x_2, y_2), ..., (x_n, y_n)\} D={(x1,y1),(x2,y2),...,(xn,yn)}

则高斯过程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μ ( x ) = m ( x ) + k ( x , X ) ( K + σ n 2 I ) − 1 ( y − m ( X ) ) \mu(x)=m(x)+k(x, X)(K+\sigma_n^2I)^{-1}(y-m(X)) μ(x)=m(x)+k(x,X)(K+σn2I)1(ym(X))

σ 2 ( x ) = k ( x , x ) − k ( x , X ) ( K + σ n 2 I ) − 1 k ( X , x ) \sigma^2(x)=k(x, x)-k(x, X)(K+\sigma_n^2I)^{-1}k(X, x) σ2(x)=k(x,x)k(x,X)(K+σn2I)1k(X,x)

其中 X = ( x 1 , x 2 , . . . , x n ) X=(x_1,x_2,...,x_n) X=(x1,x2,...,xn) K i j = k ( x i , x j ) K_{ij}=k(x_i,x_j) Kij=k(xi,xj) σ n \sigma_n σn为噪声参数。

选择下一次采样点

我们希望从上述高斯过程中选择一个新的 x ∗ x^{*} x来进行下一次实验。这里我们使用期望最大化来选择 x ∗ x^{*} x

x ∗ = arg ⁡ max ⁡ x ∈ X μ ( x ) x^{*}=\arg\max_{x \in X} \mu(x) x=argxXmaxμ(x)

然而,仅仅使用期望最大化可能会导致得到局部最优解。因此,我们需要在期望最大化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探索项,使得算法能够探索更多的参数空间。具体地,这里将探索项设置为高斯分布:

x ∗ = arg ⁡ max ⁡ x ∈ X μ ( x ) + κ σ ( x ) x^{*}=\arg\max_{x \in X} \mu(x)+\kappa\sigma(x) x=argxXmaxμ(x)+κσ(x)

其中 κ \kappa κ为探索系数,控制探索和利用之间的平衡。

计算步骤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贝叶斯优化方法的计算步骤。假设我们要最小化以下函数:

f ( x ) = − ( x − 2 ) 2 + 2 f(x)=-(x-2)^2+2 f(x)=(x2)2+2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函数在 x = 2 x=2 x=2处取得最大值。然而,如果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事实,我们可以使用贝叶斯优化方法来最小化该函数。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高斯过程的均值和协方差函数。这里我们选择:

m ( x ) = 0 m(x)=0 m(x)=0

k ( x , x ′ ) = exp ⁡ ( − ( x − x ′ ) 2 2 λ 2 ) k(x,x^{\prime})=\exp(-\frac{(x-x^{\prime})^2}{2\lambda^2}) k(x,x)=exp(2λ2(xx)2)

其中 λ \lambda λ为关键参数。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第一轮实验,随机选择一个 x x x,得到如下结果:

x 1 = 0.5 , y 1 = − 0.75 x_1=0.5,y_1=-0.75 x1=0.5,y1=0.75

此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结果来更新高斯过程。计算均值和方差可得:

μ ( x ) = k ( x , x 1 ) y 1 − m ( x 1 ) k ( x 1 , x 1 ) + σ n 2 \mu(x)=k(x, x_1)\frac{y_1-m(x_1)}{k(x_1,x_1)+\sigma_n^2} μ(x)=k(x,x1)k(x1,x1)+σn2y1m(x1)

σ 2 ( x ) = k ( x , x ) − k ( x , x 1 ) k ( x 1 , x ) k ( x 1 , x 1 ) + σ n 2 \sigma^2(x)=k(x, x)-k(x, x_1)\frac{k(x_1,x)}{k(x_1,x_1)+\sigma_n^2} σ2(x)=k(x,x)k(x,x1)k(x1,x1)+σn2k(x1,x)

根据期望最大化和探索项的公式,我们得到下一个实验点为 x 2 = 3.04 x_2=3.04 x2=3.04。进行实验后,我们得到:

x 2 = 3.04 , y 2 = 1.89 x_2=3.04,y_2=1.89 x2=3.04,y2=1.89

然后我们继续进行迭代,直到满足终止条件。最终,我们得到的最佳参数为 x = 2 x=2 x=2,此时函数取得最大值 y = 2 y=2 y=2

结构图

graph TD;
  A[高斯过程]-->B[选择下一次采样点];
  B-->C[进行实验并更新高斯过程];
  C-->D[重复步骤2-3,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满足终止条件];

Python示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gaussian_process import GaussianProcessRegressor
from sklearn.gaussian_process.kernels import Mater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f(x):
    return -(x-2)**2+2


kernel = Matern(length_scale=1.0)
gp = GaussianProcessRegressor(kernel=kernel, alpha=0.1**2)

X = np.linspace(0, 5, 100).reshape(-1, 1)
y = f(X)

plt.plot(X, y)

for i in range(5):
    x = np.random.uniform(0, 5)
    y = f(x) + np.random.normal(scale=0.1)
    gp.fit(np.array([[x]]), np.array([y]))
    mu, std = gp.predict(X, return_std=True)
    x_next = X[np.argmax(mu + 0.1*std)]
    y_next = f(x_next) + np.random.normal(scale=0.1)
    plt.plot(x_next, y_next, 'ro')

plt.show()

数组说明计算过程

高斯过程更新的过程需要用到矩阵求逆等操作,因此涉及大量矩阵运算。这里给出一些数组的说明:

  • X X X:形状为 ( n , 1 ) (n,1) (n,1)的矩阵,表示已有实验数据的输入。
  • y y y:形状为 ( n , 1 ) (n,1) (n,1)的矩阵,表示已有实验数据的输出。
  • K K K:形状为 ( n , n ) (n,n) (n,n)的矩阵,表示协方差矩阵。
  • σ n \sigma_n σn:标量,表示噪声参数。
  • x x x:形状为 ( 1 , 1 ) (1,1) (1,1)的矩阵,表示下一次采样点的输入。
  • y ∗ y^{*} y:标量,表示下一次采样点的输出。
  • μ ( x ) \mu(x) μ(x):形状为 ( 1 , 1 ) (1,1) (1,1)的矩阵,表示高斯过程的均值。
  • σ ( x ) \sigma(x) σ(x):形状为 ( 1 , 1 ) (1,1) (1,1)的矩阵,表示高斯过程的标准差。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24951479/article/details/13095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