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让我们看到一个比消费互联网要光怪陆离的新世界

  早在几年前,我们就看到了消费互联网的玩家们开始了对于新技术的布局无论是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布局也好还是对于AI的全力拥抱也罢几乎都是如此。消费互联网的玩家们之所以会对新技术如此关注且竭尽全力之所以会对新技术的研发进行无上限的投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已经看到了互联网技术的失效它们已经感受到了在互联网技术失效之后浓浓的焦虑。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玩家们对于基础研究的不断投入,我们看到了拼多多对于农研专项技术进行的补贴,我们看到了百度对于AI的全身心的投入。透过这些现象,我们除了可以看到消费互联网玩家们对于新技术未知领域的探索之外,其实更多应当感受到的是,它们对于互联网的红利释放殆尽之后所透露出来的深深的焦虑。
  当消费互联网的玩家们不断地释放着对于互联网技术红利见顶的深深的焦虑的时候我们同样看到了诸多肇始于新技术的新产品、新模式的出现它们除了颠覆了以往我们的认知之外,更多地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远比消费互联网要光怪陆离的新世界。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元宇宙的出现我们看到了生成式AI的一夜爆红,我们看到了大模型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同互联网的焦虑不同,建构于新技术之上的新商业,不断地打开了我们对于未来的新想象,不断地让我们看到了一条沿着新技术方向展开的清晰的路线图。
  同互联网技术不断地拓展规模不断地做大平台,不断地延展生态不同,新技术更加关注的是对于产业内在的深度改造。虽然在规模上和阵势上无法和互联网同日而语,但是,以新技术为肇始点的对于产业的改造以及衍生于这些改造所带来的想象空间,丝毫不比互联网少多少。如果我们对于新技术所形成的这样一种新发展模式进行总结的话,产业互联网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平台越焦虑,去平台化越清晰
  当我们真正去思考消费互联网玩家们焦虑的内在原因的时候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焦虑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是平台型的模式,它们都是中心化的存在。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那些身处平台的漩涡之中的玩家,纵然是那些业已成为了平台本身的玩家,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它们的深深的焦虑。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以阿里、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平台型的玩家们对于自身组织架构的调整,我们可以通过以阿里、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平台型玩家们对于自身平台化商业模式的优化上,看出一丝端倪。
  曾经无往而不利的平台开始逐渐地失去原有的魔力,曾经被资本市场追星捧月的平台开始失宠,曾经以撮合和中介为生命线的平台开始逐渐地陷入到被动,正在成为新的潮流和趋势。欲要改变这一点,必然需要放弃以往以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变二元分立的模式,为一元统一的模式。在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之下,平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将会一点一点地被消弭,将会一点一点地被重建。
  同以平台模式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玩家们的焦虑不同,我们看到了以去平台化为主导的产业互联网玩家们的兴起。在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之下我们看到了平台型玩家无法提升的效率的提升,我们看到了平台型玩家们无法改变的痛点的改变,我们看到了平台型玩家们无法实现的目标的达成。
  无论是元宇宙的火爆,还是生成式AI的兴盛,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它们都不是建立在平台化的模式之上的,它们都不是以平台为主导的,它们都不是以撮合和中介为主要表现的。如果对这些新的物种进行总结的话,我更加愿意将其划归到产业互联网的范畴之下,我更加愿意将其归结为产业互联网的体系之中。
  可以预见的是,当越来越多的技术开始成熟,特别是当它们与个体开始产生越来越多的联系,找到激活个体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去平台化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去平台化的新物种的产生。如果对这样一种建构于去平台化的商业模式进行一次总结的话,产业互联网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livegogo/article/details/13233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