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数据库视角下的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很好呀,那些用不好的人就是自己水平烂,不接受反驳!我就有过这样念头,但分布式数据库,更倾向少用或不用存储过程。

1 我从C/S时代走来

C/S架构时代的末期最流行开发套件是PowerBuilder和Sybase数据库:

  • PowerBuilder可视化开发工具,像VB,开发好的程序运行在用户的PC终端上,通过驱动程序连接远端的数据库
  • Sybase当时正与Oracle争夺数据库大头,和SQL Server有很深渊源,两者在架构和语言很像

这C/S架构中,数据库不仅承担数据存储、计算功能,还要运行很重的业务逻辑,相当于数据库同时承担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的大多数功能。而这些业务逻辑的技术载体就是存储过程。所以,不管是Sybase还是Oracle,它们存储过程的功能都很强大。

2 触发器被抛弃

进入B/S,大家对数据库理解变化了,应用服务器承载服务器端主要业务逻辑,那还用存储过程吗?和今天问题一样。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存储过程还有存在价值,但它同胞兄弟触发器则被彻底抛弃。

触发器和存储过程一样也是自定义函数,但:

  • 它不是显式调用,而是在操作数据表时被动触发,即执行insert、update和delete时
  • 还可以选择触发时机是在操作前还是操作后,即before和after的语义

听上去功能强大,有点面向事件编程。但维护过触发器逻辑就发现这是大坑。随业务发展和变更,触发器逻辑越来越复杂,就有人会在触发器的逻辑里操纵另一张表,而那张表上又有其他触发器牵连到其他表,变成天网。踏错一小步,经过一串连锁反应就变成大灾难。所以,触发器退出历史舞台。(感觉还是没有过多限制,导致了滥用)

3 存储过程的优点

调用清晰,不存在触发器问题。优点明显,逻辑运行在数据库,没有网络传输数据的开销,所以在进行数据密集型操作时,性能优势突出。

当时要开发功能,追溯业务实体间的影响关系,如A影响B,B又影响到C。这个功能就是要以A为输入,把B和C都找出来,当然这个影响关系不只是三层了,一直要追溯到所有被影响实体。

典型的关联关系查询,适合用图数据库。但那时候还没可用图数据库,需在Oracle解决这问题。有一个比我更年轻的同事写了一段Java代码来实现这个功能,我猜他没有经历过C/S时代。程序运行起来,应用服务器不断地访问这张表,处理每一条记录的关联关系。性能可想而知,在一个数据量较少的测试环境上,程序足足跑了三十分钟。这大大超出了用户的容忍范围,必须要优化。

我换成存储过程来实现同样的逻辑,因为不需要网络传输,性能大幅度提升。最后,存储过程花了大概二十几秒就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干得漂亮!。

4 存储过程的问题

后来发现这方案移植性差。开发的产品要部署到客户环境,受相关基础软件制约。

有次,刚好碰到客户没使用Oracle,所以其他同事将我写的逻辑翻写到客户使用的数据库。可移植到TDB之后的存储过程没跑出结果,直接失败退出。跟踪了这段代码,最后发现问题不在逻辑本身,而在数据库。这段逻辑中我使用了递归算法,因为Oracle支持很深的递归层次,所以运行没问题;而TDB只支持有限的递归层次,而当时数据关联关系又比较多,所以程序没跑多久,就报错退出。

这段经历让我对存储过程的信心有一点动摇。存储过程对于环境有很重的依赖,而这个环境并不是操作系统和Java虚拟机这样遵循统一标准、有大量技术资料的开放环境,而是数据库这个不那么标准的黑盒子。

然而,存储过程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当我在C/S架构下开发时,就遇到了存储过程难以调试的问题,只不过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随着B/S架构的到来,Java代码的开发测试技术不断发展,相比之下存储过程难调试的问题就显得更突出了。而到了今天,敏捷开发日渐普及,DevOps工具链迅速发展,而存储过程呢,还是“遗世独立”的样子。

说了这么多,我希望你明白的是,今天的存储过程和当年的触发器,本质上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一种技术必须要匹配同时代的工程化水平,与整个技术生态相融合,否则它就要退出绝大多数应用场景

你看,《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中也赫然写着“禁止使用存储过程,存储过程难以调试和扩展,更没有移植性。”我想,他们大概是有和我类似的心路历程吧。

5 分布式数据库的支持情况

大多NewSQL分布式数据库仍不支持存储过程。OceanBase是例外,它在2.2版本增加对Oracle存储过程的支持。我认为这是它全面兼容Oracle策略的产物。但OceanBase官方说明很清楚,目前存储过程的功能还不满足生产要求。

对遗留系统的兼容可能就是今天存储过程最大意义。对那些从MySQL向分布式数据库迁移的系统,这诉求可能没那么强烈,因为这些系统没那么倚重存储过程。因为MySQL较晚版本才提供存储过程,而且功能也没Oracle强大,用户依赖小多了。存储过程没得到NewSQL广泛支持,还因架构难题。

看看业界尝试。

Google 2018年VLDB上发布F1新论文” F1 Query: Declarative Querying at Scale”。提出通过独立UDF Server支持自定义函数,即存储过程。这架构中,因为F1完全独立于数据存储,所以UDF Server自然也就被抽了出来。从论文提供的测试数据看,这个设计保持较高性能,但我觉得这和Google强大的网络设施有很大关系,在普通企业网络条件下能否适用,这还很难说。

UDF Server的设计

  • UDF实现了对通用语言的支持,除了SQL,还支持C++、Java、Go等多种语言实现方式。这样不依赖于数据库的SQL方言,逻辑表述的通用性更好。
  • UDF并没有耦合在存储层。这意味着它的上下文环境可以更加开放。

这意味存储过程的调试问题可能得到明显改善,使其与DevOps体系对接成为可能。

更早的VoltDB也已对存储过程改革。VoltDB是基于内存的分布式数据库,由数据库领域传奇迈克尔 · 斯通布雷克(Micheal Stonebraker)主导开发。VoltDB将存储过程作为主要操作方式,并支持Java语言编写。开发者可继承系统提供的父类(VoltProcedure)开发自己的存储过程:

import org.voltdb.*;
public class LeastPopulated extends VoltProcedure {
    
    
  //待执行的SQL语句
  public final SQLStmt getLeast = new SQLStmt(
      " SELECT TOP 1 county, abbreviation, population "
    + " FROM people, states WHERE people.state_num=?" 
    + " AND people.state_num=states.state_num" 
    + " ORDER BY population ASC;" );
  
  //执行入口
  public VoltTable[] run(int state_num) 
      throws VoltAbortException {
    
    
         //赋输入参数
         voltQueueSQL( getLeast, state_num ); 
         //SQL执行函数
         return voltExecuteSQL();
      }
}

先定义SQL,其中“state_num=?”是预留参数位置,而后在入口函数run()中赋参并执行。

VoltDB设计理念与众不同,很重视CPU使用效率。他们对传统数据库进行了分析,认为普通数据库只有12%的CPU时间在做真正有意义的数据操作,所以它的很多设计都是围绕着充分利用CPU资源。

存储过程实质上是预定义的事务,没有人工交互过程,也就避免CPU等待。同时,因存储过程的内容可预知,所以能尽早将数据加载到内存,进一步减少网络和磁盘I/O带来的CPU等待。

正是由于存储过程和内存的使用,VoltDB即使在单线程模型下也获得了很好的性能。反过来,单线程本身也让事务控制更加简单,避免了传统的锁管理的开销和CPU等待,提升了VoltDB的性能。

与其他数据库相比,存储过程对VoltDB意义已截然不同。

6 总结

  1. 存储过程移植差。高度依赖数据库环境,而数据库环境不像操作系统或虚拟机那样遵循统一的标准。因为同样的原因,存储过程调试也很复杂,也没有跟上敏捷开发的步伐,与今天工程化的要求不匹配。正是因为这两个工程化方面原因,不用或少用存储过程
  2. 分布式数据库角度,多数NewSQL还不支持存储过程,OceanBase作为唯一的例外,已经支持Oracle存储过程,但仍然没有达到生产级。
  3. F1的论文提出了独立UDF Server的思路,是分布式架构下存储过程的一种实现方案,但能不能适合普通的企业网络环境,尚待观察。但这个方案中,存储过程的实现语言不局限于SQL方言,而是放宽到多种主流语言,向标准兼容,具备更好的开放性。这提升了存储过程技术与DevOps融合的可能性。
  4. VoltDB作为一款内存型分布式数据库,以存储过程作为主要的操作定义方式,支持使用Java语言开发。甚至可以说,VoltDB的基础就是存储过程这种预定义事务方式。存储过程、内存存储、单线程三者互相影响,使得VoltDB具备出色的性能表现。

对于任何一个程序员来说,放弃一种已经熟练掌握而且执行高效的技术,必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是今天,对于大型软件系统而言,工程化要求远比某项技术本身更加重要。不能与整个技术生态协作的技术,最终将无法避免被边缘化的命运。当你学习一门新技术前,无论是分布式数据库还是微服务,我都建议你要关注它与周边生态是否能够适配,因为符合潮流的技术有机会变得更好,而太过小众的技术则蕴藏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参考

7 FAQ

VoltDB的设计思路很特别,除了单线程、大量使用内存、存储过程支持Java语言外,它在数据的复制上的设计也是别出心裁,既不是NewSQL的Paxos协议也不是PGXC的主从复制,你能想到是如何设计的吗?复制机制和存储过程是有一定关系的。

1.业务代码跟技术代码应该要分离,我们需要保证业务逻辑到业务代码的翻译简单而纯粹。这既是在实现阶段,降低对具体技术的耦合,也是在保证业务代码的可测试性以及业务代码的简单和内聚。
2.具体技术的特性(比如存储过程)往往能起到杰出的性能。但这也增加了实现阶段的复杂性,而复杂意味着难维护,意味着成本和风险。虽然实现了软件行为价值,但架构质量上的健康却受到了伤害。所以在性能要求严格的场景,使用具体技术的一些特性无可厚非,但要保持警惕,认清这是把双刃剑。不可仗着自己"功力深厚"而肆意妄为。
3.没经历过c/s的时代。但从数据模型驱动设计的相关书籍中,可以看到存储过程在当初是如何的大行其道。可是放在现在,当存储过程等一系列手段成过去式后,数据模型驱动设计就开始变得很"贫血"。基本只剩实体关系模型和数据项这点单薄的信息承载能力,已经不适合再驱动复杂的业务软件的设计。
4.放上自己对数据模型驱动的实现,以做交流: https://github.com/Jxin-Cai/mdd/tree/master/data-model/mini-faas

VoltDB的这个分片复制和rocketMq的nameserver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并行对所有副本执行操作,规避副本间达成共识的复杂性。

OceanBase支持Oracle的存储过程迫不得已,因为这决定着它是否能 “侵入” Oracle的传统客户阵营-大企业和金融领域,是纯商业行为。Oracle 的ERP产品大量采用存储过程来实现业务逻辑,最复杂的业务逻辑的源码打印出来几十页,这么复杂的存储过程,相信OceanBase的工具无法完美处理(移植到OB),但为竞标之类的商业行为,你如果不支持Oracle的很多特性,你就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

VoltDB用K-safety机制解决数据复制的问题,其实就是N+1的副本机制,VoltDB在写数据操作的时候,会在每个副本中执行该语句,这样就可以保证数据被正确插入每个副本。这N+1的副本都可以同时提供访问,同时允许最多N个副本丢失(分区故障), 当N+1个副本都不可用的时候,VoltDB就会停止服务进行修复。

“《阿里巴巴 Java 开发手册》“禁止使用存储过程,存储过程难以调试和扩展,更没有移植性。” 有误导嫌疑,这里存储过程针对MySQL,确实难以调试难以复制。在同等时代的产品产品中以oracle的PL/SQL,SQL server 的T-SQL编写的存储过程还是很有优势,DB2和Oracle都支持PL/SQL的,这里PL/SQL是具有移植性的,并且这个存储过程在SQL标准中叫做(SQL/PSM (SQL/Persistent Stored Modul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QL/PSM)。

阿里开发手册的这条建议不是特指MySQL,放在MySQL这一章可能因为MySQL在阿里使用比较多,是有代表性的数据库。难道他们一边宣传禁用MySQL存储过程,一边暗地里快乐的用着Oracle的存储过程?似乎不大可能。

纵贯SQL标准的发展以及oracle的发展,存储过程的支持也是有发展历程的,存储过程在性能和开发效率上还是蛮高的。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讲存储分离,存储归存储,计算归计算,在硬件和成本平衡的基础上,通过水平扩展来增加算力,把存储过程功能暂时不开发或者说难以开发,但是Apache hive是支持的存储过程的叫做hpsql。

另外,SQL标准对所有数据库都只是参照,不同的数据库,数据类型、全局变量、函数、甚至存储过程名的长度都有差异。没有完全相同的数据库,除非是专门适配。这也是为什说系统切换数据库是个大事。

在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典型的代表 TiDB和CockroachDB 二者在语法兼容以及对存储过程的支持上有些不同,CockroachDB是支持pg语法的存储过程的(pg类似于PL/SQL)?

了解这些差异后,有的同学可能依然觉得这不是事,so easy。对个体来说,难还是易是个很主观的判断,关键在于你的团队是否能长期、低成本的使用这项技术,如果可以那也未尝不可。

既然存储过程都支持用JAVA了,那数据复制应该就可借鉴TCC,直接在代码层也就相当于是“服务层”实现,而且又基于内存,重试成本较低,直接用代码往节点里写得了?

都是基于内存,但与Redis不同,应该不会要求那么高的性能,直接用线程池同时往数据节点里写数据。

存储过程是单机数据库时代的不可替代的产物,当年我当程序员的时候,存储过程是最好的解决前后端代码分离的利器。一个10万条订单批量审核的操作,调用存储过程几分钟搞定,前端vb代码执行,一个小时都出不了结果?

是的,存储过程对于数据密集型计算,绝对是一大利器。

clickhouse的物化视图其实是个触发器,这种应该从什么角度分析?

ClickHouse 中的物化视图(MaterializedView)从机制上来看,确实可以看作是一种触发器。

  1. 功能角度

物化视图的作用是对某张基础表进行预计算,实时维护SELECT查询的结果,功能上相当于创建了一个实时更新的缓存视图。这与触发器在数据变更时自动执行预设操作的功能类似。

  1. 实现机制角度

ClickHouse通过引擎创建物化视图,当基础表有数据变更时,会自动触发物化视图的更新。这利用了引擎的触发器机制来实现物化视图的实时性。

  1. 使用场景角度

物化视图可用于数据分析、Dashboard等需要快速访问聚合结果的场景,取代重复查询,这与触发器的用途有相通之处。

  1. 性能角度

物化视图通过缓存提高读性能,但会增加写负载。需要权衡读写比例来决定是否使用。这也体现了触发器的性能权衡特点。

  1. 限制角度

物化视图对查询有各种限制条件,这些限制也是触发器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

综上,从多角度来看,ClickHouse的物化视图确实可看作一种特殊的触发器,对理解和使用物化视图都有帮助。这给了我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数据库中的各种自动化机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3589510/article/details/13222910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