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黑盒测试方法论-等价类、边界值

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黑盒测试方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法、因果图与判定表(决策树-流程图)、正交实验法、场景法、探索式测试

等价类划分法

根据需求,对用户所有可能的输入划分若干子集,然后从每个子集中选取少量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等价类划分设计步骤

1.先划分等价类:找出所有可能的分类

2.确认有效等价类:需求中的条件

3.确认无效等价类:与条件相反的情况、再找特殊情况(考虑各种可能情况)

4.从各分类中挑选具体的测试用例数据

案例

有一个计算两数加法的程序,只能计算不超过100的正整数。

需求解析

1. 1-100整数加法,2. 有两个输入框。

1. 找出可能的输入数据

整数、小数、字母、汉字、符号、空格、回车、不输入

2. 确认等价类的范围

输入条件

有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

1-100整数,取值范围 [1,100]

[1,100]整数

<1整数

>100整数

小数

字母

汉字

特殊符号

3. 挑选具体的测试用例数据

注:测试无效等价类时,另一个变量应为有效等价类,确保变量唯一。

编号

所属等价类

输入框1

输入框2

预期结果

1

有效

45

23

68

2

无效

-15

58

给出错误提示

3

无效

58

-15

给出错误提示

4

无效

105

50

给出错误提示

5

无效

50

105

给出错误提示

6

无效

3.23

45

给出错误提示

7

无效

45

3.23

给出错误提示

8

无效

ab

11

给出错误提示

9

无效

11

ab

给出错误提示

10

无效

34

给出错误提示

11

无效

34

给出错误提示

12

无效

%

56

给出错误提示

13

无效

56

%

给出错误提示

14

无效

78

给出错误提示

15

无效

78

给出错误提示

边界值分析法

错误的产生通常在输入输出的边界范围,对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发现更多错误。

边界值取值原则

边界值法通常作为等价类划分的补充方法,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选取正好等于,刚好大于或刚好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上点、离点、内点的概念

上点:边界上的点,跟域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无关,开区间上点在域外,闭区间上点在域内。

离点:离上点最近的点,跟域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有关,开区间离点在域内,闭区间离点在域外。

内点:域内的任意点都是内点

如:[1,100],(1,100),上点均是1和100,不同的是前者1和100在域内,后者1和100在域外。前者离点为0,101,后者离点为2,99;离点跟取值精度有关,举例为取整数情况。

完善上述加法程序案例

根据边界值法,确认边界取值:0、1、2、99、100、101。

4. 完善补充测试数据

编号

所属等价类

输入框1

输入框2

预期结果

1

有效

1

100

101

2

有效

2

99

101

3

有效

99

2

101

4

有效

100

1

101

5

无效

0

40

给出错误提示

6

无效

40

0

给出错误提示

7

无效

101

50

给出错误提示

8

无效

50

101

给出错误提示

9

无效

3.23

45

给出错误提示

10

无效

45

3.23

给出错误提示

11

无效

ab

11

给出错误提示

12

无效

11

ab

给出错误提示

13

无效

34

给出错误提示

14

无效

34

给出错误提示

15

无效

%

56

给出错误提示

16

无效

56

%

给出错误提示

17

无效

78

给出错误提示

18

无效

78

给出错误提示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occzy/article/details/12772938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