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 是如何发现对端设备的:Receiver Detect


PCIe 总线是一种端到端的总线,即总线的两端连接了分别连接了一个 PCIe 设备。那么,这两个设备上电之后是怎么发现对面的另一个设备的?对于 Root Complex 或者 Switch ,它们是如何知道自己的 downstream port 上有没有连接其他设备? 对于 PCIe Endpoint,它们又如何知道自己的 upstream port 有没有被正确的连接到 Root Complex 或者 Switch 上?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Receiver Detect。


Receiver Detect 是 PCIe 协议规定的一套用于检测对端的接收逻辑 Rx 是否存在或者是否正常工作的逻辑流程。


我们知道,每个 PCIe 设备都有自己的发送逻辑 Tx接收逻辑 RxReceiver Detect 逻辑是发送逻辑 Tx 的一部分,通过判定对端的接收逻辑 Rx 的状态,来识别对端设备是否存在或者是否正常共工作。


PCIe 链路在初始状态时,需要检测对端设备是否存在,然后才能进行链路训练。


Receiver Detect 的原理:通过检测对端设备接收逻辑 Rx 的 DC 共模输入阻抗,来判断接收端是否存在。如果设备 A 的发送逻辑 Tx 发现其负载的 DC 阻抗在 ZRX-DC 范围(40 Ω ~ 60 Ω)之内或者小于 40 Ω 时,那就可以认定 对端 Device B 的接收逻辑 Rx 存在。


PCIe 协议规定:

  • 当接收逻辑 Rx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其 DC 共模输入阻抗 ZRX-DC 应该在 40 Ω ~ 60 Ω 之间。
  • 当接收逻辑 Rx 的 Vcc 没有上电,VD+ 信号或者 VD- 信号的电压伏值大于 0 时,其 DC 共模输入阻抗 ZRX-HIGH-IMP-DC-POS 最小为 50 kΩ。
  • 当接收逻辑 Rx 的 Vcc 没有上电,VD+ 信号或者 VD- 信号的电压伏值小于 0 时,其 DC 共模输入阻抗 ZRX-HIGH-IMP-DC-NEG 最小为 1.0 kΩ。


总结来说,只要 Device B 的 Rx 存在并且工作正常,那么其 DC 共模输入阻抗要远小于 Device B 不存在或者 Device B 的 Rx 工作不正常时的阻抗。 Device A 的 Tx 只要能够检测到阻抗的差别就可以判断 Device B 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工作正常。


具体过程

  1. 发送逻辑 Tx 在提高 VD+ 和 VD- 信号的电压伏值之前,需要先保持 VD+ 和 VD- 信号的伏值是一个恒定的 DC 共模电压值,暂且将该值记为 Vbase(注意,Vbase 不是官方名称,只是随便起的)。
  2. 发送逻辑 Tx 暂时提高 VD+ 和 VD- 信号的电压(不能超过 Vbase + VTX-RCV-DETECT)。此时,发送端将产生一个脉冲波形至接收逻辑 Rx。这个脉冲波形将穿越发送链路上的 AC 耦合电容,最后达到接收逻辑 Rx。
  3. 发送逻辑 Tx 根据 VD+ 和 VD- 信号的脉冲波形通过接收逻辑 Rx 时的电流曲线,判断接收逻辑 Rx 是否正常工作。如果通过这个电流曲线,发现是 ZRX-DC 起作用,此时电流强度的有效值较大,表明接收逻辑 Rx 正常工作;如果发现是 ZRX-HIGH-IMP-DC-POS 或者 ZRX-HIGH-IMP-DC-NEG 起作用,此时电流强度的有效值较小,表示接收逻辑 Rx 不存在或者没有加电。


记忆关键点

  1. 判断对端设备是否存在或者工作正常,只需判定它的接收逻辑 Rx 是否存在或者工作正常。
  2. Rx 存在并且工作正常时,其输入电阻小;否则,其输入电阻很大。
  3. 改变 Device A 的 Tx VD+ 和 VD- 电压值,如果有效电流大,则意味着对面的输入电阻小,从而证明对端设备 Device B 的 Rx 存在并且工作正常;如果有效电流小,则意味着对面的输入电阻大,从而证明对端设备 Device B 的 Rx 不存在或者工作不正常。


参考资料:王齐,《PCI Express 体系结构导读》


PCIe 总线是一种端到端的总线,即总线的两端连接了分别连接了一个 PCIe 设备。那么,这两个设备上电之后是怎么发现对面的另一个设备的?对于 Root Complex 或者 Switch ,它们是如何知道自己的 downstream port 上有没有连接其他设备? 对于 PCIe Endpoint,它们又如何知道自己的 upstream port 有没有被正确的连接到 Root Complex 或者 Switch 上?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Receiver Detect。


Receiver Detect 是 PCIe 协议规定的一套用于检测对端的接收逻辑 Rx 是否存在或者是否正常工作的逻辑流程。


我们知道,每个 PCIe 设备都有自己的发送逻辑 Tx接收逻辑 RxReceiver Detect 逻辑是发送逻辑 Tx 的一部分,通过判定对端的接收逻辑 Rx 的状态,来识别对端设备是否存在或者是否正常共工作。


PCIe 链路在初始状态时,需要检测对端设备是否存在,然后才能进行链路训练。


Receiver Detect 的原理:通过检测对端设备接收逻辑 Rx 的 DC 共模输入阻抗,来判断接收端是否存在。如果设备 A 的发送逻辑 Tx 发现其负载的 DC 阻抗在 ZRX-DC 范围(40 Ω ~ 60 Ω)之内或者小于 40 Ω 时,那就可以认定 对端 Device B 的接收逻辑 Rx 存在。


PCIe 协议规定:

  • 当接收逻辑 Rx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其 DC 共模输入阻抗 ZRX-DC 应该在 40 Ω ~ 60 Ω 之间。
  • 当接收逻辑 Rx 的 Vcc 没有上电,VD+ 信号或者 VD- 信号的电压伏值大于 0 时,其 DC 共模输入阻抗 ZRX-HIGH-IMP-DC-POS 最小为 50 kΩ。
  • 当接收逻辑 Rx 的 Vcc 没有上电,VD+ 信号或者 VD- 信号的电压伏值小于 0 时,其 DC 共模输入阻抗 ZRX-HIGH-IMP-DC-NEG 最小为 1.0 kΩ。


总结来说,只要 Device B 的 Rx 存在并且工作正常,那么其 DC 共模输入阻抗要远小于 Device B 不存在或者 Device B 的 Rx 工作不正常时的阻抗。 Device A 的 Tx 只要能够检测到阻抗的差别就可以判断 Device B 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工作正常。


具体过程

  1. 发送逻辑 Tx 在提高 VD+ 和 VD- 信号的电压伏值之前,需要先保持 VD+ 和 VD- 信号的伏值是一个恒定的 DC 共模电压值,暂且将该值记为 Vbase(注意,Vbase 不是官方名称,只是随便起的)。
  2. 发送逻辑 Tx 暂时提高 VD+ 和 VD- 信号的电压(不能超过 Vbase + VTX-RCV-DETECT)。此时,发送端将产生一个脉冲波形至接收逻辑 Rx。这个脉冲波形将穿越发送链路上的 AC 耦合电容,最后达到接收逻辑 Rx。
  3. 发送逻辑 Tx 根据 VD+ 和 VD- 信号的脉冲波形通过接收逻辑 Rx 时的电流曲线,判断接收逻辑 Rx 是否正常工作。如果通过这个电流曲线,发现是 ZRX-DC 起作用,此时电流强度的有效值较大,表明接收逻辑 Rx 正常工作;如果发现是 ZRX-HIGH-IMP-DC-POS 或者 ZRX-HIGH-IMP-DC-NEG 起作用,此时电流强度的有效值较小,表示接收逻辑 Rx 不存在或者没有加电。


记忆关键点

  1. 判断对端设备是否存在或者工作正常,只需判定它的接收逻辑 Rx 是否存在或者工作正常。
  2. Rx 存在并且工作正常时,其输入电阻小;否则,其输入电阻很大。
  3. 改变 Device A 的 Tx VD+ 和 VD- 电压值,如果有效电流大,则意味着对面的输入电阻小,从而证明对端设备 Device B 的 Rx 存在并且工作正常;如果有效电流小,则意味着对面的输入电阻大,从而证明对端设备 Device B 的 Rx 不存在或者工作不正常。


参考资料:王齐,《PCI Express 体系结构导读》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y413026/article/details/13189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