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态链战地学习笔记

前言

本年度开始在微信读书上发现这些大企业实战的书,希望从中学习做产品,创业上的经验,将自己学习到的几点做成笔记。

背景

17年的时候,此时小米围绕着手机及电子消费市场,已经颇有成绩,此时对从12年左右开始构建小米IOT相关的生态链相关布局,打造整个小米的生态的总结。

一 小米的生态的成果

时至2022年结尾,大家耳熟能详的生态链产品。

小米充电宝

小米手环

小米路由器

小米空气净化器

小米净水器

小米蓝牙耳机

米家智能台灯

米家扫地机器人

前几个产品都是在当时推出时,都是打破沉寂的市场,掀起一波波浪潮,真正走进大众消费者的品牌。

二 小米模式的本质

是效率

大家可能听说 风口论,互联网思维,性价比等等词汇。但归根结底总结小米模式其实提升的产品生产的效率。

在小米诞生的之前的中国电子消费市场,要么价格很贵消费者觉得很贵没必要,要么就是粗制滥造的山寨产品。为什么很贵,这其中包括店面费用,促销人员费用,渠道贵,等等想造一个物美价廉价廉的产品基本没有,结果就是产品的利润也没多少。

小米发现这个市场下的弊端,如何解决的。

1.自建电商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的消耗。

2.小米 生态链企业 共享资源,小米提供强大的资金,指导能力,但又让生态链企业能独自运营,让生态链企业不是大公司的部门,而是真正的一家创业公司。

3.小米生态的统一思想就是效率,效率的提升,就做到了别的企业做不到的事情。

曾经200多的移动电源小米做到了69元

曾经四,五千的空气净化器做到699元

最终在消费者眼里,他可以买到高品质,大品牌的性价比产品。消费者逐渐的增加。

所以小米模式最关键的在于效率,在于同行业竞争中的优质效率。

三 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主流是大消费的10年

为什么得到这个结论

1.过往30年中国所有领域稀缺的,精神,物质,价值。拥有财富的60,70年代人,没有体验到好产品。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民族特性。

2.现在中国制造能力非常强,基本告别了些缺物品的层面了。信息流通也让人们能够快速知道好产品是什么。

3.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强盛的朝代,人民对产品的高品质要求就比较高,比如精雕细琢的玉器。甚至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人性的需求都是一样的,当生活富足的时候,对产品品质需求进一步增加。19世纪美国也在推行勤俭节约的文化,但是20世纪时初,美国的大消费的理念就逐渐推出,因为国强民富。

4.中国市场的最大优势,人口红利。

5.大消费时代特点:从炫耀性消费到轻奢主义的流行,从追求价格高到追求品质高,从购买商品向购买服务转变,从满足物质消费到满足精神消费的迁移。

回到2012年的时间点:

在美国,平均每人每年用掉15条毛巾。在中国,平均每人每年用掉2条毛巾;

美国人使用电动牙刷的人数比例为42%,中国仅为5%;

使用漱口水的美国人比例为56%,中国为6%;

使用牙线的美国人比例为72%,中国为1%;

所以此时,中国的消费市场还没有崛起。

四 精准定义产品

1.产品方向

消费产品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标准化程度高、通用功能性强的产品

另一类是满足个性化需求、帮助人们彰显个体身份差异、强调情感化的产品

同时,标准化程度高的、通用的功能性产品 更适合大市场,服务于大多数。

中国市场具有人口红利,并且IOT还属于开端的蓝海阶段。

2.满足80% 用户的80% 需求

聚焦刚需,反而简单

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离散的,需求常常很多,产品反而无从下手。

此时的原则就是,80%理论,80%用户是大多数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他们中的80%需求指的是相对集中、普遍的需求,即刚需

小米电饭锅的前身创业团队做了一款产品叫菜煲,其中一个功能是菜煲就可以自动激活屏幕,播放广告,这个设计很新颖,但是对于目前市场的用户,这样的需求很小众,并不是大多数用户所需要的,反而有些鸡肋,增加产品成本,大众教育成本。

当前消费市场大众,更关心的是如何做出一个和柴火烧锅一样香的电饭锅。所以果断调整,将最核心的功能做到极致。

3.小众产品大众化

上一个标题建议去小众,找刚需,做大市场。与当前内容看似冲突,实则不同本质相同。

新兴市场当前虽然时起步阶段,但是这款产品依然能找到这个产品的核心诉求,然后转化成大众产品。

战略就是:用低价降低门槛,在功能上做减法,找到核心痛点,高效率的完成。

以13年的手环为类,行业内已经有不少产品。总结痛点:

第一是价格高,门槛高

第二是功能太多、太复杂

第三是当时的手环没有用户黏性,运动检测功能用户粘性不强

小米当时手环目标:

1.降低成本,价格低

2.聚焦少数核心功能,续航时间长。

3.通过手环解锁手机,增加用户粘性。

以上,仅是书中部分观点总结,欢迎大家学习讨论。

参考: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iyunLLL/article/details/12869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