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体系结构】考点总结 第十一章 软件体系结构评估 XJU

软件体系结构 第十一章 软件体系结构评估

前言

  本文为XJU本科期间博主根据 《软件体系结构原理、方法与实践》第二版所作的期末考点总结,因为是课堂重点总结,所以有些重要知识点没有涵盖还请见谅,每个学校的期末课程要求都有所不同,如需完整地学习软件体系结构,还请读者阅读张友生先生所著的《软件体系结构原理、方法与实践》。

目录

  读者可以通过目录链接跳转至任意一章的考点总结,也可以通过我的主页内的【软件体系结构】专栏进行查找。欢迎大家关注我或者订阅您感兴趣的专栏,我会定期更新相应内容。如果本系列的考点总结对您有帮助,欢迎各位在页面下方点赞或者在评论区留言。

考点总结

1. 软件质量属性(掌握每个属性的含义、提升策略)

  • 性能
  • 可靠性
  • 可用性
  • 安全性
  • 可修改性
  • 功能性
  • 可变性
  • 集成性
  • 互操作性

2. 体系结构中的风险承担者

系统的生产者 系统的消费者
体系结构设计师 客户
开发人员 最终用户
维护人员 应用开发者(对产品体系结构而言)
集成人员 任务专家、任务规划者
测试人员
标准专家
性能工程师
安全专家
项目经理
产品线经理
系统服务人员 接触系统或与系统交互的人
系统管理员 领域代表
网络管理员 体系结构设计师
技术支持人员 设备专家

3. 在体系结构评估中,一般采用刺激、环境和响应来对场景进行评估。

4. 题目中给出效用树样例需要将叶子结点和响应的质量属性联系起来。

5. 课后题第4题

结束语

以上就是博主总结的第十一章考点内容,软件体系结构专栏持续更新中,欢迎大家关注我。如有错误或者建议欢迎各位在评论区提出。最后祝将要考试的小伙伴们逢考必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6686675/article/details/12240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