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恶意投诉特点与防范

一、恶意投诉产业链的构成与特征

(一)构成

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支付机构因不履行行业安全管理要求造成客户直接风险损失的,应当无条件全额支付。

恶意投诉人利用本规定,首先在互联网上挖掘非法赌博或非法投资网站,通过小额充值、转账等交易手段,探索非法网站使用的第三方支付渠道;

然后通过这些支付渠道进行网络赌博或投资和财务管理,故意制作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订单,或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发布权利保护广告,作为专业中介收集被骗的订单;

最后,行为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就上述交易订单和银行流量进行谈判,以寻求赔偿。

有时,为了顺利获得赔偿,恶意投诉人通常会线下聚集多人到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走访,以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施加压力,甚至吸引平台内部工作人员作为“保护伞”。

(二)特征

1.犯罪模式具有组织化、专业化、专业化的特点,犯罪产业链生成迅速。恶意投诉产业链的核心目的是获得赔偿。围绕这一核心目的,犯罪团伙分工明确,在探索渠道、订单生成、代理投诉等方面各司其职,呈现出专业化、专业化的特点。

2021年8月,《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同年10月,多个第三方支付平台因多次恶意投诉不愿报案,表明产业生态犯罪的根源和土壤,使犯罪产业链迅速形成。

2.犯罪手段具有高效、多样化、辐射的特点,难以根除社会风险。通过组织在线赌博、非法投资或在线代理投诉广告,收集第三方支付平台非法提供交付渠道的证据,批量生成投诉资源。

一些犯罪手段可以延伸到其他行业的恶意投诉,如利用“纠缠访问”和“调查访问”对相关行业施加压力;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犯罪,如利用网络发布或收集犯罪信息,已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欺诈犯罪。

虽然上游犯罪不直接参与下游犯罪,如非法网站运营、组织在线赌博或在线传播犯罪方法,但可以为下游犯罪“输血和粮食供应”。下游受到打击,上游不受影响,整个产业链迅速振兴,社会风险难以根除。

3.犯罪环节具有共生性、自我适应性和进化性特征,违法形式趋于多样化。恶意投诉人根据犯罪资源构建各种犯罪链,或者将正当交易过程中获得的交易流程编造为“资金被骗,有损失”;或主动制造第三方支付平台因监管不力而非法提供交付渠道的凭证;或代表资金损失的网络赌博人员,作为专业中介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协商,申请资金退还,收取一定费用。

这些链条中的每个犯罪环节都是相互依存和不可或缺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犯罪生态闭环。随着技术创新、政策调整、打击形势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犯罪环节呈现出资源重组、调整升级的特点,具有共生、自我适应和进化的特点。

三、行业生态犯罪侦查难点

  (一)线索发现困难

  一是行业生态犯罪参与人多属以犯罪谋生的职业犯罪人,犯罪手法专业,行为隐蔽,具有一定反侦查意识和能力。

  二是作案时间和案发时间存在时差,待公安刑事侦查部门介入时,往往因证据被毁灭、证据链断裂而错失侦查良机。

  三是伴随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犯罪手段不断创新、更迭,例如,恶意投诉中订单生成手段由最初的“虚构交易事实”发展到“组织网络赌博生成”,再到目前使用较多的“网络订单征定”,犯罪隐蔽性逐步增强,案件线索挖掘更为困难。

  (二)甄别定性困难

  一是存在罪与非罪的甄别。投诉源于消费者保护领域,投诉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权利基础。恶意投诉特指行为人通过不当手段滥用自己的合法权利,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对于侦查机关而言,在受案之初,需要界定行刑民责任。加之,犯罪人掌握专业话术,善于规避主观恶意,这进一步模糊了罪与非罪甄别界限。

  二是存在此罪与彼罪的甄别。恶意投诉的核心罪名是敲诈勒索罪,但是,行业生态犯罪产业链上各犯罪环节间犯罪嫌疑人实行物理空间隔离,善于否认主观明知。因此,在实务中,涉案罪名由单一敲诈勒索罪向多罪名转化,涉案人员此罪与彼罪法律定性亟待厘清。

  例如,恶意投诉产业链涉嫌的罪名就包括敲诈勒索罪、诈骗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寻衅滋事罪、赌博罪、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

  (三)全面排查困难

  一是行业生态犯罪顶层设计者预先进行了犯罪层级设计,个案打击难以触及上层首脑。

  二是底层涉案人员遵循成本—收益原则,发现什么交代什么,发现多少交代多少。因此,行业生态犯罪尽管隐案数众多,但对该类犯罪的个案受理打深打透都存在一定难度,更遑论进行此类犯罪隐患的全面排查。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第三方支付平台恶意投诉案件的特点:

1. 超高投诉率:恶意投诉者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投诉机制进行投诉,导致平台的投诉率异常高。

2. 多样性:恶意投诉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例如虚假交易、恶意退款、虚假投诉等。

3. 扰乱平台秩序:恶意投诉会扰乱平台的正常交易秩序,影响平台的信誉和形象。

第三方支付平台恶意投诉案件的防控:

1. 建立风险识别机制: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及时发现恶意投诉行为。

2. 强化用户身份验证: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手机验证、银行卡验证等,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降低恶意投诉的风险。

3. 完善投诉处理流程: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处理恶意投诉,防止其扰乱平台秩序。

4. 提高用户信用评级: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信用评级,对其进行信任度评估,从而减少恶意投诉行为。

5. 加强监管力度:第三方支付平台应积极配合相关监管部门,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恶意投诉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力度。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asky0011/article/details/13055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