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与人形机器人,高泽龙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谈二者发展

1.相较于Chatgpt,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前景有多大?

答: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前景可以用“无限大”来形容,这看起来很夸张而且并不合理,其实是客观而且中肯的。因为这个问题就仿佛是五十年前,人们问“未来的电脑市场有多大”,现在事实上电脑市场的总规模早已经超越了五十年前哪怕是最大胆的预测。

我们经常在科幻电影中看到,未来,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机器人,甚至有多个,科幻场景中,机器人充当服务员、列车员、搬运工、保姆、教师、交警等无数角色,那如此看来,人形机器人未来会是一个真的“无限大”的市场。科幻电影虽然并不是百分百能实现,但是其基本上可以描绘出未来大概率会发生的变化,比如19世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了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预测了潜艇,比如《小灵通漫游未来》描述 “写话机”的电子仪器能自动把老师的讲话变成文字记录下来。我们现在的飞机、宇宙飞船、激光炮、手机、电话、电视哪个不是以为的“幻想”呢?

2发展痛点是什么?

答:人形机器人的难点非常多,目前任何一个国家、公司都无法制作完成令人满意的人形机器人。难点在于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力学意义上的混合系统(hybrid dynamics system),其不仅涉及到复杂的运动系统,还可能涉及到情感系统、自然语言系统、环境感知与反应、任务判断与完成、电池或能源系统、人形实现模块等,其细分的技术和功能可能是“数以万计”的。2足机器人要对抗重力保持平衡,比如需要完成“把着扶手上楼梯”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接触扶手的时间和位置如何判断,与脚步变化合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想要完全建模都有至少6,7种不同的情况(先后顺序,接触数量都会影响),更不用说每一种情况下,这些方程本身就包含大量变量,高度复杂。这还是在建立在脚不打滑(也就是脚接触地面后固定,静摩擦)的假设下。机械手的精密感知决策和执行算法能力更是刚刚起步,比如人手剥鸡蛋很容易对机械手来说就太难实现了。

另外,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目前的机器人主要是2B(即面向企业)的,面向家庭的个人消费机器人需要巨大的研发经费和周期,几乎没有哪个公司能够在不盈利的情况下持续投入研发。

3.既然落地难,为何受到广泛关注?

答:目前,日本公司Softbank、Honda、日立及美国BostonDynamics、中国公司康力优蓝、狗尾草、优必选等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当前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功能难以和人类能力相提并论,尤其在商业应用上仍然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难题。

但是,各大科技巨头仍然都在加大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投入,这一方面是受到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因为各大科技巨头都将人形机器人视为未来最大的市场和利润增长点。

4当下的人形机器人是产业趋势还是企业为博眼球的噱头?

答:人形机器人则是资本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企业的商用落地难度可想而知。一些品牌的人形机器人除了亮相于各大演讲和会议现场之外,商业化的应用几乎没有;而日本的ASIMNO作为世界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可双足行走的机器人,从2000年诞生以来已经历经七次迭代,却始终只能在展览会上取悦观众。更糟糕的是,日前,本田宣布将停止ASIMNO的研发工作,转向更加实用的机器人领域。

仅仅从短期内来看,目前人形机器人还是以战略布局,吸引眼球和提升股价为主,未来,人形机器人相关的基础技术相对成熟后,可能才会形成真正的产业趋势。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elonggao1/article/details/129108206
今日推荐